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附塔
    1.
    发明公开
    一种吸附塔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92543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237677.7

    申请日:2024-09-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吸附塔,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吸附塔包括内部中空的塔体和多个吸附层;多个吸附层沿塔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塔体内,塔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入口和出口,入口和出口之间间隔预设数量的吸附层,入口用于注入目标气体,目标气体用于经过预设数量的吸附层进行吸附或脱附,并通过出口排出吸附或脱附完成的目标气体。如此,由入口注入的目标气体始终经过预设数量(例如两个)的吸附层后由对应的出口排出,其吸附或脱附始终保持较高的效率和稳定的状态,且有效降低了运行过程中的损耗,有助于后续设备的稳定运行。

    一种热电比可调的气热共储系统及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90462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651632.X

    申请日:2023-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电比可调的气热共储系统及运行方法,涉及储能技术领域。所述系统包括:气热共储吸附塔、低压柔性气囊、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气热共储吸附塔用于吸附或脱附气体并作为蓄热塔存储热量或作为供热塔释放热量,低压柔性气囊用于存储或释放气体,气热共储吸附塔的入口和低压柔性气囊的入口均与第一管道连接,第一管道用于与膨胀机出口连接,气热共储吸附塔的出口和低压柔性气囊的出口均与第二管道连接,第二管道用于与压缩机的入口连接。本发明通过低压柔性气囊和气热共储吸附塔结合的方式进行常压气体的存储,更经济、安全,且可以实现系统对输入侧不同热电比能量的适应性消纳,适应不同热电比能量输入的情况,应用范围更广。

    一种低压二氧化碳吸附储罐旁路热循环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8091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41688.0

    申请日:2023-09-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压二氧化碳吸附储罐旁路热循环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吸附塔、加热器、冷却器、第一阀和第二阀。本发明通过第一阀和第二阀的配合,在供气阶段,将吸附塔内游离的二氧化碳加热后再次返回至吸附塔内,利用二氧化碳将外界的热量带入塔内,供塔内吸附剂脱附二氧化碳,实现供气。在储气阶段,将吸附塔内的高温二氧化碳冷却后再次返回至吸附塔内,利用二氧化碳将塔内热量带出,使得塔内保持低温吸附环境。通过调配低压CO2吸附储罐运行过程中的热量,保证吸附和脱附过程稳定进行。解决了低压CO2吸附储罐在脱附储热阶段的热量供应问题、吸附放热阶段的吸附剂冷却问题以及罐内高效吸附和热量循环等问题。

    一种稻壳基生物炭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966872A

    公开(公告)日:2023-10-31

    申请号:CN202310794691.6

    申请日:2023-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壳基生物炭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通过深挖功能炭多尺度基元序筑策略及其常压高容量吸/脱附CO2机理,合理调控纳孔分级孔道与表面官能化基团限域配伍特性,构建了孔道‑基团协同吸附CO2体系,以实现常温常压CO2“高容量吸附‑灵活脱附”耦合“低再生能耗”目标,从根本上解决了新型吸附压缩二氧化碳超/跨临界储能系统中的核心—常压CO2高容量存储问题。本发明开发出高吸附容量、高吸附速率以及高循环效率吸附CO2的稻壳基生物炭,生物炭孔道内部碳基质壁面含有丰富的有利于CO2分子物理吸附与输运牵引的吡啶/吡啶酮N,以及更利于CO2分子输运吸附的孔径分布情况。

    一种全预混表面式燃烧器燃气空气掺混器

    公开(公告)号:CN108844068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1020990.X

    申请日:2018-09-03

    Abstract: 一种全预混表面式燃烧器燃气空气掺混器,属于燃烧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燃烧器难以达到燃气空气均匀掺混,燃烧器易回火,燃烧效率低,污染气体排放含量高的问题。文丘里环形燃气腔位于燃气空气预混室内且同轴设置,主燃气管的一端通过固定法兰固定在燃气空气预混室上,另一端穿过燃气空气预混室与文丘里环形燃气腔相连通,文丘里环形燃气腔内设有内风道,文丘里环形燃气腔与燃气空气预混室之间设有外风道,文丘里环形燃气腔的两端分别设有上游旋流叶片和下游旋流叶片,上游旋流叶片和下游旋流叶片与轴向均设有夹角。本发明的一种全预混表面式燃烧器燃气空气掺混器可以使空气与燃气充分的混合,最后经过旋流叶片可以实现燃气空气均匀混合。

    基于碳材料极性官能团与电场耦合的CO2吸附捕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65316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668096.9

    申请日:2024-11-21

    Abstract: 基于碳材料极性官能团与电场耦合的CO2吸附捕集方法,属于CO2吸附捕集技术领域。方法如下:对碳基吸附剂进行极性官能团定向嫁接后与石英砂混合均匀而后放于固定床反应器内并调控床层温压至所需;将含10~20vol%浓度的CO2的工业烟气通入固定床反应器内;碳基吸附剂对CO2进行吸附捕集饱和后对碳基吸附剂施加外加电场;碳基吸附剂进行热再生。本发明通过嫁接极性官能团至碳基吸附剂,结合外加电场实现了CO2的高效吸附与低能耗再生,提升了吸附剂对CO2的选择性和吸附容量,还通过引导能量定向聚焦于CO2富集区域,降低了无效能量消耗。

    一种全预混表面式燃烧器燃气空气掺混器

    公开(公告)号:CN108844068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1811020990.X

    申请日:2018-09-03

    Abstract: 一种全预混表面式燃烧器燃气空气掺混器,属于燃烧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燃烧器难以达到燃气空气均匀掺混,燃烧器易回火,燃烧效率低,污染气体排放含量高的问题。文丘里环形燃气腔位于燃气空气预混室内且同轴设置,主燃气管的一端通过固定法兰固定在燃气空气预混室上,另一端穿过燃气空气预混室与文丘里环形燃气腔相连通,文丘里环形燃气腔内设有内风道,文丘里环形燃气腔与燃气空气预混室之间设有外风道,文丘里环形燃气腔的两端分别设有上游旋流叶片和下游旋流叶片,上游旋流叶片和下游旋流叶片与轴向均设有夹角。本发明的一种全预混表面式燃烧器燃气空气掺混器可以使空气与燃气充分的混合,最后经过旋流叶片可以实现燃气空气均匀混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