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能装置
    3.
    发明公开
    一种取能装置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484444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501084.1

    申请日:2022-05-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取能装置,包括壳体、太阳能板、内极板、外极板、电源管理电路板和无线传感电路板,太阳能板设置于壳体的外部,内极板、外极板、电源管理电路板和无线传感电路板分别连接于壳体的内部;太阳能板与电源管理电路板连接,内极板与外极板相对设置并分别与电源管理电路板连接;无线传感电路板与电源管理电路连接,电源管理电路用于采集太阳能板的电能和内极板与外机板之间的电场能为无线传感电路板监测电缆电线时输出稳定工作电源。本发明通过在壳体外部设置太阳能板和壳体内部设置内极板和外极板,并经电源管理电路板同时采集太阳能和电场能为无线传感电路板提供稳定的工作电源用于对电缆电线的监测。

    一种输电线路断股修补机器人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06120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10098060.0

    申请日:2023-02-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断股修补机器人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提供了短距离控制模式和远距离控制模式这两种针对输电线路断股修补机器人的控制方式,短距离控制模式利用遥控器进行手动控制,远距离控制模式通过上位机向机器人发送对应指令进行半自动控制,两种控制方式将手动控制和半自动控制集成于一体,增强了输电线路断股修补机器人的实用性。同时两种控制方式的综合使用,解决了机器人与工作人员之间的距离问题,并对输电线路断股修补机器人起到了冗余控制的作用。本发明还针对机器人的作业过程提供了反馈控制设计,能够应对捋线作业打滑和绕线补强作业卡顿等部分故障情况,适用范围更为广泛,提高了机器人处理复杂线路情况的能力。

    一种攀爬机器人复合足端以及攀爬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08945141B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1810758680.1

    申请日:2018-07-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攀爬机器人复合足端以及攀爬机器人,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电塔本身具有的结构特征,对电塔上脚钉和角钢主材的合理利用,通过机械爪夹紧脚钉、电磁铁吸附角钢表面的方式来实现分别受力,使机器人能够稳定停留附着在角钢塔上,并且能够灵活抓取脚钉实现步进式攀登;本发明通过机械爪的抓取以及电磁铁的吸附能够很好地适应于角钢塔带有人工攀爬脚钉的主材部分的攀爬和停留,同时很好地让机器人维持在铁塔上进行相关巡检和检测工作。

    五轴球头铣削加工表面纹理形貌的评价指标的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07265B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210331657.0

    申请日:2022-03-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五轴球头铣削加工表面纹理形貌的评价指标的提取方法,包括:S1:获取五轴球头铣削加工表面的相关几何特征;S2:根据所述相关几何特征,构建表面纹理形貌的评价指标;S3:离散化工件网格,并根据所述表面纹理形貌的评价指标,建立五轴球头铣削加工表面纹理形貌的数字化模型;S4:根据所述五轴球头铣削加工表面纹理形貌的数字化模型,对所述五轴球头铣削加工表面纹理形貌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提取结果。本发明所提供的五轴球头铣削加工表面纹理形貌的评价指标的提取方法,能够较全面评价五轴球头铣削表面纹理形貌质量,同时反映表面纹理特征及走势,为后续五轴球头铣削表面纹理形貌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一种可主被动变形的负压气动人工肌肉驱动器

    公开(公告)号:CN11627694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78638.8

    申请日:2023-04-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主被动变形的负压气动人工肌肉驱动器,包括圆筒形的柔性腔内层和柔性腔外层,柔性腔外层套设在柔性腔内层外部形成双层结构套筒,套筒内空腔中设置开放式圆柱形弹簧;柔性腔外层和柔性腔内层结构相同,由柔性材料和线条铸造成型为圆筒形;线条沿着圆筒高度方向竖直均匀排布在圆筒的上部和中部壁面内部,形成有线区域;圆筒下部无线条分布形成无线区域;双层结构套筒中柔性腔外层的有线区域与柔性腔内层的无线区域相对设置。本发明利用负压调控的可拉伸层状变刚度结构作为柔性腔,兼顾了负压气动人工肌肉驱动器的被动伸长和主动收缩变形,且同时保持了该类驱动器的大输出应力和输出应变特性。

    一种全包围开合式小电流传感器

    公开(公告)号:CN112881778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110066344.2

    申请日:2021-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包围开合式小电流传感器,包括磁电层合材料和锯齿形磁芯;锯齿形磁芯为锯齿形开合式结构,且锯齿形磁芯通过全包围夹持的方式将磁电层合材料固定于锯齿形磁芯的气隙处。本发明采用全包围夹持的方式将磁电层合材料固定于锯齿形磁芯的气隙处,全包围式夹持方式的设计相比于双端夹持的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材料处的磁场强度,相比于单端夹持和中间支撑的夹持方式既有效提高了材料处的磁场强度还避免了夹具的使用,且易于安装和维护。同时,锯齿形开合式磁芯的设计,不仅能够满足传感器实际使用时便于安装的需求,同时与平口开合式磁芯、齿形开合式磁芯相比较,其有效的增大了磁芯开合处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材料处的磁场强度,从而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

    电磁力与重力复合驱动的全主动吸振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8820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415829.2

    申请日:2022-04-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力与重力复合驱动的全主动吸振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电磁力与重力复合驱动的吸振系统,所述电磁力与重力复合驱动的吸振系统电连接有耦合动力学主动控制系统;所述耦合动力学主动控制系统用于接收减振对象的振动信号,然后控制电磁力与重力复合驱动的吸振系统电路各时间点通入电流的大小产生抵消激励力抑制减振对象的振动。本发明采用的是重力驱动的方式,即依靠重力于电磁力的相互作用,使得动子与定子相互运动,产生惯性力来抵消振动激励对减振对象的影响;与传统的吸振器相比,重力方向上无永磁体非线性力作用,重力为恒定力,故运动性能更加稳定,控制系统更加简单,且更加节能。

    面向曲面整体刀路光顺改善的五轴机床几何误差补偿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38296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0155886.2

    申请日:2020-03-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面向曲面整体刀路光顺改善的五轴机床几何误差补偿方法,包括:应用群体智能优化算法获得规划刀位点的优化刀具姿态和补偿加工代码;设置光顺性指标冗余度和光顺代数允许值,设i初始值为1;计算第i个刀位点的光顺性指标,并判断是否计算新的刀位点;获得光顺代数,并判断是否优化新的刀位点;应用群体智能优化算法对新的刀位点优化;将优化后的新的刀位点插入到优化后刀位点文件中,并更新优化后刀位点文件;将刀位点数目n与i进行比较,若i大于n,则输出补偿加工代码文件。本发明通过以上设计,能有效地解决考虑曲面整体刀路质量要求,实现曲面规划刀位点和曲面整体刀路的几何误差补偿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