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双燃料发动机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662292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735259.6

    申请日:2023-12-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氨双燃料发动机,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主燃烧室,其由活塞、缸套和缸盖围合而成,活塞设置于缸套内,缸盖设置于缸套顶部;涡流室,其位于缸盖内且与主燃烧室连通;柴油喷射器,其设置于缸盖内且与主燃烧室连通;氨喷射器,其设置于缸盖内且与涡流室连通;涡流室镶块,其设置于缸盖内并与缸盖形成涡流室,涡流室镶块具有连通主燃烧室和涡流室的涡流室通道;进气阀和排气阀,其设置于缸盖上并与主燃烧室连通,用于完成发动机换气;电控单元,控制柴油喷射器的喷射压力和喷射正时和控制氨喷射器的喷射压力和喷射正时;活塞的顶部具有凹坑。本发明能够提高氨喷射系统零部件的可靠性,能够使氨燃烧完全并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一种燃料电池离心式空压机不可逆损失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949429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411740994.0

    申请日:2024-11-29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离心式空压机不可逆损失预测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基于燃料电池离心式空压机综合性能测试平台采集性能数据,建立并验证多物理场耦合CFD仿真模型;定义不可逆损失类型及相关结构参数,构建集成化的CFD仿真框架,通过正交试验生成参数组合表并进行仿真计算;提出RL‑GHEM方法,优化基模型权重和组合策略,动态切换线性与非线性组合方式,构建不同工况下的不可逆损失预测模型。本申请提出基于强化学习引导的混合集成模型,通过奖励机制动态优化模型组合策略,优选表现最优的基模型,提升预测的精度、稳定性与鲁棒性,实现对空压机不可逆损失的精准预测,解决了现有技术在多变工况下预测精度不足的问题。

    一种燃料空气集成喷射器及包含其的点火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74608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718026.X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燃料空气集成喷射器及包含其的点火室系统,涉及内燃机燃烧技术领域,点火室主体位于点火室适配器或汽缸盖上。点火室主体上端安装火花塞和燃料空气集成喷射器,点火室主体下端有小孔与主燃烧室相连。燃料空气集成喷射器内部设有空气喷射单元和燃料喷射单元。燃料喷孔和空气喷孔朝向和型线经特殊设计,以分别促进燃料气化和滚流,保证火花塞周围可燃气体分布,以及提高点火室扫气效率。本发明基于燃料空气集成喷射器将点火室空气供给和燃料供给分离,实现点火室主动扫气,并且空气量和燃料量根据不同工况进行精确控制,通过点火室当量比精确控制实现高点火概率和稳定燃烧。集成式喷射器结构紧凑,适用于小缸径的点火室式内燃机系统。

    一种基于爆震自学习的点火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46483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75115.7

    申请日:2024-05-09

    Inventor: 朱晶宇 杨庆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爆震自学习的点火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基于爆震信号检测进行点火角度控制、基于当前工况确定进行前馈点火角度,将两者结合形成当前时刻的最终点火角度;在工况判断条件符合时进行爆震点火角度自学习和存储;当下一次运行到对应工况时直接调用存储的点火角度,并作为前馈历史点火角度输出;最后进行爆震自学习策略验证。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基于爆震自学习的点火控制方法,通过在线学习实现最佳点火提前角的精确调整,使发动机在长时间运行中保持在最佳点火提前角附近,有效应对了因环境变化、发动机老化等原因导致的原始标定数据不适用的问题,保障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提升发动机整体的控制性能。

    车辆多目标巡航与能量管理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834776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963697.1

    申请日:2023-08-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多目标自适应巡航控制与能量管理控制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车辆控制测量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获取交通场景数据信息;根据交通场景数据信息判断当前车辆的旅行模式并规划驾驶目标;基于旅行模式和驾驶目标规划车辆运动轨迹并输出驱动扭矩命令;基于驱动扭矩命令对动力系统进行扭矩分配以实现对车辆的控制。本发明在考虑驾驶安全性、舒适性与通行效率的同时,优化车辆自身运动状态并实现综合能耗最小。

