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4888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76031.1
申请日:2024-11-06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H02P29/028 , H02P23/14 , H02P25/0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用于DTP‑PMSM全速域开路故障容错运行的PIR控制器及控制方法,属于三相永磁同步电机的电流控制领域;控制方法包括:对DTP‑PMSM开相故障进行建模,得到故障绕组的电流表达式;对故障绕组的三相电流进行坐标变化,得到故障绕组的dq轴电流的双频分量和直流量,并采用PIR控制同时控制直流量和双频分量,建立的PIR控制器的传递函数,对PIR控制器进行改进的双线性变化离散化处理,来对信号进行预畸变处理;使得电机频率的变化量在PIR控制器的谐振带宽的范围内,则参数保持不变,在保证PIR的谐振频率可以随着转速变化的同时,有良好的转速跟随性能。此外,PIR控制还可以在离散化处理中,在所需频率解决双线性变化的频率畸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8846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366435.7
申请日:2023-04-07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轴向磁通切换型永磁电机的混合式冷却系统,涉及电机冷却技术领域。包括定子机壳和机壳内具有凸极结构的定子、转子和高导热性灌封胶,电机定子包括“U”型定子铁心、永磁体、集中式电枢绕组,永磁体与定子铁心沿圆周同轴交替放置,在定子端部与定子机壳之间的空腔内填满高导热性灌封胶,定子机壳与高导热性灌封胶内开设冷却通道,永磁体分段,段间放置导热片,导热片底部嵌入定子机壳,带走定子侧铁耗、涡流损耗、铜耗等损耗产生的热量。环绕式冷却通道与集中式电枢绕组的直接接触换热可以提高电机的冷却效率。本发明通过“导热片+灌封胶+液冷”的混合冷却方式解决了轴向磁通切换型永磁电机定子侧散热困难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431301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319310.5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子侧具有不导磁间隔的背绕式绕组无齿槽高速永磁电机,包括电机定子、电机转子:所述电机定子包括定子铁芯、缠绕在定子铁芯上的绕组以及安装在气隙侧无齿槽绕组间的不导磁间隔,所述电机转子包括转轴、永磁体和套装在转轴及永磁体外表面的转子护套,所述电机定子外侧安装有机壳;定子铁芯的外表面加工有齿槽,而定子铁芯的内表面没有齿槽。本发明可避免定子铁芯开槽引起的气隙磁场高频谐波,进而降低转子涡流损耗及永磁体发热,且可实现绕组相间的物理隔离,抑制相间故障的发生,并有利于电机容错运行,有效提高电机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71698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317739.5
申请日:2024-09-20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速永磁电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背绕式绕组高速永磁电机的冷却结构及电机,通过使用热管来替代部分的定子铁芯的外齿,减小背绕式绕组高速永磁电机内部热量向液冷机壳热传递的热阻,在不影响背绕式绕组高速永磁电机电磁性能且不增加体积条件下,加强对背绕式绕组高速永磁电机的定子铁芯和背绕式绕组的冷却效果,使电机的整体温度大幅下降,促进背绕式绕组高速永磁电机向大功率高速领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865476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310895504.3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有梯度绝缘利兹线、高速永磁电机定子、电机及方法,属于高速永磁电机定子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大功率高速永磁电机因匝间短路电流密度大,会引发短路故障的不确定蔓延,造成相间短路故障甚至是烧毁电机等严重后果。梯度绝缘利兹线背绕组由至少一股梯度绝缘利兹线绕制而成,梯度绝缘利兹线由数根漆包线扭转、换位绞合而成,每根漆包线的外表面镀有第一绝缘膜,梯度绝缘利兹线的外层包覆有第二绝缘膜,第二绝缘膜的材料为聚萘酯或聚酰亚胺,第二绝缘膜的耐热等级高于漆包线外层的第一绝缘膜一或两等级;本发明可以将匝间短路故障限制在梯度绝缘利兹线的故障匝中,而不向外蔓延,实现电机带匝间短路故障运行,提升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62406A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210033276.4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3D打印扁线背绕式绕组的高速永磁电机定子,属于高速永磁电机定子技术领域。