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9491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527938.9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南宁桂电电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维重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多头注意力神经场的未标定光度立体表面重建方法,首先将输入图像输入到基于残差的光照估计模型中,以估计相应的光照方向和光照强度,同时构建多头注意力神经场来获得更多空间相关的信息,得到每个像素坐标点的空间变化权重、漫反射率和表面深度;再通过一般反射率模型获得各项异性材料的镜面反射率,然后通过构建自适应阴影渲染模型来处理阴影区域,经过该模型将输出相应的阴影图;最后基于渲染方程重建图像,并以无监督的方式联合优化阴影图、深度图、表面法线图、反射率和光照条件的估计。经过拟合调整,本发明提高了表面法线估计和光照估计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09763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424143.9
申请日:2024-04-10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南宁桂电电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20/59 , G06V40/20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PGA和YOLO的危险驾驶行为识别优化方法,涉及自动驾驶领域,主要分为网络优化、识别优化两个阶段。在网络优化阶段,以FPGA为物理硬件,对卷积神经网络YOLOv2进行优化;在进行数据清洗和裁剪后,进行卷积神经网络训练;利用所设计的联合损失函数与非极大值抑制算法对YOLOv2进一步优化;通过浮点数定点量化、卷积优化方法降低神经网络计算量。在优化识别阶段,利用Vivado HLS工具对循环代码进行流水线设计,通过双缓存机制以循环展开方式进一步降低硬件所需算力。本发明通过上述多种方式联合优化YOLOv2神经网络,较好降低了神经网络的硬件资源占用率,并提高网络的识别性能和帧数。
-
公开(公告)号:CN11772701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812786.2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南宁桂电电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20/58 , G06V10/25 , G06V10/764 , G06V10/766 , G06V10/82 , G06V10/40 , G06V10/80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驾驶目标识别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行人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车辆与行人样本数据集;通过所述车辆与行人样本数据集对预设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目标检测模型;获取车辆与行人样本图片,将所述当前车辆与行人样本图片输入至所述目标检测模型,并获取所述目标检测模型基于所述当前路况数据输出的车辆、行人识别结果,从而建立GBD‑YOLO目标检测模型,并对其进行训练,输入当前车辆、行人样本数据集,得到识别结果,从而提高对车辆、行人识别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8545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19546.X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南宁桂电电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7C5/08 , G06F18/25 , G06F18/214 , G06N5/01 , G06N20/20 , G07C5/00 , H04L67/12 , H04W4/44 , H04L12/40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油耗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T‑Box数据和高程数据的油耗分析方法,基于XGBoost模型构造油耗预测模型,通过实时采集车辆的T‑Box数据和高程数据进行融合和特征提取,生成适合机器学习模型训练的数据集,结合历史驾驶数据和油耗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以及调优,充分考虑坡度以及地形因素对车辆油耗的影响,揭示道路坡度、驾驶行为与油耗之间的关系,通过模型剖析高油耗驾驶行为的成因,为制定节油驾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优化驾驶行为。
-
公开(公告)号:CN119782444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19575.6
申请日:2025-01-07
Applicant: 南宁桂电电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间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T‑Box数据和GeoHash索引的差异化道路匹配方法,首先通过GeoHash索引对全国路网数据创建索引,持续采集商用车的车辆实时参数,针对商用车的不同状态使用不同的道路匹配方法,在处于高速稳定行驶时使用基于拓扑关系的道路匹配,其余路段使用HMM模型进行道路匹配,进一步的,在具体的优化匹配中,在HMM匹配到高速或者国道且速度保持一段时间稳定时,基于拓扑关系和方向角进行匹配,在车速发生变化时,再变为HMM匹配。本发明按车辆档位参考值对轨迹进行分割,同时使用不同的算法进行处理,既保证的匹配的准确性,也提高了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071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20482.7
申请日:2024-07-29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南宁桂电电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V20/56 , G06V10/82 , G06V10/774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辅助驾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目标检测与智能响应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采集环境数据和目标信息数据集;通过所述样本数据集对预设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得到目标检测模型;通过CSEF_YOLO目标检测算法对实时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实现对多个目标的识别;基于识别结果,通过融合决策模块,触发相应的智能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869049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898292.9
申请日:2024-07-05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南宁桂电电子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5 , G06F30/27 , G06N3/0499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车辆舒适性评价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车辆振动舒适性评价模型搭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对车辆进行主观评价和客观测量;S2、对主观评价结果和客观测量数据进行关联性分析;S3、选择高关联度样本,基于BP神经网络,对车辆平顺性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进行建模,并在多次训练后得到初步舒适性评价模型;S4、对所获得的初步舒适性评价模型进行验证及修正,得到最终基于BP神经网络的车辆振动舒适性评价模型。该车辆振动舒适性评价模型搭建方法,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对车辆平顺性主观指标与客观指标进行建模,通过学习样本数据,得到最终的主客观评价模型,构建评价预测模型,实现用客观的实验数据来预测主观的评价分数,并与主、客观评价结合,进行振动舒适性评价,以使评价结果更可信,从而节约汽车研发周期、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790238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1014853.0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周围环境风险的主动避撞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车辆的避碰控制技术领域,公开了检测到危险车辆时,采集周围车辆信息和危险车辆位置,利用时序网络模型预测周围车辆的初步行驶意图。结合依赖模型和危险车辆位置,进一步得到目标行驶意图。通过目标行驶意图和预设系数建立斥力场、引力场和道路边界势场模型,构建风险函数。利用该风险函数和势场模型计算避撞路线,并采用模型预测控制策略指导车辆主动避撞。通过建立基于周围环境风险的斥力场模型、引力场模型和道路边界势场模型,并运用风险函数和模型预测的技术手段,达到了车辆在复杂交通环境中主动避撞的技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07740836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1711176683.6
申请日:2017-11-22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液减振装置,包括内、外储油缸筒、活塞杆和油压活塞,所述油压活塞将内储油缸筒内腔分割为上压腔和下压腔,所述内油缸筒下缸筒口的隔板上设有将内、外储油缸筒之间液压油导入下压腔的补偿阀和将下压腔液压油导入内、外储油缸筒之间的流通阀,所述活塞杆的下端于内储油缸筒内连接油压活塞,油压活塞上设有将下压腔液压油导入上压腔的压缩阀和将上压腔液压油导入下压腔的伸张阀,所述下压腔内设有上、下气压活塞而将下压腔分成上部油腔、中部的浮动气压室和下部油腔。本发明在传统双筒式液压减振器的基础上添加一个浮动气压室,可有效缓解油压活塞受到的冲击。
-
公开(公告)号:CN109765063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1910179080.4
申请日:2019-03-11
Applicant: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IPC: G01M1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商用车驾驶室悬置布置优化试验装置及其优化方法,所述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一组对称布置的位移激励动作器,位移激励动作器朝上的一端设有悬置倾角调节装置,商用车驾驶室置于悬置倾角调节装置上方,与计算机终端连接的信号采集装置通过信号采集线路与驾驶室电连接,计算机终端通过控制信号输出线路与位移激励动作器、悬置倾角调节装置连接。这种装置成本低、设置简单,易实现。本发明同时公开了商用车驾驶室悬置布置优化方法,这种方法可快速得到准确的商用车驾驶室悬置布置优化结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