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诱导甘蔗品种05-136开花的甘蔗鞭黑粉菌菌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73057A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110605812.9

    申请日:2021-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诱导甘蔗品种05‑136开花的甘蔗鞭黑粉菌菌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菌剂领域。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得菌株:将甘蔗花上的甘蔗鞭黑粉菌冬孢子培养基中培养,获得甘蔗鞭黑粉菌菌株,甘蔗鞭黑粉菌保藏编号为61390;(2)培养菌株:将菌株接种至YePSA培养基中培养;(3)获得种子液:将YePSA培养基中的菌体接种至YeP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d,获得种子液;(4)获得菌剂:将种子液按体积比1:50的比例接种至YeP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2d,最后获得甘蔗鞭黑粉菌菌剂。本发明的菌剂可诱导甘蔗品种05‑136开花,开花效率高,重复性好,对甘蔗开花机理研究,诱导甘蔗开花特别是难开花的甘蔗开花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作用和应用价值。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甘蔗健康种子的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035067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45748.0

    申请日:2024-08-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甘蔗健康种子的收集装置,涉及甘蔗健康种子收集装置领域。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甘蔗健康种子的收集装置,该基于图像识别的甘蔗健康种子的收集装置通过将出料斜板的两端开设的第一筛分孔与第二筛分孔,并将振筛板与出料斜板为一体设计,在振动器配合下,能够对出料斜板顶端出料不同规格的甘蔗健康种子进行筛选的目的,使两侧的筛分格对筛选同一种规格大小的甘蔗健康种子进行收集,能够使振筛板对筛选甘蔗健康种子内部的粉状药物进行振筛,使其掉落在底端物料板的顶端进行收集,进而能够对不同规格甘蔗健康种子筛选以及粉末收集的目的,并实现对甘蔗健康种子数粒收集的工作,降低成本,以便后续对收集不同规格甘蔗健康种子的售卖,提高甘蔗健康种子收集装置使用的广泛性。

    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种子收集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3511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87455.3

    申请日:2024-07-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种子收集装置及方法,属于种子处理技术领域。一种基于图像识别的种子收集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端固定有筛选箱,筛选箱内设置有分级筛分机构,两个支架的顶端共同固定有位于筛选箱正上方的风选筒,风选筒的顶端上设置有落料组件,吹风机的输出端固定有输风管,输风管远离吹风机的一端连通有嵌设于风选筒侧壁上的风选机构,筛选箱的底部设置有抖料组件。本发明通过落料组件将种子实现间歇式投料到风选筒内,提高下料效率,通过抖料组件带动分级筛分机构进行不断地抖动,使得级筛分机构上的物料进行持续抖动筛选,使得分级筛分机构对种子进行进一步的分级筛选,将种子内重量较大的石子和土块进行振动筛除,提高种子的筛选质量和效率。

    一株根瘤菌的分离鉴定和促进甘蔗生长的研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8167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26474.6

    申请日:2022-07-13

    Inventor: 林丽 黄冬梅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甘蔗种植研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株根瘤菌的分离鉴定和促进甘蔗生长的研究方法。其主要针对现有技术中根瘤菌在甘蔗中应用的详细研究方案欠缺等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步骤一:采样;步骤二:分离细菌;步骤三:鉴定细菌;步骤四:细菌内生性检测;步骤五:研究CZGRD1在不同基因型甘蔗体内的定殖组织模式;步骤六:利用15N同位素稀释技术检测联合固氮。本发明提出的根瘤菌促进甘蔗苗生长和根瘤菌能与甘蔗联合固氮的研究,为甘蔗的低氮高效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并结合实际运用,有利于提高甘蔗的产量等特性,有利于促进甘蔗低氮种植的发展,主要应用于根瘤菌对甘蔗种植的影响技术。

    一种同时评价甘蔗抗黑穗病、抗褐条病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865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04490.3

    申请日:2024-1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同时评价甘蔗抗黑穗病、抗褐条病的方法,属于甘蔗抗病性评价领域。本发明包括如下步骤:(1)甘蔗黑穗病冬孢子收集和甘蔗褐条病菌培养;(2)先采用浸种法人工接种甘蔗黑穗病,在甘蔗黑穗病接种30‑35天后,甘蔗苗长至25‑35cm时,再接种甘蔗褐条病;(3)甘蔗黑穗病抗病性评价:待甘蔗苗长出,第一株黑穗病发生开始调查甘蔗出苗株数和发病株数,根据发病率划分抗病性等级;甘蔗褐条病抗病性评价:甘蔗褐条病接种7‑10天后调查甘蔗褐条病的发病情况,根据侵染叶片面积划分抗病等级。本发明一次测试能同时获得两种病害的抗病性评价结果,为甘蔗防治黑穗病和褐条病及抗病育种快速筛选和选育抗病品种提供技术支持。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