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654466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404418.X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哈尔滨广瀚新能动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吴玲玲 , 高剑 , 米万生 , 白金峰 , 范强 , 邱影 , 周佳良 , 李清 , 张昊 , 侯佩印 , 齐金明 , 杨晓炜 , 田雷雷 , 田星寒 , 李崇 , 谢微 , 王婷婷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锅炉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应用于热电联产机组零功率上网的电锅炉调峰直供系统,该系统包括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机电网段出口母线、发电机电锅炉出口母线;通过电锅炉主体的结构设计,汽轮发电机组发出的电利用发电机电锅炉出口母线输送至电锅炉主体内,电锅炉主体将一次网循环水加热,一次侧循环水经一次侧循环泵、板式换热器将二次侧循环水加热后回到电锅炉加热,如此往复循环,将汽轮发电机发出的电能转换为热能利用热网向外供热,按百分百发电负荷设置的电锅炉可将发电机多余电能全部转换为热能,从而实现零功率上网,实现了一定时间段的深度调峰、机组采暖季的深度调峰、灵活调峰及供热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43515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880160.X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哈尔滨广瀚新能动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补汽式汽轮机的饱和蒸汽(供)补汽系统,包括主汽管道、补汽管道、凝汽器和汽轮发电机,所述主汽管道上依次设置有主汽汽水分离器前关断阀、主汽汽水分离器、主汽阀和调节阀。该一种应用于补汽式汽轮机的饱和蒸汽(供)补汽系统,可满足饱和蒸汽的利用需求,适用于厂内无过热蒸汽的场合,可利用两股不用压力等级的饱和起源进行发电,可对饱和蒸汽更好的回收利用,可降低蒸汽带水几率,提高机组运行安全性,降低了蒸汽带水率,提高了饱和蒸汽干度,提高了饱和蒸汽对发电机组的适用,减少对汽源侧的影响,供、补汽管路上均设有排大气阀门及管路,汽轮机运行调负荷和突然变负荷时,不影响汽源侧的正常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794816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643533.7
申请日:2020-07-07
Applicant: 哈尔滨广瀚新能动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抽凝式改背压式空冷汽轮机组的疏水排汽结构,属于空冷汽轮发电机组的疏水、排汽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汽轮机排汽结构,蒸汽在排出时容易出现低压缸返汽,通过通入空冷岛的蒸汽容易结冻损坏设备及系统,并影响汽轮机的安全运行的问题。本发明包括进汽管路组件、热井、排汽装置、堵板、导流板和回流管;排汽装置设有堵板、导流板、排汽口和低压蒸汽口,低压蒸汽口与汽轮机低压缸连通,堵板位于低压蒸汽口和排汽装置上的排汽口之间并将低压蒸汽口和排汽口隔断,进汽管路组件穿过堵板设置,导流板相对进汽管路组件蒸汽出口设置,使进汽管路组件排出的蒸汽能沿着导流板从排汽装置上的排汽口排出。本发明适用于汽轮机。
-
公开(公告)号:CN11924538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657610.9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哈尔滨广瀚新能动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汽轮机组供热改造后的凝汽器补水除氧系统,包括凝汽器本体,所述凝汽器本体内安装有凝汽器补水除氧装置,所述凝汽器本体的外部设置有补水管道及补水加热蒸汽管道和减温水管路,所述补水管道上设置有补水管路调节阀组和补水流量测量装置。该一种应用于汽轮机组供热改造后的凝汽器补水除氧系统采用补水喷淋方式除氧,增加补水与加热蒸汽的接触面积,可提高除氧效果,可根据汽轮发机各工况下具体的抽汽流量及补水流量对除氧装置的加热汽蒸汽流量进行调节,可精准控制凝汽器补水流量及含氧量,可进一步增加机组运行安全性,除氧效果满足凝结水安全运行的含氧量要求,延长各低压加热器使用寿命,从而提高机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5826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725314.7
申请日:2023-06-19
Applicant: 哈尔滨广瀚新能动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汽轮发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的轴封漏汽旁路装置,属于一种汽轮机领域,应用于汽轮发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的轴封漏汽旁路装置,包括汽轮机轴封、低加入口蒸汽管道、汽轮机轴封管道、一号关断阀、低加入口蒸汽管道关断阀、低压加热器;机组非灵活性工况下汽轮机轴封管道一端连接汽轮机轴封。本发明公开的应用于汽轮发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的轴封漏汽旁路装置,应用于轴封漏气接入低加的汽轮发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工程,将引入低加的轴封漏汽灵活性工况下排至凝汽器或排汽装置,非灵活性工况下仍进入低加,避免低加振动或机组低压缸胀差超出安全运行范围等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294773A
