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14521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95629.X
申请日:2024-02-22
Applicant: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10 , G06Q10/063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自动化交通影响评估系统和评估方法,评估系统包括:服务器、客户端、交通数据仓库、项目基本信息输入模块、交通数据仓库管理模块、数据指标生成模块、图片生成管理模块、表格生成管理模块、文本生成管理模块、交通影响评估报告生成管理模块、交通影响评估报告修改/输出模块;评估方法包括:获取项目基本信息及项目参数;存储交通数据;对交通数据进行处理;生成交通影响评估报告;输出交通影响评估报告并实现其修改、保存、下载;本发明能够自动化生成交通影响评估报告,减少了交通影响评估项目的工作量,提高了交通影响评估项目报告编制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91861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685289.0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景国胜 , 马小毅 , 何健 , 卞芸芸 , 刘玮 , 赵国锋 , 方舟 , 卢德伟 , 刘婷 , 钟瑞锋 , 肖伟智 , 谢加红 , 林俊琦 , 张磊 , 伍敏冬 , 李帅帅 , 谭坚欣 , 沈建萍 , 李璧君 , 李姿莹
IPC: G06Q40/04 , G06Q10/10 , G06Q30/0208 , G06Q30/0226 , G06Q50/26 , G06F16/24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云平台的低碳积分的核算交易方法及系统,涉及低碳平台技术领域,其中该方法包括:从客户端接收针对目标低碳行为的低碳积分核算请求;从目标接口信息所对应的目标数据库,获取对应用户标识的第一用户行为数据;验证第一用户行为数据是否满足对应目标低碳行为所对应的低碳积分核算条件;如果验证的结果为满足,则针对用户标识分配对应目标低碳行为的目标低碳积分;以及如果验证的结果为不满足,则拒绝针对用户标识分配目标低碳积分,并反馈核算失败通知至客户端。由此,减轻了低碳平台的资料审核压力,并降低了低碳平台的运营成本,助力低碳平台的稳定、有序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597871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1811523653.2
申请日:2018-12-13
Applicant: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球城市三维空间交通坐标体系系统,包括获取模块、处理模块以及构建模块;获取模块用于,获取M个城市中的N个可横向对比的指标,并根据N个指标生成基础数矩阵A;处理模块用于,通过对基础数矩阵A进行特征提取处理,得到特征值以及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并根据特征向量创建主特征矩阵P;构建模块用于,根据基础数矩阵A和主特征矩阵P,构建三维空间交通坐标系。采用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能够将各类城市交通发展水平与城市特征之间的关系,展现在一个坐标体系内,为正在试图找到突破点的发展中城市提供了一个更加直观清楚的机会。
-
公开(公告)号:CN113987729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613349.9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K9/62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土地利用的大规模城市轨道网络自动生成方法,分为六个步骤:S1建立数学模型;S2进行聚类分析获得多个站点聚类;S3对各个站点聚类求解最小生成树,合并各个最小生成树;S4对合并后生成的网络方案进行网络修正;S5计算修正后的生成网络方案的总长度,若小于最小总长度,更新最优生成网络方案和最小总长度;S6若迭代次数未达到上限,回到步骤S3,多次迭代以上步骤S3‑S5,否则结束流程;所述生成方法能够基于土地利用的站点选址方案,量化地进行城市轨道网络设计,以克服主观设计规划方案难度高、站点和网络结构形式繁多、影响因素较多导致方案优选困难等问题,提高城市轨道网络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15666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211769.X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不同出行活动目的特征识别方法,通过对手机定位数据的OD驻留点进行职住、生活出行目的时空间核聚类分析,以及时空间关联特征分析,形成具有时空关联特征的不同出行活动目的出行链并对,对获得的时空间驻点集合进行校验和算法优化,并进行不同出行活动目的特征人群进行分析,最终形成基于交通小区的OD矩阵出行表,从而为交通规划和交通需求管理提供满足时空出行活动链特征的大数据支撑。本发明结合时空间活动关联分析和OD矩阵生成表各自的优势,最终形成具有时空活动目的特征的驻点序列,进一步提高了交通不同出行目的OD矩阵的合理性和精确性,并有效地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4438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39551.7
申请日:2025-01-10
Applicant: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7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急避难场所服务能力的评估方法、装置及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各类应急避护场所的基础数据,计算得到各类应急避护场所步行可达的服务区域面积集;对服务区域面积集和建设用地范围进行空间叠加,得到应急避难场所服务覆盖待评估区域的用地面积;根据待评估区域的人口密度和用地面积计算待评估区域中各类应急避难场所能够服务的人口比例,得到待评估区域中各类应急避护场所的评估结果。本发明提出一种应急避难场所服务能力的评估方法、装置及介质,通过合理计算步行可达性、精确进行空间叠加分析,以及充分考虑人口密度差异,计算得到各类应急避护场所的评估结果,能够解决难以对应急避难场所的服务能力进行准确评估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37801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605452.6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数据融合的全量人口合成及出行要素构建方法,以人口普查数据、经济普查数据、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及互联网位置数据作为数据来源,采用迭代比例更新模型IPU生成全量家庭信息及人口信息,并根据多源数据统计结果更新人口出行要素属性。本发明综合利用多种数据源,获取不同维度和层次的人口特征,提高人口生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信度;且采用迭代更新算法IPU进行人口合成,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对样本数据进行迭代更新,使得人口合成果更加贴近实际情况,计算效率高,能够更好地适应不同人口特征的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516852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1090499.0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29 , G06F16/2458 , G06F16/906 , G06Q50/26 , H04W4/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手机定位数据的枢纽客流溯源方法,按照采样要求获取指定时间段内高频率信号触发、具有时空间关联特征的手机信令数据,基于现有的手机定位数据生成初始OD数据,结合枢纽客流出行特征分析,通过与枢纽站基站匹配,形成具有时空关联特征的枢纽出行OD点对信息,再对获得的枢纽出行信息进行枢纽客流的最终来源地和目的地分析,并进行不同枢纽客流分类的客流溯源分析,形成基于交通小区的枢纽客流互联互通表,为交通管理和枢纽空间布局规划提供满足不同客流分类的枢纽客流出行特征的大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309129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011211775.5
申请日:2020-11-03
Applicant: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卡口车牌识别的车辆出行特征分类的OD矩阵形成方法,按照采样要求获取一定时间段内的具有时空间关联特征的卡口车牌识别数据,根据不同出行天数和不同出现时长,进行不同出行特征的车辆分类,再对不同出行特征车辆进行交叉分类,进行不同出行特征的OD出行分析,并对获得的时空间OD出行进行校验和算法优化,并进行不同出行活动特征车辆轨迹分析,最终形成基于交通小区的OD矩阵出行表,从而为交通管理控制和交通需求管理提供满足时空出行活动特征的数据支撑。本发明基于不同出行特征分类进行OD出行分析,最终形成具有时空活动特征的OD点对序列,进一步提高了不同交通出行特征车辆的适应性和精确性,并有效地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348644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910650106.9
申请日:2019-07-18
Applicant: 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需求预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和替代比例法对公共服务领域专用电动汽车的保有量进行预测;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对非公共服务领域乘用电动汽车的保有量进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并根据各类充电设施的配置原则预测各类充电设施的需求;结合各行政区的社会经济情况,构建数量化理论模型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各行政区设站比例。本发明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需求预测方法,可预测出规划年电动汽车发展规模和相应的充电设施规模,基本能达到精准配置各类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