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04541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164545.X
申请日:2024-02-05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轨道交通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24F5/00 , F24F1/0018 , F24F1/0043 , F24F1/6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调装置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无机房无冷却塔地铁车站空调系统,安装在地铁车站,包括:天幕式室外散热模块、整装式压缩机模块以及室内供冷模块。本发明将天幕式室外散热模块以及室内供冷模块分别设置,且跟整装式压缩机模块进行冷媒管线连接,通过整装式压缩机模块进行冷媒循环动力,即可实现对地铁车站内的供冷,该方式相较于传统通过水冷机组进行对地铁车站内外进行热交换的供冷模式,由于用于散热的天幕式室外散热模块以及用于供冷的室内供冷模块均独立设置,因此可以根据需要对位置进行灵活调整,同时相较于传统供冷的模式,该方案通过冷媒管线进行热量传导,管路的布局也更加灵活,而且具有更好的传导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479220A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637839.6
申请日:2021-06-08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站台门绝缘监测及自动接轨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包括:电流传感器、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晶闸管、继电器、降压模块、采样电阻和控制模块;钢轨顺次通过电流传感器、第一接触器、降压模块与站台门连接;钢轨通过电流传感器、第二接触器与站台门连接;钢轨通过电流传感器、晶闸管与站台门连接;钢轨顺次通过电流传感器、继电器、采样电阻与站台门连接;控制模块与电流传感器连接;控制模块与采样电阻的两端连接;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接触器、第二接触器、晶闸管、继电器连接。本发明设置了降压模块,将车体和站台门的电压差限制在人体那首安全电压下,保证乘客在上下车过程中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68753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862806.4
申请日:2019-09-12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洞口过渡段防护方法,还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洞口过渡段结合防护型声屏障。轨道交通洞口过渡段结合防护型声屏障的结构如下:包括有骨架以及辅助配件,骨架包括有门型框架以及檩条,檩条与门型框架固定连接,从而形成具有一定承载能力的骨架,辅助配件包括有防护网以及声屏障。本发明采用了封闭式结构设计,在骨架上设置了具有吸声隔声功能的声屏障,其满足了列车出入洞口段的降噪需求。骨架的顶部镂空部分设置防护网组成封闭结构加强了洞口段安全防护。因防护网采用网状结构,其具有较高的通透性,由此构成封闭式防护型声屏障不用另外设置通风排烟装置、采光装置,就可以满足列车出入洞口段的防护需求以及车辆行驶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5075875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0860985.X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区间排水泵站,包括:第一压力排水主管,布置于左线区间隧道内;第二压力排水主管,布置于右线区间隧道内;道床集水沟,设置于道床内部,所述道床集水沟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潜水泵组;至少两个潜水泵组中的一部分潜水泵组并联连接至第一压力排水主管和第二压力排水主管中的其中一个,至少两个潜水泵组中的另一部分潜水泵组并联连接且跨过左线区间隧道与右线区间隧道之间的联络通道,连接至第一压力排水主管和第二压力排水主管中的另一个。本发明可有效减低潜水泵组内各个潜水泵的流量,降低所需要的集水沟的有效容积,减小对道床结构的影响,提高整体道床横向稳定性,加强排水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73834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10389626.0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占生 , 余珏 , 朱宁 , 史海欧 , 廖景 , 王庆亮 , 谭琼亮 , 郭享 , 王丹平 , 陈颖 , 涂小华 , 唐圆晨 , 汪龙兵 , 许常宜 , 乔立国 , 邹心仪 , 史一峰 , 郑进龙 , 苗德旺 , 杜江涛 , 田清彪 , 李文新 , 佘海洋 , 华志刚 , 马天生 , 杨卓然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式综合承载抗震系统,涉及集成机电系统领域,包括:综合支吊架系统,综合支吊架系统设于建筑结构体上,综合支吊架系统的下表面为吊挂面;装修吊挂系统,装修吊挂系统与吊挂面和建筑结构体连接;其中,综合支吊架系统用于承载管线和装修吊挂系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机电系统管线支吊架、吊顶支吊架系统及抗震支吊架系统各自设置、各自为政、相互冲突的问题。