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32561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135064.8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11/0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考虑台风灾害及其次生故障的配电网韧性评估方法,该方法包括:采用极端天气模型,对待处理线路进行荷载计算,得到待处理线路的线路荷载;对线路荷载和待处理线路的预设最大荷载能力值进行分析,得到待处理线路的线路故障率;采用故障概率韧性指标算法,得到线路故障韧性指标;采用预设PageRank算法,对待处理线路对应的各供电节点的预设重要程度值进行更新,得到供电节点的当前重要程度值,确定相应供电节点的负荷韧性指标;根据线路故障韧性指标和对应的负荷韧性指标,确定待处理线路的综合韧性指标。该方法能适应极端耦合性自然灾害的需求,从而更加准确地评估并提升配电网对极端灾害的抵御能力和恢复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772848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33745.7
申请日:2023-11-30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力系统停电恢复的分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黑启动电源的数量和容量以及待恢复常规机组启动功率和节点负荷功率,确定保障区;基于保障区内待恢复常规机组的额定功率,纳入节点和支路,得到可行区;基于新能源场站提供的支撑功率以及可行区中各分区的新能源消纳能力,确定新能源场站的分区归属,得到拓展区。通过该方法可以达到提高电力系统恢复方案执行效率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15471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30920.0
申请日:2023-09-0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华东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力系统骨干网架的韧性评估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属于电力系统韧性评估技术领域,包括:获取电力系统的骨干网架的参数;将骨干网架的参数,输入预先构建的蓄意物理攻击失负荷量计算模型与继发故障失负荷量计算模型中,得到故障场景集;故障场景集,包括蓄意物理攻击场景集和继发故障场景集;继发故障场景集中的每一个继发故障场景,均对应于蓄意物理攻击场景集中的一个蓄意物理攻击场景;将骨干网架的参数和所述故障场景集,输入骨干网架韧性评估模型,得到骨干网架韧性评估结果。本申请能够量化电力系统蓄意物理攻击与继发故障带来的高风险,进而提高决策的有效性,保障电力系统安全恢复、减少可能的二次停电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20016613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411909988.3
申请日:2024-12-24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配电网全过程无功电压优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日前优化慢变的离散控制变量;步骤S2,在日内15分钟时间尺度上优化风、光并网机组的无功出力并通过潮流计算出其并网点的电压幅值;步骤S3,在实时控制阶段,依据无功电压灵敏度准则,以并网点电压幅值恒定为目标,实时微调风、光并网机组的无功出力。通过本发明的方法提高了系统的电压稳定性和电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067458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1562849.8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公共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城市电网系统反脆弱提升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中,根据辨识出的城市电网系统的风险因素,构建城市电网系统的功能共振分析模型;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确定功能模块的变异值,以对功能共振分析模型中的关键功能模块进行辨识;将功能模块进行拆解,构建城市电网系统的反脆弱提升模型;将反脆弱方案按照不同投入比例分配至反脆弱提升模型中的关键节点,对城市电网系统的反脆弱方案进行优化。籍以,结合功能共振分析模型和系统动力学实现基于多主体多因素耦合的风险评估,建立城市电网反脆弱量化评估模型,提高电网面对强随机高影响事件的动态响应能力,实现电网运营由被动安全向主动安全转变。
-
公开(公告)号:CN11978730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411734988.4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源网荷互动的城市电网分区协调恢复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城市配电网的拓扑结构,其中所述拓扑结构表示负荷节点以及电源节点之间的连接关系;基于所述拓扑结构,采用最短路径算法对城市配电网进行划分,得到多个分区;以累计加权负荷恢复量最大为目标建立考虑分区的配电网恢复数学模型;基于所述多个分区,对所述配电网恢复数学模型进行求解,以并行恢复每个分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恢复速度快、恢复尽可能多的重要负荷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669777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721416.2
申请日:2024-11-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互信息的户相关系匹配方法、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对台区关口表的三相电压数据及台区关口下属居民用户户表的实测电压数据进行连续时间采样,得到电压数据表;步骤S2、采用奇异值阈值算法对所述电压数据表中的缺失数据进行补全;步骤S3、计算台区各相电压与用户电压之间的最大互信息系数;步骤S4、选取三相中与用户电压之间的最大互信息系数最大的相作为用户接入相,完成户相关系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在低质量电压量测数据情况下更加实现更加精准地户相关系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19179802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129516.6
申请日:2024-08-16
IPC: G06F16/901 , G06F18/2415 , G06Q50/06 , G06N3/0475 , G06N3/045 , G06N3/0455 , G06N3/042 , G06N3/0442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特征保持的电力数据静态图数据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电力数据,输入静态图数据生成模型,生成相应的静态图数据;所述静态图数据生成模型包括依次连接的采样模块、生成对抗网络和重构模块;其中,采样模块用于使用中心图采样方法对电力数据进行采样生成中心图;生成对抗网络包括生成器和判别器,生成器包括解码器和编码器,编码器用于通过基于多头自注意力机制构建的图自注意力网络对所述中心图进行编码;解码器用于解码编码器的输出,获得中心图得分矩阵;重构模块用于根据中心图得分矩阵生成静态图数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尽可能保留原始电力数据的结构特征,同时提高静态图数据的生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067458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562849.8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F30/20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13/04 , G06F119/0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公共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城市电网系统反脆弱提升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中,根据辨识出的城市电网系统的风险因素,构建城市电网系统的功能共振分析模型;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确定功能模块的变异值,以对功能共振分析模型中的关键功能模块进行辨识;将功能模块进行拆解,构建城市电网系统的反脆弱提升模型;将反脆弱方案按照不同投入比例分配至反脆弱提升模型中的关键节点,对城市电网系统的反脆弱方案进行优化。籍以,结合功能共振分析模型和系统动力学实现基于多主体多因素耦合的风险评估,建立城市电网反脆弱量化评估模型,提高电网面对强随机高影响事件的动态响应能力,实现电网运营由被动安全向主动安全转变。
-
公开(公告)号:CN114118685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111205723.1
申请日:2021-10-15
IPC: G06Q10/0635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评估配电网抗灾能力的方法及系统,包括:将待评估配电网输入故障预测模型,得到待评估配电网中各个负荷在灾害各阶段的失电概率;根据负荷在灾害各阶段的失电概率得到在灾害各阶段待评估配电网的能力值,并依据能力值评估待评估配电网在灾害各阶段的抗灾能力;其中,故障预测模型包括用于将待评估配电网的拓扑结构进行解析的结构解析层和用于根据解析得到的结果基于时序的蒙特卡洛法获取待评估配电网中各个负荷在不同灾害场景下的灾害各阶段的失电概率的概率预测层。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配电网抗灾能力的评估因评估因素单一或评估因素不够详细造成的结果准确率低的缺陷,实现对配电网应对各种灾害能力的整体准确评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