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28990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40143.6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B63B3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与海洋破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旋转重物诱导俯仰运动的破冰船辅助破冰方法。本发明中在破冰船首部及尾部设置旋转重物装置,旋转重物装置可直接安装在现有船舶上,无需对船舶进行重新设计。在连续破冰过程中,通过重复执行首部旋转重物装置及尾部旋转重物装置之间的重物搬运过程,使破冰船产生额外5°至10°的俯仰角,提高了破冰船的破冰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428991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40145.5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IPC: B63B3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船舶与海洋破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调节压载水诱导俯仰运动的破冰船辅助破冰方法。本发明通过在破冰船内首部区域及尾部区域设置压载水舱,在连续破冰过程中,通过重复执行首部区域压载水舱与尾部区域压载水舱之间的搬运过程,使破冰船产生额外3°至7°的俯仰角,提升破冰效果。本发明通过在破冰船内左侧区域及右侧区域设置压载水舱,当破冰船被困在冰群中时,通过重复执行左侧区域压载水舱与右侧区域压载水舱之间的搬运过程,使破冰船产生连续横摇过程,帮助破冰船将冰群中的大块冰层破碎,辅助破冰脱困。
-
公开(公告)号:CN11837638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468328.X
申请日:2024-04-17
Applicant: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 哈尔滨工程大学
Inventor: 杨棣 , 魏建辉 , 李旭 , 赵志勇 , 张颖 , 张宇祥 , 李宇坤 , 倪宝玉 , 刘鹏 , 袁广宇 , 武奇刚 , 韩端锋 , 王作程 , 谭浩 , 于泽蕊 , 鲁阳 , 狄少丞 , 鞠磊 , 王庆 , 薛彦卓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流环境下潜艇模型上浮破冰的试验装置和方法,试验装置包括造流系统、破冰模拟系统、拍摄系统以及传感系统。造流系统包括池体和内循环造流机。破冰模拟系统包括潜艇模型、基座和多个顶升装置。多个顶升装置分别与潜艇模型的不同位置球铰连接,以调节潜艇模型的高度及俯仰角度。拍摄系统包括水下拍摄装置和水上拍摄装置。传感系统包括压力分布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采集仪。压力分布传感器安装于潜艇模型上,压力传感器安装于池体内且支撑基座。采集仪分别与压力分布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连接,以记录压力数据。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更好地模拟海流环境下潜艇模型上浮破冰试验的过程,以指导潜艇的设计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8225401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0005956.4
申请日:2024-01-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高压气枪泡破冰外场试验方法。本发明涉及极地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选取试验场地;安装气泡发生装备,将高压气枪泡发生装置插入冰孔中固定好;布置观测系统,记录试验影像和数据资料;试验准备,使用长距离电源线连接控制器电源,并将现场人员引导至安全区域;起爆,开启安全控制器,膨胀产生的高压气体在水下迅速扩张形成水下气泡,并使冰层发生破坏;最终收集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7902023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677434.0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工况上浮破冰试验的水下航行体模型,包括主艇体壳体,所述主艇体客体的艏部和艉部设有水密舱室,在艏部和艉部四个可透水舱室,第一个舱室安装有第一拉压传感器,第一拉压传感器与主艇体壳体外的围壳实体连接;第二可透水舱室内安装有第二拉压传感器,第二拉压传感器通过连接件与第三拉压传感器连接,第三拉压传感器与第一驱动杆连接;在第三可透水舱室内安装有重心调节装置;在第四可透水舱室内安装有第四横板,在第四横板上第四拉压传感器,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位于主艇体同一侧。本发明以精准测量垂直面运动时水下航行体的垂向及水平载荷历程,特别是对于上浮破冰过程,对围壳的垂向载荷单独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1778153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719237.0
申请日:2023-12-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一种各向同性的冻结模型冰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属于模型冰及其制备领域。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非冻结模型冰和冻结模型冰难以满足标准冰力学试验测试需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先根据目标模型冰尺寸确定冰晶核尺寸;然后根据冰晶核形状和尺寸选择模具,向模具中注满水,然后放入泡沫箱中,随后将泡沫箱置于低温室中进行冻结,得到粒状冰晶核;最后将冰晶核放入制备模型冰的模具中,加入冷水后于低温室中以冰晶核为核开始冻结生长,得到各向同性的冻结模型冰。本发明的方法填补了现有各向同性粒状晶核冰制备方法的空白,为极地破冰船和海洋结构物与冰相互作用的模型试验提供便利,为极地破冰技术的提升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790633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111121274.2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41F3/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冰下发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冰下破冰发射装置及方法。本发明是专门设计用于从冰面下直接破冰发射弹体,水下运载器的发射过程、破冰弹的破冰过程及弹体的发射过程都是在短时间内完成,整个冰下破冰发射弹体过程极短,此外破冰弹的爆炸破冰方式能大大提高冰下破冰能力,独立的发射平台使得弹体尺寸不存在平台限制。本发明结构简单,整体尺寸可根据所需发射弹体尺寸进行灵活设计,具有破冰能力强,破冰发射速度快,隐蔽性好,弹体尺寸不受限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3153866B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110461437.5
申请日:2021-04-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F15B21/12 , F17C7/00 , F17C13/00 , F17C13/04 , F17D1/02 , F17D3/01 , F17D5/00 , F16K1/00 , F16K1/32 , F16K1/38 , F16K27/02 , F16K31/06 , F16K31/122 , E02B15/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破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速回转体水下破冰的驱动系统。本发明是对以往装置进一步优化,将连接轻杆更改为传动撞针与弹簧的组合,只需要在两构件之间增加一根复位弹簧,降低了加工和组装的难度,电磁驱动过程中弹簧会对电磁活塞进行缓冲和方向修正,传动撞针受力时间极短,大大增加了设备使用寿命。本发明通过使用斜面活塞密封件、可拆卸式的限位铜板,在利用气压差密封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复位弹簧压力,进一步加强了装备气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46406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0
申请号:CN202210060946.1
申请日:2022-01-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9B2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极地船舶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挤压加载方式的模型冰脊制备装置及方法。本发明考虑了实际冰脊的生成过程中的特点,提供的模型冰脊制备装置及方法适用于冰水池内,使用预切割碎冰堆积,并用模型冰脊制备装置对模型冰脊进行外形整理、加载施压、再冻结的方式构建模型冰脊,可满足模型冰脊的结构形式与力学性质和实际冰脊的相似性。本发明采取的结构形式简单,易于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制备,填补了现有模型冰脊制备装置及方法的空白。
-
公开(公告)号:CN113533099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25530.2
申请日:2021-06-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速水射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射流破冰实验的球帽型高速水射流枪枪头。本发明生成的球帽状高速水射流冲击在冰板时瞬间形成的冲击波,该冲击波会使冰结构表面迅速产生裂痕,水射流形成的滞后流对于冰板产生二次冲击对于冰的结构进行二次破坏。本发明具有防混流的优点,生成的水射流不易与空气混合,射流的冲击性更好,且冲击到冰板等结构物上的压力便于测量,也更容易复现,从而对水射流冲击等机理研究实验提供稳定实验状态,在试验中更容易定量的分析出射流的性质和机理。本发明结构简单,产生的射流对环境无污染,且成本低廉,便于设计与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