本发明为解决传统高速永磁电机由于匝间短路电流大、故障率高威胁电机可靠性的问题。扁线背绕式线圈组缠绕于定子铁芯块的内、外侧槽中,构成一个单元定子,将12个单元定子拼接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定子;并在定子槽口处安装槽楔,按照电机设计连接背绕式线圈组构成背绕式绕组;扁线背绕式线圈组由沿定子铁芯切向方向堆叠而成的扁线背绕式线圈构成,采用纯铜或铜合金粉末通过3D打印技术整体打印制成,线圈外表面镀有绝缘漆膜;位于定子铁芯块的内、外侧槽中的扁线背绕式线圈的截面尺寸不同但截面积相等。本发明还可提高铜填充率和导热效果,进而提高功率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526444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452134.6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飞轮储能的电动汽车复合电源及其能量管理方法,属于电动汽车及混合储能领域,包括基于飞轮储能的电动汽车复合电源模型及其能量管理方法。飞轮储能用充/放一体电机采用永磁同步电机,底层充放电控制采用功率控制和转速控制相结合的方式,能量管理通过径向基神经网络短期预测未来车速,利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飞轮给定功率在预测时序内进行优化得出最优功率给定值从而分配给底层控制器中的飞轮电机的功率给定,从而通过飞轮实现对需求能量“削峰填谷”的作用,极大程度降低了动力电池的峰值电流,有效的延长了动力电池的寿命,通过限制飞轮电量在车辆行驶工况前后的变化量,实现了飞轮的可持续放电。
-
公开(公告)号:CN114024383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111137931.2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H02K1/2753 , H02K1/27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永磁电机的任意块对称型Halbach阵列,所述Halbach阵列分为每极奇数块和每极偶数块两种结构。奇数块Halbach阵列中每极由一块主磁极永磁体(5)和以主磁极永磁体中心线为对称轴依次对称的若干辅助磁极永磁体(6)组成,偶数块Halbach阵列中除了上述永磁体外,还具有一块切向充磁永磁体(7),且两种结构中都存在极间隔断(8)。本发明的Halbach阵列结构在适当的永磁体宽度和充磁角度的组合下,可提高气隙磁密基波幅值和正弦度,从而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降低电机的转矩脉动;极间隔断能减少永磁体的使用量,降低成本,也利于永磁体的定位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11431301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010319310.5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定子侧具有不导磁间隔的背绕式绕组无齿槽高速永磁电机,包括电机定子、电机转子:所述电机定子包括定子铁芯、缠绕在定子铁芯上的绕组以及安装在气隙侧无齿槽绕组间的不导磁间隔,所述电机转子包括转轴、永磁体和套装在转轴及永磁体外表面的转子护套,所述电机定子外侧安装有机壳;定子铁芯的外表面加工有齿槽,而定子铁芯的内表面没有齿槽。本发明可避免定子铁芯开槽引起的气隙磁场高频谐波,进而降低转子涡流损耗及永磁体发热,且可实现绕组相间的物理隔离,抑制相间故障的发生,并有利于电机容错运行,有效提高电机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24383A
公开(公告)日:2022-02-08
申请号:CN202111137931.2
申请日:2021-09-27
Applicant: 南京理工大学
IPC: H02K1/2753 , H02K1/278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永磁电机的任意块对称型Halbach阵列,所述Halbach阵列分为每极奇数块和每极偶数块两种结构。奇数块Halbach阵列中每极由一块主磁极永磁体(5)和以主磁极永磁体中心线为对称轴依次对称的若干辅助磁极永磁体(6)组成,偶数块Halbach阵列中除了上述永磁体外,还具有一块切向充磁永磁体(7),且两种结构中都存在极间隔断(8)。本发明的Halbach阵列结构在适当的永磁体宽度和充磁角度的组合下,可提高气隙磁密基波幅值和正弦度,从而提高电机的功率密度,降低电机的转矩脉动;极间隔断能减少永磁体的使用量,降低成本,也利于永磁体的定位安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