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736015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043296.1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 上海大学
IPC: C08F220/58 , C08F220/28 , C08F283/06 , D06M15/285 , D06M15/263 , D06M15/53 , C08J5/06 , C08L63/00 , C08L77/10 , D06M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仿生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含有多巴胺功能团的仿生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仿生聚合物为无规共聚物,且含有多巴胺功能团,酚羟基可控性好、黏附性强、使用量少、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等一系列优点,作为纤维上浆剂能有效地提高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736015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111043296.1
申请日:2021-09-07
Applicant: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 上海大学
IPC: C08F220/58 , C08F220/28 , C08F283/06 , D06M15/285 , D06M15/263 , D06M15/53 , C08J5/06 , C08L63/00 , C08L77/10 , D06M101/3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仿生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含有多巴胺功能团的仿生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仿生聚合物为无规共聚物,且含有多巴胺功能团,酚羟基可控性好、黏附性强、使用量少、工艺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等一系列优点,作为纤维上浆剂能有效地提高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55239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64768.6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领域,具体提供一种通过界面改性制备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方法,具体是将碳纤维依次经过高温脱浆、活化处理制成过氧化氢活化处理过的脱浆后碳纤维,简称CFO;将CFO放入聚酰亚胺酸盐溶液中进行超声浸渍,制得CFO‑PAAs,最后将CFO‑PAAs进行高温真空处理制备CFO‑PI‑COOH。该方法增加了碳纤维表面极性官能团的数量,增加了碳纤维和树脂之间的化学键合作用,构造了稳固的界面,最终提供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碳纤维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25331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405058.8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IPC: B01J27/04 , B01J35/56 , B01J35/58 , B01J35/39 , B01J35/34 , B01J35/33 , C02F1/28 , C02F1/30 , C02F1/461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纤维材料及环保领域,公开了一种三维短切碳纤维泡沫负载Sb2S3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复合材料中Sb2S3纳米颗粒通过一步法负载在三维短切碳纤维泡沫的表面和内部。该复合材料用于处理染料废水时,由于Sb2S3纳米颗粒优异的光、电化学性质及其与碳纤维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吸附、光催化、电催化降解染料废水的性能。加之三维短切碳纤维泡沫具有较大的孔隙和表面积,优异的机械强度和可回收性,可以实现在实际应用中的高效利用和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89937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193880.7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IPC: C08G73/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树脂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二元胺扩链增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二元胺扩链剂与双马来酰亚胺混合后,将混合物加热熔融,在熔融状态下不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形成预聚物A;将预聚物A和活性稀释剂混合形成共混体系,将共混体系加热熔融,在熔融状态下不断搅拌,反应一段时间后形成预聚物B;将预聚物B脱泡固化,得到二元胺扩链增韧马来酰亚胺树脂。上述制备方法在保持良好热稳定性的基础上,明显提高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制备过程中的工艺性,同时明显改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8595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634982.X
申请日:2024-11-15
Applicant: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树脂的改性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增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的制备方法。将二元胺增韧剂与双马树脂预聚形成预聚物A,将不同含量的预聚物A与二烯丙基双酚a协同对双马树脂进行共混,共混后采用特定工艺对共混树脂进行固化,得到所述增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固化物,本发明制备的增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固化物具有优异的韧性和耐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41477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191716.8
申请日:2024-02-21
Applicant: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IPC: D06M11/50 , D06M15/61 , D06M101/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树脂基体与碳纤维界面性能的方法,属于复合材料界面改性领域。本发明将碳纤维依次经过高温脱浆、活化处理制成CFO;再将CFO放入PH值不大于7的苯胺溶液中进行电镀,表面生长聚苯胺涂层,制得CFO‑PANI。在电镀过程中,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苯胺单体可以充分吸附到碳纤维表面的孔隙中,从而提高了碳纤维表面聚苯胺涂层的面积。聚苯胺涂层不仅可以提高碳纤维的表面粗糙度,改善碳纤维和树脂基体之间的机械啮合的作用,而且,聚苯胺具有丰富的亚氨基和氨基活性基团,可以改善碳纤维与树脂基体之间的化学键合作用,从而最终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另外,本发明方法还具有操作方便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22198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20308.8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IPC: C08J5/24 , C08J5/06 , C08L63/00 , C08L79/08 , C08L61/06 , C08L67/00 , C08L77/00 , C08K9/02 , C08K9/00 , C08K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复合材料树脂基体与碳纤维界面性能的方法,属于碳纤维表面改性领域。本发明首先对碳纤维进行脱浆处理和活化改性,然后在碳纤维表面电沉积氧化亚铜/铜微晶,增加了碳纤维表面粗糙度,有利于树脂与碳纤维之间产生机械啮合作用,从而提高了树脂基体与碳纤维之间的界面强度;氧化亚铜表面具有羟基,不仅可以与活化后的碳纤维表面的极性基团形成共价键,而且可以与树脂基体上的极性基团形成键合作用,从而构筑稳定的碳纤维与基体树脂之间的界面。通过上述物理和化学作用,可以明显改善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另外,本发明还具有操作简单、容易复现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89937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193860.X
申请日:2025-02-21
Applicant: 山东非金属材料研究所
IPC: C08G73/12
Abstract: 本发明为热固性树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了一种高抗冲击韧性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的制备方法,具体是将二元胺和双酚A二苯醚型双马来酰亚胺混合预聚,将预聚物加入至二苯甲烷型双马来酰亚胺/二烯丙基双酚A树脂体系共混后再次预聚,将预聚产物脱泡固化后得到高抗冲击韧性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本发明以二苯甲烷型双马来酰亚胺/二烯丙基双酚A树脂体系作为树脂基体,并使用少量二元胺扩链的双酚A二苯醚型双马来酰亚胺作为改性剂,在保持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工艺性的同时,进一步显著提高了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的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97487A
公开(公告)日:2025-02-21
申请号:CN202311020164.6
申请日:2023-08-1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H10K10/88 , H10K10/40 , H10K71/00 , A61B5/24 , A61B5/145 , A61B5/318 , A61B5/28 , A61B5/268 , G01N27/4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仿生功能化有机电子器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先制备柔性基底,然后在柔性基底上光刻并沉积连接线路,沉积聚对二甲苯层和作为引发剂的功能化聚对二甲苯层,再制备牺牲层,通过刻蚀工艺暴露可集成传感界面的窗口和连接线引脚,之后集成传感界面,剥离牺牲层后利用作为引发剂的功能化聚对二甲苯层反应制备两性离子功能化仿生封装层,最后对传感界面进行功能化修饰;制得的器件中,仿生封装层具有双层结构,底层为未改性聚对二甲苯,上层为两性离子基团改性聚对二甲苯;器件可应用于血液环境中捕获罕有细胞、体液环境中记录生理电信号以及记录皮肤电生理信号。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制得的器件性能优异,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