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液氢系统能量回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65677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410082212.2

    申请日:2024-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液氢系统能量回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中能量回收装置包括:控制器、动力器件回路、对应动力器件安装的第一温度感应器、散热换热器和余热回收换热器;其中,第一温度感应器用于对动力器件进行感应,以获取动力器件的温度信息,并将温度信息发送给控制器;动力器件回路连接动力器件,动力器件回路包括内部循环支路、散热换热支路和余热回收支路,散热换热支路与散热换热器连接,余热回收支路与余热回收换热器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温度信息控制内部循环支路、散热换热支路和余热回收支路的启闭。能够对液氢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能量进行有效回收,降低其运行过程中所造成的能源浪费。

    一种客车底盘视觉盲区预警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74988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522148.0

    申请日:2023-05-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客车底盘视觉盲区预警装置,涉及车辆行驶安全技术领域,包括:两个测距装置、控制系统、预警系统和制动装置,两个测距装置分别设置于左车灯和右车灯的上方,两个测距装置均位于前挡风玻璃的下方,测距装置采用激光测距,测距装置的激光发射路线能够绕竖直轴转动以扩大检测范围,测距装置与控制系统通信连接,制动装置能够对车轮进行制动,预警系统能够发出警报声音;控制系统根据测距装置所检测到的道路弱势群体与车辆的距离以及车辆的速度来控制制动装置对车轮进行制动并能够控制预警系统能够发出警报声音。本发明提供的方案能够解决客车转弯时左右两侧、车尾、A柱盲区大的问题。

    一种燃料电池堆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52964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377025.3

    申请日:2024-0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燃料电池堆,包括燃料电池堆单元以及用于第一气体和第二气体流通的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燃料电池堆单元包括同轴竖直堆叠的膜电极和气体流通板,膜电极和气体流通板交错设置形成至少两个反应区域,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贯穿于燃料电池堆单元设置,且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的投影不重合,气体流通板上设置有若干凸起形成的环状气体通道。通过设置同轴竖直堆叠的膜电极和气体流通板,其中膜电极和气体流通板交错设置,并且在膜电极和气体流通板的相应位置设置第一气体通道和第二气体通道,形成至少两个反应区,提供了一种竖直方向的多层燃料电池反应堆。

    液氢系统故障预测方法、介质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82835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12855.X

    申请日:2024-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氢系统故障预测方法、介质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液氢系统的历史运行数据;对历史运行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以得到相应的初始数据集,并对所述初始数据集进行划分,以得到训练数据集和验证数据集;基于所述训练数据集进行模型的训练,以生成初始随机森林预测模型;基于所述验证数据集对所述初始随机森林预测模型进行性能评估,并根据性能评估结果确定最终液氢系统故障预测模型;获取液氢系统的实时运行数据,并将所述实时运行数据输入到所述最终液氢系统故障预测模型中,以通过所述最终液氢系统故障预测模型进行相应的故障预测;能够对液氢系统故障进行有效预测,以在故障发生之前进行提前处理,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一种PEMFC的金属双极板涂层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金属双极板

    公开(公告)号:CN119361737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447211.X

    申请日:2024-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双极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EMFC的金属双极板涂层制备方法及其制备的金属双极板。现有技术无法直接通过大气等离子热喷涂技术将石墨制备成金属双极板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大气等离子热喷涂技术,克服了石墨熔点高,难以直接通过大气等离子热喷涂技术制备成涂层的缺陷,将金属粉末在高温状态下融化成熔融状态,熔融状态的金属裹挟着石墨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与基材接触碰撞后冷却成型,达到了将石墨制备到金属双极板形成涂层的目的,所制备的PEMFC的金属双极板涂层具备优异的耐腐蚀性能、稳定性和导电性能。

    一种基于客车线控底盘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403195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379006.3

    申请日:2023-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客车线控底盘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系统及装置,涉及驾驶安全领域,方法包括:获取驾驶员的人脸视频图像;基于级联回归树算法提取人脸视频图像中的人脸特征点,人脸特征点至少包括眼部特征点和嘴部特征点;采用OpenCV算法标记眼部特征点的位置和嘴部特征点的位置;基于嘴部特征点的位置计算嘴部开合程度;基于当前帧人脸视频图像中眼部特征点的位置和当前帧之前的N‑1帧人脸视频图像中眼部特征点的位置,计算单位时间里眼睛闭合时间所占的百分比;基于嘴部开合程度和单位时间里眼睛闭合时间所占的百分比确定驾驶员是否疲劳驾驶。本发明可实现方便准确地对驾驶员进行疲劳检测和疲劳提醒,保证车辆行驶安全。

    一种基于线控底盘的控制车辆自动进出隧道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394978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22864.1

    申请日:2023-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线控底盘的控制车辆自动进出隧道的方法,涉及车辆智能驾驶领域,方法包括:获取隧道信息;基于隧道限高和内外拥堵情况,确定是否具备进入隧道的条件;当具备进入隧道的条件且与隧道入口的距离小于第一距离阈值时,控制车辆以低于隧道限速的速度驶入隧道;在隧道内确保车速始终保持在隧道限速以下,并且根据相邻车辆的行驶状态实时调整车速与行驶路径;当当前车辆与隧道出口的距离小于第二距离阈值时,提醒驾驶员车辆即将驶出隧道,当当前车辆驶出隧道且与隧道出口的距离大于第三距离阈值时,进入手动驾驶模式;本发明根据相邻车辆的行驶状态实时调整车辆的车速与行驶路径,可提高车辆在空间狭小、光线不足的隧道内行驶安全性。

    一种智能驾驶车线控底盘装置、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101290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311157.5

    申请日:2023-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驾驶车线控底盘装置、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涉及智能驾驶汽车技术领域,该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融合感知信息;根据融合感知信息,采用最小安全距离模型确定自车是否需要自主换道;当确定结果表示自车需要自主换道时,根据五次换道轨迹函数进行自主换道规划,生成横向移动信号和纵向移动信号;根据二自由度车辆模型,分别对横向移动信号和纵向移动信号进行反馈校正;将反馈校正后的横向移动信号和纵向移动信号发送至自车线控底盘执行机构;自车线控底盘执行机构用于根据反馈校正后的横向移动信号和纵向移动信号实现自车横纵方向的协调移动。本发明能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车辆的自主换道功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