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连杆式发动机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18722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810173230.2

    申请日:2008-1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连杆式发动机,其即使在气缸套下端形成缺口部等而使气缸套的刚性减弱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气缸套的变形。该多连杆式发动机具有:上连杆(11),其与活塞(32)连结;下连杆(12),其可自由旋转地安装于曲轴(33)的曲柄销(33b)上,同时与上连杆(11)连结;以及控制连杆(13),其与下连杆(12)连结,以摆动中心轴(24)为中心摆动。曲柄销(33b)配置在将上销(22)和控制销(23)连结而成的线上,横轴与将控制销(23)以及上销(22)连结而成的线所成的角度,在活塞上止点时和在活塞下止点时大致相同,其中,所述横轴穿过曲轴轴承颈(33a)的轴心并与气缸轴线正交。

    多连杆式发动机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18722B

    公开(公告)日:2010-12-08

    申请号:CN200810173230.2

    申请日:2008-1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连杆式发动机,其即使在气缸套下端形成缺口部等而使气缸套的刚性减弱的情况下,也不会发生气缸套的变形。该多连杆式发动机具有:上连杆(11),其与活塞(32)连结;下连杆(12),其可自由旋转地安装于曲轴(33)的曲柄销(33b)上,同时与上连杆(11)连结;以及控制连杆(13),其与下连杆(12)连结,以摆动中心轴(24)为中心摆动。曲柄销(33b)配置在将上销(22)和控制销(23)连结而成的线上,横轴与将控制销(23)以及上销(22)连结而成的线所成的角度,在活塞上止点时和在活塞下止点时大致相同,其中,所述横轴穿过曲轴轴承颈(33a)的轴心并与气缸轴线正交,该横轴与曲轴(33)垂直。

    多连杆式发动机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418721A

    公开(公告)日:2009-04-29

    申请号:CN200810173229.X

    申请日:2008-1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75/0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连杆式发动机,其可以可靠地防止摆动中心轴支撑罩相对于发动机体发生位置偏移。该多连杆式发动机具有:上连杆(11),其与活塞(32)连结;下连杆(12),其可自由旋转地安装于曲轴(33)的曲柄销(33b)上,同时与上连杆(11)连结;以及控制连杆(13),其与下连杆(12)连结,以摆动中心轴(24)为中心进行摆动。摆动中心轴(24)配置为,与曲轴轴承颈(33a)相比位于下方,且以该曲轴轴承颈(33a)为中心位于气缸中心轴的相反侧,可自由旋转地轴支撑在发动机体(41~43)与摆动中心轴支撑罩(44)之间,在活塞(32)位于上下止点附近的定时,控制连杆的中心轴大致平行于气缸的中心轴。

    多连杆式发动机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18721B

    公开(公告)日:2012-08-29

    申请号:CN200810173229.X

    申请日:2008-1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75/04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连杆式发动机,其可以可靠地防止摆动中心轴支撑罩相对于发动机体发生位置偏移。该多连杆式发动机具有:上连杆,其与活塞连结;下连杆,其可自由旋转地安装于曲轴的曲柄销上,同时与上连杆连结;以及控制连杆,其与下连杆连结,以摆动中心轴为中心进行摆动。摆动中心轴配置为,与曲轴轴承颈相比位于下方,且以该曲轴轴承颈为中心位于气缸中心轴的相反侧,可自由旋转地轴支撑在发动机体与摆动中心轴支撑罩之间,在活塞位于上下止点附近的定时,控制连杆的中心轴大致平行于气缸的中心轴,摆动中心轴支撑罩和发动机体之间的抵接面,与气缸中心轴正交,对摆动中心轴支撑罩进行紧固的螺栓的中心轴,平行于气缸中心轴。

    多连杆式发动机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24215B

    公开(公告)日:2011-07-20

    申请号:CN200810173231.7

    申请日:2008-10-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连杆式发动机,其即使在气缸套的下端形成缺口部等,下端的气缸轴向的高度不恒定而至少一部分的高度不同,气缸套也不会发生变形。该多连杆式发动机具有:上连杆(11);下连杆(12);以及控制连杆(13),气缸(31)的气缸套(31a)形成为,气缸轴向的下端位置(31b,31c,31e)不恒定而至少一部分的下端位置不同,在活塞裙座的下端与气缸套下端的最上部(31b)相比位于下方的曲轴角的范围内,从曲轴的轴向观察上连杆轴线与气缸轴线所成的角度最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