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呼吸系统及发动机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0067613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10490074.0

    申请日:2019-06-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呼吸系统及发动机机构。该发动机呼吸系统,包括缸盖结构,以及设于缸盖结构上的缸盖护罩;缸盖结构包括缸盖本体,缸盖本体两侧分别设有进气侧油气分离入口和排气侧油气分离入口;缸盖护罩包括盖设于缸盖本体上的护罩本体,护罩本体与缸盖本体之间围设形成有相互独立的进气侧油气分离腔和排气侧油气分离腔;护罩本体上还开设有与排气侧油气分离腔连通的排气侧出气孔;缸盖本体和护罩本体之间形成有与进气侧油气分离腔连通的进气侧呼吸通道;进气侧油气分离腔中设有进气侧油气分离过滤结构和曲轴箱强制通风阀;排气侧油气分离腔中设有排气侧油气分离过滤结构。本发明可简化管路布置,不易出现管路破损情况,可降低成本。

    发动机呼吸系统及发动机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0067613A

    公开(公告)日:2019-07-30

    申请号:CN201910490074.0

    申请日:2019-06-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呼吸系统及发动机机构。该发动机呼吸系统,包括缸盖结构,以及设于缸盖结构上的缸盖护罩;缸盖结构包括缸盖本体,缸盖本体两侧分别设有进气侧油气分离入口和排气侧油气分离入口;缸盖护罩包括盖设于缸盖本体上的护罩本体,护罩本体与缸盖本体之间围设形成有相互独立的进气侧油气分离腔和排气侧油气分离腔;护罩本体上还开设有与排气侧油气分离腔连通的排气侧出气孔;缸盖本体和护罩本体之间形成有与进气侧油气分离腔连通的进气侧呼吸通道;进气侧油气分离腔中设有进气侧油气分离过滤结构和曲轴箱强制通风阀;排气侧油气分离腔中设有排气侧油气分离过滤结构。本发明可简化管路布置,不易出现管路破损情况,可降低成本。

    一种凸轮轴限位固定工装

    公开(公告)号:CN108857997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1149543.4

    申请日:2018-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5B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凸轮轴限位固定工装,包括夹持头、连接杆和调节螺栓,夹持头的底部设置有夹持口,该夹持口与凸轮轴上的夹持部相适配,夹持部的截面为正多边形;连接杆的第一端与夹持头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杆的第二端通过螺纹垂直穿设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的栓帽朝下设置,栓帽的下表面用于与正多边形的一个边的平面相贴合;夹持头、连接杆和调节螺栓设于同一平面上。本发明通过设置夹持头和调节螺栓,能够在安装进排气凸轮轴时,同时限定两个凸轮轴的初始位置的相对位置,便于在凸轮轴上进行其他装配操作,有利于提高装配精度;本发明操作灵活、简便,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制作,有利于节约成本、批量加工和推广应用。

    一种车用机油尺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005503B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1910437161.X

    申请日:2019-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用机油尺,包括机油尺主体和吸引机构,机油尺主体具插入端及操作端,且内部形成有腔体,插入端设有与腔体连通的进液口,进液口构成下限标识,操作端设有观察机构,观察机构用以观察进入操作端内的油液;吸引机构用以在油液漫过进液口而进入腔体时,将油液吸入操作端。吸引机构为包括活塞、驱动杆、力传感器及报警组件的泵吸组件。本发明通过设置吸引机构,使得当油液液面高于下限标识处时,油液自进液口处进入后在腔体内上升至观察机构处;当油液液面低于下限标识处时,油液则无法进入腔体内,方便操作人员根据在观察机构查看的结果,判定油箱内的当前油量,无需将车用机油尺拔出箱体,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一种发动机窜气排出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7084016B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710508121.0

    申请日:2017-06-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窜气排出组件,包括缸盖护罩和分离盖板,缸盖护罩固定盖合于发动机的气缸盖上;分离盖板固定于缸盖护罩的内侧壁上,且分离盖板与缸盖护罩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有空腔,分离盖板上设置有回油槽;空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气隔板和精分离棉板,进气隔板和精分离棉板均固定于分离盖板上;进气隔板与精分离棉板之间设置有撞击板,撞击板将空腔分为粗分离腔和精分离腔,撞击板上开设有多个通孔。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窜气排出组件,高度集成于缸盖护罩内,进气和回油都在缸盖护罩内部进行,省去了软管的布置,不存在冬季结冰的风险,并且包含粗分离及精分离,使得油气分离效果更好,更稳定,同时成本更低。

    一种车用机油尺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05503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437161.X

    申请日:2019-05-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车用机油尺,包括机油尺主体和吸引机构,机油尺主体具有用以插入油箱内的插入端及位于油箱外的操作端,机油尺主体内部形成有腔体,插入端开设有与腔体连通的进液口,进液口构成了下限标识,操作端设有观察机构,观察机构用以观察进入操作端内的油液;吸引机构设于机油尺主体,用以在油液漫过进液口而进入腔体时,将油液吸入操作端。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吸引机构,使得当油液液面高于下限标识处时,油液自进液口处进入后在腔体内上升至观察机构处;当油液液面低于下限标识处时,油液则无法进入腔体内,方便操作人员根据在观察机构查看的结果,判定油箱内的当前油量,无需将车用机油尺拔出箱体,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活塞冷却喷油系统、发动机及喷油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05691A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11554556.X

    申请日:2018-1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活塞冷却喷油系统、发动机及喷油控制方法,其中该系统包括主油道、空油道、电磁阀、控制器和活塞冷却喷嘴;其中,主油道与发动机的机油泵连接,空油道与主油道连接;活塞冷却喷嘴设置在空油道上;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和空油道连接,电磁阀可以通过控制器的控制实现开启或关闭以及开度的调节,以实现空油道与主油道的连通或切断以及空油道中机油流量的大小调节。本发明提供的活塞冷却喷油系统及发动机,通过设置空油道及电磁阀,可以通过对电磁阀开度的控制实现对输入到活塞冷却喷嘴中的机油的流量的控制,从而可以根据发动机的热负荷对喷油时机和喷油量的精确控制,避免了活塞的过度冷却。

    机油加热装置与汽车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006899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110314189.1

    申请日:2021-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机油加热装置与汽车,机油加热装置包括固定座和加热组件,固定座用于与发动机的缸体连接,固定座的内部形成有油管道,油管道用于连通机油泵与发动机的主油道,油管道的出油端侧壁设有用于与机油滤清器连通的机滤接头,油管道的进油端侧壁开设有连通外界的第一安装孔,加热组件包括加热件、连接支架以及供电接头,加热件包括相连接的加热本体与固定部,加热本体设于进油端内,固定部通过连接支架固定于固定座上且插入第一安装孔内,供电接头安装于第一安装孔内且与固定部抵接。本发明的机油加热装置能够使得机油滤清器不容易被损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