芯片封装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511404A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710113267.5

    申请日:2017-02-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封装系统,能够在增强特定芯片的散热能力的同时,降低封装内部芯片之间的热串扰。该芯片封装系统包括:多个芯片、基板、散热组件、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该散热组件,具有散热环和散热盖,该散热环的一端固定在该基板上,该散热环的与固定在该基板上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固定在该散热盖上,用于支撑该散热盖;该多个芯片设置于该基板、该散热环和该散热盖围成的空间内,该多个芯片中每个芯片之间通过隔热材料或空气分隔;该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中每个热电制冷片的一面是热端、另一面是冷端,该每个热电制冷片的冷端设置于靠近该多个芯片的一侧,用于吸收芯片的热量,该每个热电制冷片的热端用于将冷端吸收的热量通过热端导出。

    一种均衡电路、封装装置及数据传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39647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1980091384.3

    申请日:2019-03-22

    Abstract: 一种均衡电路,包括设置于接收端芯片(RX)内部的接收端阻抗网络(Zt),以及设置于接收端芯片(RX)外部的无源均衡器(100),其中:接收端阻抗网络(Zt)通过第一连接件(201)和第二连接件(202)与无源均衡器(100)连接,以及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201)和第二连接件(202)与差分走线的第一走线(203)和第二走线(204)连接,差分走线用于连接接收端芯片(RX)和发送端芯片(TX)。一种封装装置及数据传输装置,通过第一连接件(201)和第二连接件(202)实现接收端阻抗网络(Zt)和无源均衡器(100)的连接,使接收端阻抗网络(Zt)与无源均衡器(100)协同工作,通过调节接收端阻抗网络(Zt)的阻值形成接收端带宽增益可调节,从而提升工作频率;无源均衡器(100)设置在接收端芯片(RX)外部且与第一连接件(201)和第二连接件(202)连接,不占用额外的出线空间或芯片面积。

    一种芯片封装结构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10315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710479072.2

    申请日:2017-06-21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提供了一种芯片封装结构,该芯片封装结构包括:基板,以及芯片,还包括:固定在基板上的散热环以及覆盖在散热环上的平面热管散热器,且基板、散热环及平面热管散热器围成容纳芯片的空间,平面热管散热器朝向芯片的一面设置有第一金属薄膜层,芯片通过烧结金属层与第一金属薄膜层热耦合连接。在上述实施例中,采用平面热管散热器对芯片进行散热,并且为了强芯片到平面热管散热器间的散热能力,采用在平面热管散热器的一面设置第一金属薄膜层,并将第一金属薄膜层通过烧结金属层与芯片连接,该烧结金属层具有良好的热传递效果,可以将热量快速的传递到平面热管散热器上,从而可以有效的改善芯片的散热效果。

    一种芯片封装装置、终端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3261097B

    公开(公告)日:2023-06-20

    申请号:CN201980087057.0

    申请日:2019-05-24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封装装置、终端设备,涉及微电子技术领域,用于在有限的部件空间内,增大信号管脚或电源管脚的数量。该芯片封装装置包括第一差分对管脚、第一管脚、第二管脚。其中,第一差分对管脚包括第一差分信号管脚、第二差分信号管脚。此外,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均位于第一差分信号管脚和第二差分信号管脚之间,第一管脚、第二管脚为差分信号管脚或均为电源管脚。其中,第一管脚与第一差分信号管脚、第二差分信号管脚相邻。第二管脚与第一差分信号管脚、第二差分信号管脚相邻。第一管脚和第二管脚分别位于将第一差分信号管脚和第二差分信号管脚相连的第一虚拟直线的两侧。

    芯片封装及其制作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78799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1980102809.6

    申请日:2019-12-16

    Abstract: 一种芯片封装及其制作方法,涉及芯片封装技术领域,用于减轻基板(10)变形引起的散热片(40)变形,进而防止热界面材料层(30)出现裂纹。该芯片封装包括基板(10),依次堆叠设置于基板(10)的第一表面的芯片(20)、热界面材料层(30)和散热片(40),以及设置于第一表面的补强环(50);补强环(50)包围芯片(20),并与芯片(20)、热界面材料层(30)和散热片(40)之间具有间隔。该芯片封装的制作方法包括:在基板(10)上封装芯片(20),在芯片(20)上形成热界面材料层(30);在热界面材料层(30)上形成散热片(40);在基板(10)上形成补强环(50),补强环(50)包围芯片(20),且补强环(50)与芯片(20)、热界面材料层(30)和散热片(40)之间具有间隔。

    芯片封装系统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511404B

    公开(公告)日:2020-03-10

    申请号:CN201710113267.5

    申请日:2017-02-2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芯片封装系统,能够在增强特定芯片的散热能力的同时,降低封装内部芯片之间的热串扰。该芯片封装系统包括:多个芯片、基板、散热组件、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该散热组件,具有散热环和散热盖,该散热环的一端固定在该基板上,该散热环的与固定在该基板上的一端相对的另一端固定在该散热盖上,用于支撑该散热盖;该多个芯片设置于该基板、该散热环和该散热盖围成的空间内,该多个芯片中每个芯片之间通过隔热材料或空气分隔;该至少一个热电制冷片中每个热电制冷片的一面是热端、另一面是冷端,该每个热电制冷片的冷端设置于靠近该多个芯片的一侧,用于吸收芯片的热量,该每个热电制冷片的热端用于将冷端吸收的热量通过热端导出。

    一种共模抑制的封装装置和印制电路板

    公开(公告)号:CN113678574A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1980094286.5

    申请日:2019-04-11

    Abstract: 一种共模抑制的封装装置,涉及封装装置中传输差分信号时共模噪声的抑制。该封装装置包括基板,以及设置于基板中的电源层或地层、一对传输差分信号的信号过孔和第一过孔,其中该第一过孔设置于上述一对信号过孔之间,且第一过孔的至少一部分与上述一对信号过孔位于同一水平面。第一过孔的一端与上述电源层或地层电连接,除这一段以外的其他部分与其周围的介质绝缘。上述第一过孔在共模信号产生的电场中形成谐振回路,从而抑制共模信号,其加工工艺简单,无需额外的滤波走线,有利于节省封装装置的物理空间,降低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