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10988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269785.2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无人船避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安全距离的无人船动态障碍物的避障方法,包括步骤1:检查无人船是否到达目标点,如果没到达,进入步骤2;步骤2:获取障碍物信息,基于障碍物的安全圆范围与无人船过滤圆范围,检测无人船是否会发生碰撞;步骤3:当判断需要避免障碍物时,基于切点根据实时追踪比例导引法,获得避障路径点,所述无人船向避障路径点移动;步骤4、经过时间间隔Δt再次检查无人船与障碍物是否交叉,如果没有交叉,无人船继续沿避障路径点移动,否则重复步骤3和步骤4。本发明可实时进行对应的避障路径点的调整,解决了固定航向跟踪的能耗过大和复航角度过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10987A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247964.6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停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泊位适配器欠驱动船舶的自主靠泊方法,包括过渡航行阶段:获取泊位区域,计算从船舶当前位置到泊位区域的最优航行路径,船舶沿最优航行路径航行;靠泊准备阶段:当船舶到达泊位区域预定距离时,获取泊位区域中预定的转向点,当船舶位于转向点的指定半径内时,船舶进入转向状态开始转动直到船舶指向泊位接收器;靠泊阶段:船舶进入停靠旋转状态,在停靠旋转状态中基于泊位钩受到的接触力的大小,调整船舶在靠泊过程中的行为,使得船体与码头平行,完成船舶的靠泊。本发明当海洋环境发生变化导致接触力的大小改变时,船舶在靠泊过程中的行为也相应的改变,从而提供了实施控制的策略。
-
公开(公告)号:CN111027445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1227628.4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G06V20/13 , G06V10/774 , G06V10/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船舶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船舶目标的样本集,样本集包括训练样本集及测试样本集;S2、基于改进后的SSD网络模型对船舶数据训练集进行训练,获取船舶目标识别模型,改进后的SSD网络模型是指在神经网络的第七层加入L2正则化惩罚项,降低第七层的特征敏感度;S3、基于船舶测试数据集对船舶目标识别模型进行测试,当船舶目标识别的准确率大于准确率阈值,则输出所述船舶目标识别模型,若船舶目标识别的准确率小于等于准确率阈值,则执行步骤S2。在SSD网络模型的第七层增加正则化,使得第七层权重矩阵的值减小,从而降低第七层的障碍物特征,从而达到提高船舶目标识别准确度及识别置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033023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210778708.4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G05D1/49 , G05D1/46 , G05D101/15 , G05D1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人机精准着艇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无人机与无人艇间的通讯连接,实时向对方发送各自当前的位置及姿态数据,无人机基于无人艇的位置数据追踪至无人艇的正上方;S2、采用深度相机采集无人艇上的定位标识,获取定位标识在地球坐标系下的坐标,无人机在下降过程中追踪不同尺寸的定位标识;S3、在无人机的下降至距无人艇的高度低于高度阈值H1时,控制开始进入位姿同步模式,即开始控制无人机与无人艇的位姿保持同步;S4、在无人机距下降至距无人艇的高度低于高度阈值H2,控制无人艇位置保持不变,无人机加速着陆至定位标识的中心,退出位姿同步模式,完成着艇作业。提高了无人艇倾斜时无人机着陆的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33023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78708.4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无人机精准着艇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建立无人机与无人艇间的通讯连接,实时向对方发送各自当前的位置及姿态数据,无人机基于无人艇的位置数据追踪至无人艇的正上方;S2、采用深度相机采集无人艇上的定位标识,获取定位标识在地球坐标系下的坐标,无人机在下降过程中追踪不同尺寸的定位标识;S3、在无人机的下降至距无人艇的高度低于高度阈值H1时,控制开始进入位姿同步模式,即开始控制无人机与无人艇的位姿保持同步;S4、在无人机距下降至距无人艇的高度低于高度阈值H2,控制无人艇位置保持不变,无人机加速着陆至定位标识的中心,退出位姿同步模式,完成着艇作业。提高了无人艇倾斜时无人机着陆的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389186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767735.7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无人艇协同的海面油污清理方法,包括:S1、接收海面油污图像,检测油污面积是否小于面积阈值,若检测结果为否,则执行S2;S2、提取油污图像边缘轮廓的凸包,提取该凸包上的节点,即为凸包点,按照设定顺序存储至凸包点集中;S3、对凸包点进行聚类,从各个类中选取目标凸包点,将目标凸包点分配给距其最近的无人艇;S4、以无人艇的当前位置作为起点,规划各无人艇至目标凸包点的行驶路径;S5、行驶至目标凸包点后,控制无人艇的头部指向油污中心,打开油污清理设备,控制无人艇朝油污中心方向行驶设定距离后关掉油污清理设备,返回S1。通过多艘无人艇极协作清理,提高了作业效率、避免了人工参与所带来的危害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89186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0767735.7
申请日:2021-07-07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无人艇协同的海面油污清理方法,包括:S1、接收海面油污图像,检测油污面积是否小于面积阈值,若检测结果为否,则执行S2;S2、提取油污图像边缘轮廓的凸包,提取该凸包上的节点,即为凸包点,按照设定顺序存储至凸包点集中;S3、对凸包点进行聚类,从各个类中选取目标凸包点,将目标凸包点分配给距其最近的无人艇;S4、以无人艇的当前位置作为起点,规划各无人艇至目标凸包点的行驶路径;S5、行驶至目标凸包点后,控制无人艇的头部指向油污中心,打开油污清理设备,控制无人艇朝油污中心方向行驶设定距离后关掉油污清理设备,返回S1。通过多艘无人艇极协作清理,提高了作业效率、避免了人工参与所带来的危害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027445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227628.4
申请日:2019-12-04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上船舶目标识别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构建船舶目标的样本集,样本集包括训练样本集及测试样本集;S2、基于改进后的SSD网络模型对船舶数据训练集进行训练,获取船舶目标识别模型,改进后的SSD网络模型是指在神经网络的第七层加入L2正则化惩罚项,降低第七层的特征敏感度;S3、基于船舶测试数据集对船舶目标识别模型进行测试,当船舶目标识别的准确率大于准确率阈值,则输出所述船舶目标识别模型,若船舶目标识别的准确率小于等于准确率阈值,则执行步骤S2。在SSD网络模型的第七层增加正则化,使得第七层权重矩阵的值减小,从而降低第七层的障碍物特征,从而达到提高船舶目标识别准确度及识别置信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070803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11382.9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安徽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SSD神经网络模型的无人船路径跟踪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获取视频流,所述视频流图像中包括目标无人船;S2、将视频流中的图像依次输入SSD神经网络模型中,SSD神经网络模型输出含有检测框的目标无人船图像;S3、提取检测框内目标无人船图像中关键点的位置,并进行存储;S4、基于时间顺序将所有的关键点位置进行输出,即生成了目标无人船的行驶路径。获取无人船的图像中的关键点位置,将关键点位置基于时间舒顺序进行显示,则形成了无人船的行驶路径,通过图像梳理的方法来获取无人船的行驶路径,减小无人船路径的监测成本,且能将无人船路径进行直观的显示。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