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429657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578774.2
申请日:2014-10-24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张益佳
IPC: A01G3/08
Abstract: 钢珠调臂扭向式双行割伐机,包括:行走车机架;固定安装在行走车机架上并具有动力输出轴的发动机,其中发动机的动力输出轴上固定有主动皮带轮;通过传动和换向机构与发动机动力输出轴连接的行走车轮;以及在主动皮带轮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的传动装置、割伐装置以及扭向装置。其中扭向装置包括:第一、第二上下扭向装置以及左右扭向装置,各扭向装置都分别包括:定片和动片;定片上设置有偶数个孔,动片上设置有两个孔,动片的两个孔内设置有钢珠;定片上连接有定杆,动片上连接有动杆,通过调节动片与定片的相对位置来调节动杆的方向进而调节割伐装置中割伐刀盘的位置。本发明的钢珠调臂扭向式双行割伐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并且容易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985004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35221.2
申请日:2025-03-20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7 , G06Q50/02 , G06N5/025 , G06N5/04 ,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源数据的桑树种植评价方法和系统,通过采集待评价区域中多源数据获取传感器的排列信息和田地密度信息,确定候选识别传感器,依据候选识别传感器,输出识别信息集;对识别信息集中的桑褐斑病症状传播路径进行处理,得到病虫害传播程度评价图谱,以模拟得到多方向传播外延区间,依据多方向传播外延区间,得到安全种植请求集;结合安全种植请求集和环境调节要素,确认病虫害传播趋势,依据病虫害传播趋势,得到土壤环境识别记录;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有效地实现了桑树种植土壤环境识别与评价的自动化、精细化和智能化,提升了土壤管理和保护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67177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94953.4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像分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图像分析的桑树生育期识别方法及系统,获取桑树的各生育期的图像数据,预处理后输入特征提取模块;对各生育期图像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建立桑树各生育期图像特征对比表;实时采集待识别的各桑树种植区的桑树图像数据,预处理后输入特征提取模块进行实时图像特征提取;将实时图像特征输入特征对比模块,调取桑树各生育期图像特征对比表,将实时图像特征与桑树各生育期图像特征对比表进行匹配;根据实时图像特征与桑树各生育期图像特征对比表的匹配结果获取待识别的各桑树种植区的桑树生育期;调取预设的桑树生育期管理措施表,获取各桑树种植区的桑树的管理措施,便于桑树种植管理,提升桑树种植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939963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80656.4
申请日:2024-12-31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IPC: G06V20/10 , G06V10/25 , G06T7/13 , G06T5/92 , G06V10/44 , G06V10/764 , G06V10/77 , G06V10/82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图像处理的桑树病虫害监测系统及方法,获取桑树病虫害图像数据并预处理和标注,创建病虫害分析模型并训练;对训练后的病虫害分析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估;通过第一图像采集模块对待监测桑树种植区域进行初步图像采集传输至病虫害分析模型进行初步病虫害情况识别分析,对各病虫害区域进行定位;扩大各病虫害区域,第二图像采集模块对扩大后的各病虫害区域进行红外线图像采集;对扩大后的各病虫害区域的病虫害情况识别分析;病虫害绘制模块基于输出的分析结果对待监测桑树种植区域的病虫害区域进行绘制并对病虫害严重程度进行渲染,执行病虫害治理措施。实现了桑树的全方位的病虫害监测,提升病虫害识别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7856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510054547.8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特种经济动植物研究所)
IPC: G06V10/764 , G06V10/776 , G06V10/54 , G06V10/56 , G06V10/82 , G06V10/20 , G06N3/0464 , G06N3/047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桑树生长监测系统及方法,获取桑树各生长阶段数据构建桑树数据样本并标注,输入桑树生长分析模型进行训练;对桑树进行实时图像采集传输给桑树生长分析模型,输出桑树的生长分析结果;匹配最佳生长曲线、环境参数和施肥数据,对环境参数进行控制,施肥控制模块对施肥时间、施肥种类和施肥量进行控制;在指定时间点采集图像传输给桑树生长分析模型进行分析绘制桑树的实际生长曲线,对环境参数、施肥时间和施肥量按照指定规则进行调节;在指定时间点基于获取的相应桑叶成熟度数据进行桑叶采摘。实现对桑树的生长监测以及获取桑叶成熟度,为环境参数和施肥控制提供数据基础并采摘相应成熟度的桑叶为相应龄期的蚕食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501160A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1524163.1
