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82927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1709083.7
申请日:2023-12-12
Applicant: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列车轨迹跟踪的RBC进路分配系统及分配方法,该进路分配系统包含:进路可用判断模块、列车轨迹跟踪模块、列车位置管理模块和联锁进路处理模块;该进路分配方法采用进路分配系统实现。本发明通过列车与进路的时空关系,将分配给列车的进路建立对照关系,列车在被分配的进路上从办理成功至进路解锁的生命周期内,采用独占策略,不会再授权给其他列车,从而保证列车在进路的行车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773478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546698.2
申请日:2023-11-20
Applicant: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列车授权防护检查方法,包括步骤:对于已计算行车许可的列车,获取其列车前端所在区段和授权终点所在区段;遍历所述前端所在区段和授权终点所在区段之间的每个区段,依次查找其中是否存在危险点;发现危险点后,向列车发送紧急停车命令;遍历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已计算行车许可的列车,重复上述步骤,排查危险点;本方案会持续检查通信列车授权范围内的危险点信息,防止因为行车授权逻辑计算错误导致为车载发送错误的授权范围,保证行车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55104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89439.7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列车尾部回缩方法及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所述列车尾部回缩方法包括:通过联锁设备为当前列车办理第一列车进路;当前列车沿第一列车进路运行,且无线闭塞中心设备实时计算当前列车的尾部位置;计算的当前列车的尾部位置位于第一列车进路内时,当前列车的尾部驶入第一列车进路范围内的股道或驶出第一列车进路,联锁设备向无线闭塞中心设备发送第一列车进路的状态为未激活;第一列车进路的状态为未激活时,无线闭塞中心设备根据第一列车进路的类型,将计算的当前列车的尾部位置回缩至第一列车进路范围内的股道入口处或者反向进站信号机处;计算的当前列车的尾部位置回缩后,无线闭塞中心设备将后序列车的行车许可延伸到第一列车进路上。
-
公开(公告)号:CN118494570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16766.3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IPC: B61L27/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群组列车进行控制权切换的方法包括:群组列车位于移交方的管辖范围时,移交方持续计算群组列车的行车许可,得到第一行车许可,当第一行车许可的范围到达边界线时,移交方将当前的第一行车许可发送给群组列车;群组列车根据第一行车许可计算第一行车曲线,并运行;当群组列车运行至预告位置时,移交方产生预告信息,并发送给群组列车;群组列车根据预告信息与接收方建立通信;移交方继续计算群组列车的行车许可,得到第二行车许可;接收方计算群组列车的行车许可,得到第三行车许可并发送给移交方;当群组列车驶出边界线时,群组列车由接收方接管。本发明实现了群组列车在不停车的情况下实现在两种系统之间的控制权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643731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15458.8
申请日:2023-03-07
Applicant: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载铁路虚拟编组无线闭塞中心切换方法、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对非编组列车、编组列车分别设计了虚拟编组无线闭塞中心V‑RBC主导的交权和车载主导的交权两种模式,所述切换方法包括:1)非编组列车在V‑RBC主导交权模式下非编组列车监控权从一个V‑RBC移交给相邻V‑RBC过程;2)编组列车和非编组列车在车载主导交权模式下非编组列车监控权从一个V‑RBC移交给相邻V‑RBC过程;3)编组列车在V‑RBC主导交权模式下非编组列车监控权从一个V‑RBC移交给相邻V‑RBC过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保证了编组列车和非编组列车能够高效地交权,缩短了行车间隔,提高了线路运输能力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105735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114834.5
申请日:2024-08-14
Applicant: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语言模型的PLM系统代码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分析PLM系统需求,包括需求条目嵌入、需求条目文本拆分以及需求条目向量数据库构建;基于所述PLM系统需求构建产品需求模型单元;基于大语言模型构建代码生成平台;通过所述产品需求模型单元描述所述产品,并将所述产品描述输入所述代码生成平台。本发明在将产品需求条目化、模块化的基础上,构建产品需求模型单元,利用需求模型描述产品的功能、结构和行为,再基于大语言模型构建代码生成平台,最后通过大语言模型自动生成代码,以需求模型驱动产品的模块化、复用和集成,以智能协作的方式实现测试用例生成、代码测试和完善,研发人员的主要工作由编码实现转变为需求分析和分解、需求模型构建和自动生成代码审核,最终实现代码质量和开发效率的提升。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