将三者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钢结构计算,保证了系统整体的安全性,保证了机电设备及装修安装质量,提高机电设备及装修吊顶吊挂体系的安全可靠性,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通过整体化的施工,进一步提升机电设备和装修吊顶的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7587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60985.X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21F16/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区间排水泵站,包括:第一压力排水主管,布置于左线区间隧道内;第二压力排水主管,布置于右线区间隧道内;道床集水沟,设置于道床内部,所述道床集水沟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潜水泵组;至少两个潜水泵组中的一部分潜水泵组并联连接至第一压力排水主管和第二压力排水主管中的其中一个,至少两个潜水泵组中的另一部分潜水泵组并联连接且跨过左线区间隧道与右线区间隧道之间的联络通道,连接至第一压力排水主管和第二压力排水主管中的另一个。本发明可有效减低潜水泵组内各个潜水泵的流量,降低所需要的集水沟的有效容积,减小对道床结构的影响,提高整体道床横向稳定性,加强排水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673834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89626.0
申请日:2022-04-13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占生 , 余珏 , 朱宁 , 史海欧 , 廖景 , 王庆亮 , 谭琼亮 , 郭享 , 王丹平 , 陈颖 , 涂小华 , 唐圆晨 , 汪龙兵 , 许常宜 , 乔立国 , 邹心仪 , 史一峰 , 郑进龙 , 苗德旺 , 杜江涛 , 田清彪 , 李文新 , 佘海洋 , 华志刚 , 马天生 , 杨卓然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集成式综合承载抗震系统,涉及集成机电系统领域,包括:综合支吊架系统,综合支吊架系统设于建筑结构体上,综合支吊架系统的下表面为吊挂面;装修吊挂系统,装修吊挂系统与吊挂面和建筑结构体连接;其中,综合支吊架系统用于承载管线和装修吊挂系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的机电系统管线支吊架、吊顶支吊架系统及抗震支吊架系统各自设置、各自为政、相互冲突的问题。将三者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钢结构计算,保证了系统整体的安全性,保证了机电设备及装修安装质量,提高机电设备及装修吊顶吊挂体系的安全可靠性,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通过整体化的施工,进一步提升机电设备和装修吊顶的安全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339037B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0808794.4
申请日:2021-07-16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占生 , 余珏 , 朱宁 , 王庆亮 , 史海欧 , 廖景 , 罗燕萍 , 王丹平 , 谭琼亮 , 陈颖 , 涂小华 , 郭享 , 郑进龙 , 唐圆晨 , 阙帆 , 许常宜 , 汪龙兵 , 史一锋 , 夏美秀 , 李敏锋 , 杜江涛 , 田清彪 , 许琼果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轨顶风道的点式排风排烟车站隧道通风系统,涉及隧道安全技术领域,两个所述通风子系统分别设于所述站台的左右两端,所述通风子系统包括:站台排烟口,所述站台排烟口设于站台处;点式排烟口,所述点式排烟口设于所述车站隧道内;区间隧道排烟口,所述区间隧道排烟口设于所述区间隧道内;活塞风井,所述活塞风井与所述区间隧道排烟口连通;排风井,所述排风井与所述站台排烟口和所述点式排烟口连通,本发明公开一种无轨顶风道的点式排风排烟车站隧道通风系统,在取消了轨顶风道的情况下取得了相同的排风与排烟效果,简化了车站土建的施工工艺,缩短了土建工期及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685235A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11074057.5
申请日:2019-11-05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E01F8/00
Abstract: 一种轨道交通高架声屏障,包括声屏障单元,在自入口端指向中段的方向上,入口端的声屏障单元受风面面积逐渐增加;在自出口端指向中段的方向上,出口端的声屏障单元受风面面积逐渐增加。本发明所提供的轨道交通高架声屏障,采用高度渐变结构设计来改变声屏障屏体的受风面面积,当列车进入或者离开时,空气压力波对声屏障的作用力渐变,从而使列车产生的空气压力波作用力逐渐地增加或减小。空气压力波对声屏障渐变地增加或减小可以解决瞬间风压变化产生冲击对声屏障产生破坏性影响,同时减小了列车风瞬间风压变化对列车的冲击。本发明缓解了列车通过时空气压力瞬间变化产生的冲击影响,在增强声屏障安全性同时改善了列车行车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15373368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997582.X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中央空调制冷系统技术领域,其是一种中央空调制冷系统在线实时能效监测评估系统,包括冷水机组评估模块、冷却塔评估模块、水泵评估模块和控制系统评估模块;所述冷水机组评估模块,用以获取主机理论能效值,并与实际运行的能效值比对,判断是否能效达标;所述冷却塔评估模块,用以计算冷却塔的实际逼近度,并与理论逼近度比较,判断是否能效达标;所述水泵评估模块,用以计算水泵运行效率,并与理论效率比较,判断是否能效达标;所述控制系统评估模块,用以计算得到冷冻水、冷却水系统运行温差实时值,并与理论值比较,判断能效是否达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