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化物半导体器件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115262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380009413.X

    申请日:2013-02-14

    Abstract: 氮化物半导体器件包括:衬底(10);氮化物半导体叠层体(20);和由TiAl类材料构成的欧姆电极(11、12)。氮化物半导体叠层体(20)具有:形成在上述衬底(10)上的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1);和与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1)形成异质界面的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2)。该氮化物半导体器件,在从上述欧姆电极(11、12)至上述氮化物半导体叠层体(20)的深度方向的氧浓度分布中,在比上述欧姆电极(11、12)与上述氮化物半导体叠层体(20)的界面更靠上述衬底(10)侧的区域的上述界面附近的位置,具有第一氧浓度峰,在比上述第一氧浓度峰深的位置具有氧浓度为3×1017cm-3以上并且1.2×1018cm-3以下的第二氧浓度峰。

    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042540B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010511004.8

    申请日:2010-10-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5B33/0806 H05B33/0803 H05B33/08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根据该发光装置,在棒状发光元件(505)的N型第二区域(507)的两侧配置有P型第一区域(506)和P型第三区域(508)。因而,即使棒状发光元件(505)的第一、第三区域(506、508)相对于第一、第三电极(501、503)的连接互换,相对于第一、第三电极(501、503)的二极管极性也不互换,所以可正常发光。因此,在制造工序中,第一、第三区域(506、508)相对于第一、第三电极(501、503)的连接也可以相反,不需要用于识别棒状发光元件(505)的方向性的标记或形状,能够简化制造工序,进而能够抑制制造成本。

    氮化物半导体器件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115262B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380009413.X

    申请日:2013-02-14

    Abstract: 氮化物半导体器件包括:衬底(10);氮化物半导体叠层体(20);和由TiAl类材料构成的欧姆电极(11、12)。氮化物半导体叠层体(20)具有:形成在上述衬底(10)上的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的第二氮化物半导体层(2)。该氮化物半导体器件,在从上述欧姆电极(11、12)至上述氮化物半导体叠层体(20)的深度方向的氧浓度分布中,在比上述欧姆电极(11、12)与上述氮化物半导体叠层体(20)的界面更靠上述衬底(10)侧的区域的上述界面附近的位置,具有第一氧浓度峰,在比上述第一氧浓度峰深的位置具有氧浓度为3×1017cm-3以上并且1.2×1018cm-3以下的第二氧浓度峰。(1);和与第一氮化物半导体层(1)形成异质界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