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205310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380018493.5

    申请日:2013-04-01

    Abstract: 半导体装置(100A)具有:在基板(2)之上形成的栅极电极(3);在栅极电极之上形成的栅极绝缘层(4);氧化物层(50),该氧化物层(50)形成在栅极绝缘层之上,包含半导体区域(51)和导电体区域(55);与半导体区域电连接的源极电极(6s)和漏极电极(6d);在源极电极和漏极电极之上形成的保护层(11);和在保护层之上形成的透明电极(9)。透明电极的至少一部分隔着保护层与导电体区域重叠,导电体区域的上表面与具有使氧化物层中包含的氧化物半导体还原的性质的还原绝缘层(61)接触。还原绝缘层不与半导体区域的沟道区域接触。

    液晶显示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204927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380018502.0

    申请日:2013-03-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F1/136286 G02F1/134309

    Abstract: 液晶显示装置(100)的TFT基板(10)具有:设置在各像素的TFT(11);与TFT的漏极电极(11d)电连接的上层电极(12);设置在上层电极的下方的下层电极(13);和设置在上层电极与下层电极之间的电介质层(14),相对基板(20)具有与上层电极相对的相对电极(21)。上层电极具有:具有相互不同的电极结构的第一区域(R1)和第二区域(R2);和用于将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电连接到漏极电极的第三区域(R3)。上层电极的第三区域包括对称连接部(12c),该对称连接部(12c)是具有相对于将各像素分割为沿行方向相邻的两个区域的假想的直线(L1)实质上对称的形状的导电膜图案。

    显示装置和扫描信号线的驱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43055A

    公开(公告)日:2014-06-04

    申请号:CN201280048614.6

    申请日:2012-07-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9G3/3674 G09G3/3648 G09G2310/0286

    Abstract: 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抑制显示质量的降低和扫描信号线驱动电路内的开关元件的可靠性降低,并且减少了功耗。移位寄存器(410)包括多个双稳态电路。对第奇数级的双稳态电路中的薄膜晶体管(M1)的漏极端子和薄膜晶体管(M2)的栅极端子分别提供第1栅极时钟信号(GCK1)和第2栅极时钟信号(GCK2)。对第偶数级的双稳态电路中的薄膜晶体管(M1)的漏极端子和薄膜晶体管(M2)的栅极端子分别提供第2栅极时钟信号(GCK2)和第1栅极时钟信号(GCK1)。这些第1栅极时钟信号(GCK1)和第2栅极时钟信号(GCK2)的中止期间频率(fck2)比扫描期间频率(fck1)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