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78242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311238523.5
申请日:2023-09-2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21/55 , G06F21/56 , G06N3/0455 , G06N3/0499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配电网中电池储能系统假数据注入攻击的检测方法,构建了含有电池储能系统的智能配电网体系架构,通过对智能配电网状态估计的坏数据检测以及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储能电池荷电状态估计的研究,得到能逃脱配电网坏数据检测并对BESSs荷电状态估计造成较大影响的假数据注入攻击;提出仅选取Transformer的编码器部分,在保证检测功能的前提下,降低了模型训练和推理时时间和空间复杂度;运用金字塔注意力机制,探索数据在时间上的多尺度表示,使得模型可以更好地捕获并学习到长序列的数据特征;最后通过贝叶斯优化模型的超参数,避免了人工设置参数的复杂过程。该方法在数据输入时加入了随机噪声,避免了模型的过拟合,效率和可解释性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010483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1038551.2
申请日:2023-08-1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分布式负荷预测的联邦学习安全聚合方法及系统,采用LSTM算法模型作为基础训练模型,参与者从中心服务器接收初始化的模型参数,并使用本地数据训练局部模型;参与者将训练更新后的局部模型参数上传到中央服务器;中央服务器利用基于模型参数相似度确定近似全局模型参数,并利用基于距离的加权方法进行全局模型参数的聚合,然后将全局模型参数分配给参与者局部模型进行下一轮的训练。本发明提出的方法及系统确保每个负荷参与方不必共享其本地数据,保护了敏感信息的隐私;通过消除恶意局部模型对全局模型的干扰,并且扩大每个负荷数据参与方的样本数据空间,保证了中心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模型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91071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174739.X
申请日:2023-09-12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N3/045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社区微电网能源管理方法及装置,方法应用于能源管理系统,能源管理系统与电能设备和家庭负载连接,方法包括:获取待使用状态,其中,待使用状态包括社区电能状态和家庭负载状态,将社区电能状态和家庭负载状态输入至预先训练完毕的动作预测神经网络,得到目标动作,其中,动作预测神经网络为基于训练样本、评估网络和目标网络采用深度强化学习的方式训练得到的神经网络,训练样本包括观测状态、预测动作和奖励因子,基于目标动作对社区电能设备和家庭负载进行能源管理。考虑了用户对用电设备的使用需求,能够更加精确地进行能源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576607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197368.2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4L9/40 , H04L9/08 , H04L9/00 , H04L67/109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支持安全多方计算隐私保护的储能数据共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储能节点将储能数据转换为两个秘密份额,所述两个秘密份额分别为随机数秘密份额和差值秘密份额;通过隐私加法或乘法运算,计算任务答案的两个秘密份额;储能节点之间交互任务答案的两个秘密份额;储能节点基于交互获得的秘密份额进行求和,完成储能数据共享。本发明,采用基于安全多方计算的数据共享算法,抵御恶意行为,保护储能数据在共享过程当中的隐私安全,同时实现了高效的协议,以应对灵活多变的储能节点之间的数据共享。
-
公开(公告)号:CN11582757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310042489.8
申请日:2023-01-2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6/176 , G06F16/182 , G06F18/2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的一种分布式储能信息化管控与运营平台架构。该架构的基础设备层包括电池单元、PCS、光伏发电设备、报警器、消防系统和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与接入层包括传感器、BMS、交换机、IO与串口装置、数据接入规范和交流箱测控装置;数据存储与管理层包括数据整编分系统、数据融合分系统和资源管理分系统;数据服务层包括数据特征提取与融合、优化调度、时间序列预测、异常检测和迁移学习;业务逻辑层包括设备运行状态监测、负荷预测、功率预测、能源协同调控、运营数据统计分析和安全事件感知预警。本发明能够提升分布式储能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可靠性与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38221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505535.4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J3/32 , H02J3/00 ,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N3/0442 , G06N3/0985 , G06N3/0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储能系统调度技术领域的一种基于LSTM和DQN算法的分布式储能系统优化调度方法。对光伏发电和负荷需求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预处理,将数据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使用LSTM网络进行训练,通过超参数优化最小化预测误差,根据当前状态利用DQN算法选择调度动作并执行,转移到下一个状态,同时获得奖励;将状态、动作、奖励和新状态存储在经验回放池中,并通过定期采样的经验来更新DQN的神经网络权重,从而优化模型的调度策略;判断是否达到终止状态以及Q值是否收敛,直到模型收敛并输出最优的调度策略。本发明可以即时响应需求,能够显著增强系统的灵活性、响应速度和可靠性,同时降低输电损耗,提高整体能量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03392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130722.4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18/15 , G06F18/243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布式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分布式储能系统的数据质量评估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取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待评估数据;根据待评估数据的数据缺失情况确定完整性评估结果;根据待评估数据中不同数据源的时间关系和数值关系确定一致性评估结果;根据待评估数据的数据变化情况确定准确性评估结果;根据待评估数据的时间信息确定时效性评估结果。通过实施本发明,对分布式储能系统的待评估数据进行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和时效性四个维度的评估,实现了对分布式储能系统多维度数据质量的评估,有利于对分布式储能系统的综合预测与能量协调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189748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010512470.1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软件定义的智能统一存储系统,其融合了SAN和NAS两种存储架构,实现了文件级、块级以及对象级数据的统一访问。通过多个节点上分布式文件系统的集群,为大型内容存储提供统一的管理点、更快的文件访问速度,以及极高的可用性,最高可超过100GB/S的总带宽以及EB容量。由于采用独特算法对横跨集群内多个存储节点的文件进行块级拆分,这种完全分布式的设计易于提高存储性能、可扩展性、可用性和可管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898009A
公开(公告)日:2020-11-06
申请号:CN202010550041.3
申请日:2020-06-16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16/951 , G06F16/25 , G06F16/31 , G06F9/5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源电力数据融合的分布式采集系统及其方法,包括主节点、工作节点、规则数据库、任务队列和持久化数据库,所述主节点查询所述任务队列状态,并通过任务调度器调度采集任务给所述工作节点;所述工作节点领取采集任务并执行;所述任务队列用来存储任务列表;所述规则数据库用来保存采集规则;所述持久化数据库保存采集的数据并进行持久化。本发明所采用的分布式采集系统和方法可以实现对多个电力数据的快速采集,有效减轻云端的压力,保证海量数据的快速采集与存储,能够保证数据采集过程中的持久化,将为数据融合快速采集到更加完整可用的电力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831230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2010691193.5
申请日:2020-07-17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IPC: G06F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的一种面向高性能计算及大数据的智能存储系统。建立智能存储系统的框架结构,智能存储引擎技术是一种对文件、对象统一存储、智能管理、智能调度的新型智能存储技术,它首先能将由磁盘形成的资源池分为S3与NAS两个不同的存储空间,这里S3空间主要可提供对象共享的服务,NAS存储空间主要提供NFS、CIFS的文件共享服务,本系统支持选择NAS或S3协议进行数据读写,并支持其数据之间的相互访问,利用不同协议的优势,最大化的提升读写性能;并具备快照、压缩、重复数据删除、副本、块大小可调整等存储高级功能选项,充分利用快速部署、零运维的优势,满足企业业务存储快速智能化的需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