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两轮车的空气滤清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1531224B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910006777.8

    申请日:2009-02-27

    Abstract: 一种自动两轮车的空气滤清器结构,一边确保空气滤清器的吸气量一边谋求降低自动两轮车的成本。自动两轮车具备:作为设置在驾驶者腿部前方的左右一对腿部遮护板的主车架侧罩(37)、(38)和配置在这些腿部遮护板之间即左右主车架侧罩(37)、(38)之间的空气滤清器(64),其中,在左右腿部遮护板的前端部设置使行驶风向左右腿部遮护板内进入的敞开部(106),空气滤清器(64)在其左右两侧壁(111a)、(111b)设置使行驶风的流速下降的挡板(111d),该挡板(111d)比敞开部(106)还向车宽度方向外侧延伸。

    机动两轮车的空气滤清器

    公开(公告)号:CN1304750C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01823389.9

    申请日:2001-06-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62 F02M35/02483

    Abstract: 在空气滤清器的上部设置左右一对机动两轮车的空气滤清器的吸气导流管,并使吸气导流管倾斜为在从车体后部看空气滤清器时成夹着上述主框架而呈大致V字。这样,能够降低空气滤清器的高度,并实现空气滤清器的小型化。因此,能够将空气滤清器容易地从主框架和发动机之间组装到例如化油器上。此外,能够增加空气滤清器配置到车体上的自由度。而且,能够减小组装到车体上之前的保管空间,同时能够容易地进行搬运时的处理。此外,能够降低配置在空气滤清器上方的车体罩的高度,能够有利于乘坐人员的上下。

    摩托车的燃油箱支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6616C

    公开(公告)日:2005-04-13

    申请号:CN03121632.3

    申请日:2003-03-10

    Abstract: 经由橡胶构件(218)将燃油箱的前后支承在车座横栏上,并且,从车座横栏(14)侧和燃油箱(31)侧的燃油箱托架(202)中之一向另一个突出地形成阻挡件(244),所述阻挡件(244)用于防止这些橡胶构件(218)压缩超过一定值(C1)。即使由于从燃油箱侧长时间将负荷作用到橡胶构件上因随着时间的变化产生永久变形使橡胶构件的尺寸减小,也可以限制燃油箱超过一定值的位移。从而,不必为了防止燃油箱和配置在燃油箱周围的部件之间的干扰而设置大余隙,可以使车身小型化,可以保持车座的缓冲性能和燃油箱的容量。

    机动两轮车的空气滤清器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520492A

    公开(公告)日:2004-08-11

    申请号:CN01823389.9

    申请日:2001-06-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62 F02M35/02483

    Abstract: 在空气滤清器的上部设置左右一对机动两轮车的空气滤清器的吸气导流管,并使吸气导流管倾斜为在从车体后部看空气滤清器时成夹着上述主框架而呈大致V字。这样,能够降低空气滤清器的高度,并实现空气滤清器的小型化。因此,能够将空气滤清器容易地从主框架和发动机之间组装到例如化油器上。此外,能够增加空气滤清器配置到车体上的自由度。而且,能够减小组装到车体上之前的保管空间,同时能够容易地进行搬运时的处理。此外,能够降低配置在空气滤清器上方的车体罩的高度,能够有利于乘坐人员的上下。

    自动二轮车的手柄
    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400370C

    公开(公告)日:2008-07-09

    申请号:CN200510089461.1

    申请日:2005-08-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二轮车的手柄,在将手柄管设置于手柄柱上时,可以使手柄管的加强构造简单化,并且可以不增加部件数量而提高加强构造的强度。一种自动二轮车的手柄,在手柄柱(31)的上部设置手柄管(33),并将手柄柱(31)的下部安装在前叉上端部上,其中,在手柄柱上设置用于加强手柄管的加强管(34),手柄管和加强管夹着手柄柱的轴心(a)间隔地安装在手柄柱上。

    两轮摩托车的腿部护罩以及底罩构造

    公开(公告)号:CN1235766C

    公开(公告)日:2006-01-11

    申请号:CN01821692.7

    申请日:2001-10-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17/06 B62J23/00

    Abstract: 在车身架(F)上,为覆盖其前部侧方而固定主管侧罩(22),在该主管侧罩(22)的侧部,拆装自由地安装覆盖乘员腿部的腿部护罩(Ls)的同时,在其下部,拆装自由地安装覆盖发动机单元(Eu)的前部的底罩(25),在主管侧罩(22)的下端面与底罩(25)的上端面的结合部,接近配置腿部护罩(Ls)的下端部,据此,在安装腿部护罩(Ls)时,相对于主管侧罩(22)和底罩(25)的结合部,可以将腿部护罩(Ls)的下端位置提高,可以增大乘员腿部的操作自由度,可以使其操纵性大幅提高,另外,减少了腿部护罩(Ls)的下部与障碍物碰撞的程度,从而可以提高腿部护罩外观上的形态。

    双轮、三轮摩托车中散热器的支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225373C

    公开(公告)日:2005-11-02

    申请号:CN01132865.7

    申请日:2001-0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61/02

    Abstract: 在使散热器配置在发动机本体前上方且在发动机本体和散热器之间用一对冷却水管连接的双轮、三轮摩托车中,把散热器下部支承在发动机本体上,不用确保用于把散热器支承部配置在发动机本体上的特定空间。在上部由车架支承的前述散热器下部,设置接受来自发动机本体冷却水的冷却水入口以及向发动机本体输送冷却水的冷却水出口,利用把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连接到发动机本体上的一对流冷却水管,使接近发动机本体配置的散热器下部由发动机本体支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