    一种燃料空气分离主动控制式点火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17733B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110717998.7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燃料空气分离主动控制式点火室系统,涉及内燃机燃烧技术领域,包括设于点火室顶部的供气支路和供燃料支路;点火室设于气缸盖或点火室适配器单体上,气缸盖或点火室适配器单体上设有火花塞、空气通道和燃料通道,火花塞设于点火室上方,空气通道和燃料通道与点火室连通,供气支路与空气通道连通,供燃料支路与燃料通道相连通;预燃用空气由空气压力泵直接供应,或从发动机本体增压器的下游开设旁路供应,在排气冲程后期或进气冲程前期利用增压器下游和缸内的压差实现点火室换气。经空气压力蓄积室稳压后经过单向安全阀供给空气喷嘴端,实现点火室内的主动扫气,并可以实时控制点火室内混合气组成,以提高燃烧稳定性和可控性。

    一种基于预测性道路交通信息的A-ECMS能量管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089186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224786.5

    申请日:2024-09-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能量管理技术领域,并公开了一种基于预测性道路交通信息的A‑ECMS能量管理方法,包括:获取车辆的历史行车数据,计算历史行车数据的特征参数;将特征参数输入离线驾驶数据识别库中,获取当前优化动力控制参数;获取车辆前方的预测性道路数据,将预测性道路数据输入离线驾驶数据识别库中进行场景识别,得到预测场景及对应的预测优化动力控制参数;基于在线动态规划算法,计算长期能量轨迹;基于DRL算法,结合当前优化动力控制参数、预测优化动力控制参数、长期能量轨迹和当前能量轨迹计算最终动力控制参数;根据最终动力控制参数,实时计算车辆动力系统的最优控制序列。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全局最优的能量管理。

    一种基于爆震自学习的点火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346483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575115.7

    申请日:2024-05-09

    Inventor: 朱晶宇 杨庆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爆震自学习的点火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基于爆震信号检测进行点火角度控制、基于当前工况确定进行前馈点火角度,将两者结合形成当前时刻的最终点火角度;在工况判断条件符合时进行爆震点火角度自学习和存储;当下一次运行到对应工况时直接调用存储的点火角度,并作为前馈历史点火角度输出;最后进行爆震自学习策略验证。本发明采用上述的一种基于爆震自学习的点火控制方法,通过在线学习实现最佳点火提前角的精确调整,使发动机在长时间运行中保持在最佳点火提前角附近,有效应对了因环境变化、发动机老化等原因导致的原始标定数据不适用的问题,保障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提升发动机整体的控制性能。

    高温甲醇重整燃料电池的实时硬件在环测试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35694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211040806.4

    申请日:2022-0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甲醇重整燃料电池的实时硬件在环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MATLAB/Simulink构建高温甲醇重整燃料电池实时仿真模型‑对应待测模型部署硬件设备,并利用AppDesigner进行上位机子系统测试平台开发,而后连接上位机子系统、硬件设备和燃料电池控制器‑硬件在环测试‑通过开环控制对实时仿真模型进行实时控制,通过闭环控制进行模型反馈测试‑导出数据,并对导出的信号进行分析,辅助加快模型开发‑重新进行硬件在环测试。本发明采用上述高温甲醇重整燃料电池的实时硬件在环测试方法,能有效反馈燃料电池模型的实际运行情况,提高燃料电池特性仿真测试与控制器策略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

    一种燃料空气分离主动控制式点火室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417733A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110717998.7

    申请日:2021-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燃料空气分离主动控制式点火室系统,涉及内燃机燃烧技术领域,包括设于点火室顶部的供气支路和供燃料支路;点火室设于气缸盖或点火室适配器单体上,气缸盖或点火室适配器单体上设有火花塞、空气通道和燃料通道,火花塞设于点火室上方,空气通道和燃料通道与点火室连通,供气支路与空气通道连通,供燃料支路与燃料通道相连通;预燃用空气由空气压力泵直接供应,或从发动机本体增压器的下游开设旁路供应,在排气冲程后期或进气冲程前期利用增压器下游和缸内的压差实现点火室换气。经空气压力蓄积室稳压后经过单向安全阀供给空气喷嘴端,实现点火室内的主动扫气,并可以实时控制点火室内混合气组成,以提高燃烧稳定性和可控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