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131038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0339371.2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53 , H01M10/659 , C09K5/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系统及其装配方法。该电池系统,包括复合相变材料和电池;复合相变材料包括相变材料和烯烃嵌段共聚物;复合相变材料和电池之间采用过盈配合。本发明使用的复合相变材料包括相变材料,例如石蜡,和烯烃嵌段共聚物,其中,烯烃嵌段共聚物为支撑材料,可实现热致柔性,并防止液态相变材料泄漏。复合相变材料与电池之间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进行组装,大大减少电池与复合相变材料之间的接触热阻,大大降低电池工作过程中的温度,不仅提高电池工作过程中的电性能,而且还显著改善电池的使用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85258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08681.4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59 , H01M10/6567 , H01M10/6568 , H01M10/6556 , H01M10/617 , H01M10/635 , H01M10/63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相变材料耦合浸没式冷却的宽温域电池热管理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电池,还包括:复合柔性相变材料,设置在电池的外侧,复合柔性相变材料与电池侧壁热交换设置;介电流体流动通道,设置在复合柔性相变材料与电池侧壁之间,介电流体流动通道用于介电流体流动,介电流体与复合柔性相变材料和电池热交换设置;热泵换热系统,热泵换热系统的进液端与介电流体流动通道的出液端连通,热泵换热系统的出液端与介电流体流动通道的进液端连通,热泵换热系统用于介电流体的冷却或加热。本发明通过将柔性相变材料与浸没式换热相结合,具有热均衡能力,能够将电池温度有效控制在最优性能区间,有助于提高电池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952237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110173948.7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552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10/658 , H01M10/6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电池模组及电池热管理方法,包括容纳体、第一温度相变体、第二温度相变体、热管和换热组件,容纳体设置有容纳腔,第一温度相变体设置在容纳腔内并形成至少一个隔热腔和多个电池单体安装腔,隔热腔位于多个电池单体安装腔之间,第二温度相变体的相变温度高于第一温度相变体,第二温度相变体设置在隔热腔内,并将容纳腔分隔成多个热管理区,热管分别与第一温度相变体和第二温度相变体热交换连接,换热组件与第一温度相变体热交换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电池常规散热、低温加热和热失控扩散抑制的热管理,提高电池的热性能和热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8868155B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346350.3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分区异步互联电网的直流调频控制器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构建多分区异步互联电网的直流频率控制模型;基于直流频率控制模型,得到系统频率的动态响应方程;基于动态响应方程,得到各分区电网的频率稳态偏差值;并考虑各分区电网受到的扰动类型、各分区电网的频率稳态偏差值以及各分区电网间直流整流侧和逆变侧是否参与调频,基于遍历寻优算法得到直流调频控制器的最优协调控制策略;考虑直流调频控制器的下垂参数对频率稳态偏差值的影响,基于遍历寻优算法对多分区异步互联电网直流调频控制器的下垂参数进行整定。本发明为多分区直流异步互联电网的频率稳定提供了一种新颖有效的技术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9298313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805828.4
申请日:2024-12-10
Applicant: 珠海瓦特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均衡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被控制的均衡电路的仿真模型;根据所采用的模糊控制方案建立包含所述均衡电路的仿真模型的模糊闭环均衡控制系统的控制模型;以确保所述控制模型的均衡电流保持在期望范围下的同时最小化所述控制模型达到均衡所需的运行时间为目标,采用群体智能算法对所述模糊闭环均衡控制系统中的模糊控制器的论域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所述模糊闭环均衡控制系统对电池组进行控制。该电池组均衡控制方法,无需依赖专家经验即可设计出与被控制的均衡电路适配性高的模糊控制方案,提高对电池组的均衡控制效果,提高电池组中电池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4421491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111577190.X
申请日:2021-12-21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跟踪微分器的风机动态虚拟惯量控制策略及系统,包括获取电力系统的频率偏差信号;根据频率偏差信号,通过预设的跟踪微分器进行跟踪滤波,得到第一状态信号和第二状态信号,并将第一状态信号和第二状态信号用作跟踪微分器的反馈输入信号,其中第一状态信号为跟踪状态频率偏差,第二状态信号为频率变化率;根据第一状态信号和第二状态信号,通过预设的虚拟惯量控制器确定控制参考功率信号;根据控制参考功率信号,对风机所在的风电场进行输出功率补偿,避免常规微分器对高频信号的放大作用,有效抑制测量噪声和高频干扰,再结合动态虚拟惯量控制方法实现风电参与调频,更充分地利用风机的可释放动能,提升风电参与调频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940604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25242.5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 暨南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8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EEMD‑GRU的电池温度预测方法、装置、介质,方法包括基于EEMD算法分解电池温升数据得到残余信号和重组信号;基于第一SOC‑OCV曲线、第一熵热系数、第一充放电电流值、第一电压值、第一荷电状态、第一产热量、电池温升数据、残余信号、重组信号训练GRU神经网络得到电池温度预测模型;将由第二SOC‑OCV曲线、第二熵热系数、第二充放电电流值、第二电压值计算到的第二待测电池的第二荷电状态、第二产热量,以及第二充放电电流值、第二电压值输入电池温度预测模型得到目标温度预测结果。本申请结合EEMD算法和GRU模型预测电池温度,降低计算复杂度、噪声对预测结果的影响,保障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2952237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73948.7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暨南大学
IPC: H01M10/613 , H01M10/615 , H01M10/6552 , H01M10/6556 , H01M10/6568 , H01M10/658 , H01M10/65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热管理装置、电池模组及电池热管理方法,包括容纳体、第一温度相变体、第二温度相变体、热管和换热组件,容纳体设置有容纳腔,第一温度相变体设置在容纳腔内并形成至少一个隔热腔和多个电池单体安装腔,隔热腔位于多个电池单体安装腔之间,第二温度相变体的相变温度高于第一温度相变体,第二温度相变体设置在隔热腔内,并将容纳腔分隔成多个热管理区,热管分别与第一温度相变体和第二温度相变体热交换连接,换热组件与第一温度相变体热交换连接。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电池常规散热、低温加热和热失控扩散抑制的热管理,提高电池的热性能和热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957802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487954.X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暨南大学 , 珠海瓦特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1R31/367 , G06F111/20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电池参数辨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模型参数辨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将限定记忆的递推最小二乘算法中引入多新息理论,确定辨识模型,多新息理论用于获取新息长度数据作为所述辨识模型的输入,限定记忆的递推最小二乘算法用于限定辨识模型的记忆长度;基于辨识模型、实时电压和实时电流,对二阶RC电池模型进行参数辨识,该辨识模型具有更好的跟踪性和稳定性,辨识结果能够快速逼近且稳定收敛于参考值附近,可以得出效果更好的参数辨识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868155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1346350.3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暨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分区异步互联电网的直流调频控制器控制方法,属于电力系统稳定控制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构建多分区异步互联电网的直流频率控制模型;基于直流频率控制模型,得到系统频率的动态响应方程;基于动态响应方程,得到各分区电网的频率稳态偏差值;并考虑各分区电网受到的扰动类型、各分区电网的频率稳态偏差值以及各分区电网间直流整流侧和逆变侧是否参与调频,基于遍历寻优算法得到直流调频控制器的最优协调控制策略;考虑直流调频控制器的下垂参数对频率稳态偏差值的影响,基于遍历寻优算法对多分区异步互联电网直流调频控制器的下垂参数进行整定。本发明为多分区直流异步互联电网的频率稳定提供了一种新颖有效的技术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