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空两栖航行器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817083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597311.1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够在水下和空中驱动的航行器领域,特别是一种海空两栖航行器。包括机身,机身为防水密封舱体,机身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有机翼,机身后部的顶部表面设有尾翼,尾翼的两侧对称固定有尾翼舵,其中,所述两机翼的底部表面分别设有涡轮风扇发动机和弹射出水机构,机身的密封舱体内设有重心调节机构,机身的尾部设有可折叠式水下螺旋桨机构。其实现了海空两栖界面的切换,高效快速,不仅可以实现空中长距离、高速飞行,而且还可实现水下长时间、低功耗的潜航。

    海洋水下运输方法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7068349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310943745.0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水下运输领域,特别是一种海洋水下运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需要运输的物资装入水下运输装置的车厢内,相邻两车厢之间通过对接机构连接,车头、车尾分别与其相邻的车厢连接,实现水下运输装置的装配;S2、根据车厢内装入物资的重量,通过浮力平衡机构对水下运输装置的浮力进行调节,使整个装置在水下处于平衡状态;S3、对接机构动作,使相邻两车厢之间产生相对摆动,在相邻车厢不断摆动的过程中,使水下运输装置前进;S4、水下运输装置运动至指定位置后,调节水下运输装置的姿态,通过对接机构使相邻车厢分离,将物资从车厢内取出。其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很小,因此隐蔽性极好,能量损失小,功率转化效率高。

    海空两栖航行器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81708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211597311.1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够在水下和空中驱动的航行器领域,特别是一种海空两栖航行器。包括机身,机身为防水密封舱体,机身的左右两侧对称固定有机翼,机身后部的顶部表面设有尾翼,尾翼的两侧对称固定有尾翼舵,其中,所述两机翼的底部表面分别设有涡轮风扇发动机和弹射出水机构,机身的密封舱体内设有重心调节机构,机身的尾部设有可折叠式水下螺旋桨机构。其实现了海空两栖界面的切换,高效快速,不仅可以实现空中长距离、高速飞行,而且还可实现水下长时间、低功耗的潜航。

    海洋水下运输方法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6834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0943745.0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水下运输领域,特别是一种海洋水下运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需要运输的物资装入水下运输装置的车厢内,相邻两车厢之间通过对接机构连接,车头、车尾分别与其相邻的车厢连接,实现水下运输装置的装配;S2、根据车厢内装入物资的重量,通过浮力平衡机构对水下运输装置的浮力进行调节,使整个装置在水下处于平衡状态;S3、对接机构动作,使相邻两车厢之间产生相对摆动,在相邻车厢不断摆动的过程中,使水下运输装置前进;S4、水下运输装置运动至指定位置后,调节水下运输装置的姿态,通过对接机构使相邻车厢分离,将物资从车厢内取出。其运输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很小,因此隐蔽性极好,能量损失小,功率转化效率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