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ITO电流扩展的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06893B

    公开(公告)日:2018-05-25

    申请号:CN201610557361.5

    申请日:2016-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ITO电流扩展的发光二极管,衬底上形成外延层,外延层上形成欧姆接触层,欧姆接触层上形成ITO电流扩展层,该ITO电流扩展层由低面阻值ITO层和高面阻值ITO层构成;欧姆接触层上生长底层低面阻值ITO层,在底层低面阻值ITO层上循环生长高面阻值ITO层、低面阻值ITO层,最顶层为低面阻值ITO层,最顶层的低面阻值ITO层连接P型电极;低面阻值ITO层和高面阻值ITO层由SnO2和In2O3构成。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提高ITO电流扩展的发光二极管制作方法。本发明有效提高ITO电流扩展效果,减小电极的遮光面积,提高有源区光的萃取率,提高芯片可靠性。

    一种不易发生翘曲的大尺寸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89396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73690.7

    申请日:2016-04-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12 H01L33/0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不易发生翘曲的大尺寸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制作方法,在衬底上表面蒸镀AlN缓冲层;在AlN缓冲层上外延生长GaN缓冲层;在GaN缓冲层上外延生长复合缓冲层,反应温度至1000℃左右;复合缓冲层由GaN缓冲层和多层缓冲层构成;生长完复合缓冲层再升高外延生长温度至1050℃以上依次进行外延生长非故意掺杂层及第一型导电层;降低外延生长温度至低于800℃在第一型导电层上外延生长有源层;升高温度至900℃以上,在有源层上依次生长第二型导电层及欧姆接触层。本发明解决采用大尺寸衬底生长外延片过程中因温度变化导致翘曲变大而引起外延表面异常及电性能异常问题。

    复合衬底及其制备方法、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16509B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710224742.6

    申请日:2017-04-07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衬底及其制备方法,基于该复合衬底,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垂直结构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备方法。在本申请提供的复合衬底中,由于夹在第一图形层和第二图形层之间的第一氮化镓层的厚度小于第一突起结构的高度,所以,第一图形层上的第一突起结构和第二图形层上的第二突起结构能够相互连接贯通,而且又由于第二图形层上的各个第二突起结构相互连接在一起,如此,第一图形层和第二图形层能够形成一整体相互连接的可被湿法腐蚀溶液所腐蚀的图形。当湿法腐蚀溶液一旦从复合衬底的侧面开始腐蚀图形层时,其能够较好地渗入蚀刻到每个突起结构,如此方便后续外延衬底的湿法腐蚀剥离。此外,该复合衬底还能够保证后续外延层的晶体质量。

    一种高压发光二极管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06865B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610557039.2

    申请日:2016-07-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压发光二极管,衬底上设置非故意掺杂层,非故意掺杂层上设置第一外延结构的n型接触层,第一外延结构的n型接触层分别设置隧穿结和第一外延结构的有源层,第一外延结构的有源层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p型接触层、p型欧姆接触层和p型电极;隧穿结上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第二外延结构的p型接触层、有源层、n型接触层、n型欧姆接触层和n型电极;第一外延结构与第二外延结构之间设置绝缘层;第一外延结构的p型欧姆接触层的高度与第二外延结构的n型欧姆接触层高度相同,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本发明还公开高压发光二极管的制作方法。本发明解决高压发光二极管电极桥接提高发光功率时,电极桥接存在高度差造成工艺难度大及成品率低的问题。

    复合衬底及其制备方法、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16509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710224742.6

    申请日:2017-04-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33/22 H01L33/0075 H01L33/3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复合衬底及其制备方法,基于该复合衬底,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垂直结构发光二极管芯片的制备方法。在本申请提供的复合衬底中,由于夹在第一图形层和第二图形层之间的第一氮化镓层的厚度小于第一突起结构的高度,所以,第一图形层上的第一突起结构和第二图形层上的第二突起结构能够相互连接贯通,而且又由于第二图形层上的各个第二突起结构相互连接在一起,如此,第一图形层和第二图形层能够形成一整体相互连接的可被湿法腐蚀溶液所腐蚀的图形。当湿法腐蚀溶液一旦从复合衬底的侧面开始腐蚀图形层时,其能够较好地渗入蚀刻到每个突起结构,如此方便后续外延衬底的湿法腐蚀剥离。此外,该复合衬底还能够保证后续外延层的晶体质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