公开(公告)日:2021-08-24
申请号:CN202110777111.3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哈尔滨广瀚新能动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热电联产机组的凝结水与热网疏水的混水系统,它涉及一种凝结水与热网疏水的混水系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机组回热系统效率降低,而且供暖加热器疏水至除氧器之间无水处理装置,循环使用水质下降,不满足锅炉用水要求,给锅炉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本发明包括凝结水系统、热网疏水管路、热网疏水系统、凝结水精处理系统、混合管段和温度传感器,凝结水系统通过热网疏水管路与热网疏水系统连接,热网疏水管路与凝结水精处理系统之间通过混合管段连接,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混合管段上。本发明用于汽轮机组凝结水与供热加热器疏水混水系统在热电联产机组回热方面。
-
公开(公告)号:CN11511157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210892270.2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哈尔滨广瀚新能动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换热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应用于电厂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的间接换热系统,包括烟气换热器进出口烟道;所述烟气换热器进出口烟道中部连通有烟气换热器本体;所述烟气换热器本体上连接有一次网循环水管道;部分所述一次网循环水管道延伸至烟气换热器本体内部;所述一次网循环水管道中部依次安装有烟气换热器水侧入口阀、间接换热器热源水进口阀、间接换热器热源水出口阀、一次循环水泵入口阀、一次循环水泵、一次循环水泵出口止回阀、一次循环水泵出口阀和烟气换热器水侧出口阀;在烟气换热器和冷源工质间增加一台间接换热器,将烟气与冷源工质隔离,间接换热器采用不锈钢材质,有效防腐,保证了冷源介质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926232A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911341713.3
申请日:2019-12-24
Applicant: 哈尔滨广瀚新能动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用于直接空冷式发电机组切缸改造后的空冷岛防冻装置,以解决现有的防止空冷岛冻裂采用的通过新增管式凝汽器及其配套循环水泵的方式,增加厂用电率,且系统较复杂,占地面积大,隔离空冷岛运行使机组运行灵活性降低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减温阀组、减温水管、减温减压器、空冷岛蒸汽主管、防冻蒸汽主管、空冷岛和多根空冷岛蒸汽支分管;空冷岛上设有多根空冷岛蒸汽支分管,多根空冷岛蒸汽支分管分别与空冷岛蒸汽主管连通,空冷岛蒸汽主管与防冻蒸汽主管连通,防冻蒸汽主管上设有减温减压器,减温减压器的入水口与减温水管连通,减温水管上设有减温阀组。本发明可以实现直接空冷式发电机组调峰时汽轮机低压缸切除运行,并且对整个系统的影响较小。
-
公开(公告)号:CN115111575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210892270.2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哈尔滨广瀚新能动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换热器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应用于电厂锅炉尾部烟气余热利用的间接换热系统,包括烟气换热器进出口烟道;所述烟气换热器进出口烟道中部连通有烟气换热器本体;所述烟气换热器本体上连接有一次网循环水管道;部分所述一次网循环水管道延伸至烟气换热器本体内部;所述一次网循环水管道中部依次安装有烟气换热器水侧入口阀、间接换热器热源水进口阀、间接换热器热源水出口阀、一次循环水泵入口阀、一次循环水泵、一次循环水泵出口止回阀、一次循环水泵出口阀和烟气换热器水侧出口阀;在烟气换热器和冷源工质间增加一台间接换热器,将烟气与冷源工质隔离,间接换热器采用不锈钢材质,有效防腐,保证了冷源介质运行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934824A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10813002.7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哈尔滨广瀚新能动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600MW级非湿冷汽轮发电机组降背压节能系统,属于一种汽轮发电机组领域,600MW级非湿冷汽轮发电机组降背压节能系统包括外置高压凝汽器、外置低压凝汽器、配套排汽系统、抽真空系统、凝结水系统、冷却水系统、控制系统;所述外置高压凝汽器外侧设置有抽真空系统;所述外置低压凝汽器外侧设置有抽真空系统。本发明公开的600MW级非湿冷汽轮发电机组降背压节能系统具有外置高压凝汽器和外置低压凝汽器,配套排汽系统,抽真空系统,凝结水系统,冷却水系统以及相应的控制系统,此发明即实现了运行全时段节能减排的作用,又实现了600MW级非湿冷机组全年降背压和节能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