申请日:2020-12-22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树花青素‑3‑O‑葡萄糖苷‑2‑O‑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的克隆方法及其应用,所述克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桑树供试样本总RNA提取及cDNA第一链的合成;桑树MaUGAT基因的克隆。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方法克隆的桑树花青素‑3‑O‑葡萄糖苷‑2‑O‑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在桑椹种质培育过程中的应用。本发明从川桑基因组数据库比对并鉴定到1个花青素‑3‑O‑葡萄糖苷‑2‑O‑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基因,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从粤椹大10的桑椹中克隆到该基因,本发明丰富了桑椹甚至桑科植物中的相关数据,为桑树遗传改良提供候选基因,促进桑椹品质提升,更好地为果桑产业化服务。
-
公开(公告)号:CN108522440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604006.8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IPC: A01K67/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僵蚕的白僵菌菌液施药装置,包括上下平行设置的移动板和家蚕培育床,所述家蚕培育床上方两侧的边缘处均固定有轨道板,所述移动板底部的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与轨道板位置对应的基板,所述轨道板上设置有与基板对应的凹槽,所述基板的内部设置有腔室,所述腔室内部的下方设有水平设置的从动轴,所述腔室的两侧内壁均设置有与从动轴端部对应的第二贯穿孔。本发明通过启动驱动电机能使得移动板在家蚕培育床的上方移动,移动板移动的过程中,启动水泵,储液箱内的白僵菌菌液通过多个锥形喷头喷洒在家蚕培育床上培育的家蚕上,从而制得僵蚕,喷洒均匀,节省大量的人力,工作效率较高,值得大力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7440085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710562476.8
申请日:2017-07-11
Applicant: 四川省蚕业科技开发总公司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IPC: A23L31/00 , A23L33/105 , A23L33/18 , A23L3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L31/00 , A23L33/10 , A23L33/105 , A23L33/18 , A23V2002/00 , A23V2200/3262 , A23V2200/324 , A23V2200/30 , A23V2250/032 , A23V2250/21 , A23V2250/2124 , A23V2250/5036 , A23V2250/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用蚕蛹的生产工艺,涉及蚕蛹加工技术领域。该食用蚕蛹的生产工艺以烘干的蚕蛹制成高锌蛋白粉为主要原料,并添加了其他辅料制成。具体生产工艺是将健康的蚕蛹进行消毒洗净,然后进行快速脱水烘干,然后制成蚕蛹多肽粉,然后进行蒸煮、提取、糊化、均质、灌装、杀菌等步骤,该食用蚕蛹食用便捷、无腥味、口感好,是身体虚弱人群补充营养的养生佳品。
-
公开(公告)号:CN106527326A
公开(公告)日:2017-03-22
申请号:CN201611254908.0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 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物联网平台,包括若干第一操作终端以及与所述第一操作终端一一匹配的若干第二操作终端,所述第一操作终端和其匹配的所述第二操作终端连接有子控制模块,所述子控制模块连接有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通过网络连接有第一控制终端和第二控制终端,所述第一操作终端用于实时检测环境变量,获得环境参数,并将环境参数发送至所述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控制终端和所述第二控制终端用于向所述控制系统发送控制指令和远程监控所述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接收所述第一操作终端的环境参数;或用于将所述控制指令生成控制信号发送至第二操作终端;所述第二操作终端组用于调节所述环境变量,本申请具有便利、自动化程度高、监控即时、反应迅速准确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999961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256859.9
申请日:2014-06-11
Applicant: 南充尚好桑茶有限公司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
IPC: A23F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叶茶的杀青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采摘挑选好的桑叶放入沸腾的开水中,边煮边搅拌除去桑叶上的污垢和草腥味,然后将煮后的桑叶捞出放入冷水中定色,定色后的桑叶再经脱水、揉捻、干燥、提香成为桑叶茶。所说的边煮边搅拌桑叶的时间为90-180秒。所说的冷水定色,其水温为10-20℃。本发明的杀青时间短,温度也不是很高,有利于保持桑叶中的有用物质,同时还保持了桑叶的清香和颜色,完全达到了本发明的发明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