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收纳构造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07116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1910959460.X

    申请日:2019-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物品来变更收纳空间的车辆用收纳构造。车辆用收纳构造(1A)的特征在于,具有:以彼此相对的方式延伸设置的一对支承部(30、41);以能够供物品载置的方式架设在一对所述支承部(30、41)之间、并呈比一对所述支承部(30、41)间的间隔大的长度的柔性部(90);设于所述柔性部(90)的划分部(100);能够将所述划分部(100)卡定于一对所述支承部(30、41)之间的卡定部(110、120);和设于一个所述支承部(30)的下方且将另一个所述支承部(41)能够转动地支承的转动支承部(50、60)。

    前柱装饰件与仪表板的配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758029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0965808.9

    申请日:2020-09-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前柱装饰件与仪表板的配合结构,能够抑制损害设计性且使分界线的高度位置稳定。前柱装饰件与仪表板的配合结构(20)具备前柱装饰件(15)和仪表板(12)。前柱装饰件将下装饰件(32)与前方上装饰件(31)经由第一结合部(41)结合。下装饰件具有从第一结合部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并与仪表板抵接的延伸部(45)。在延伸部与仪表板之间形成有分型部(62)。分型部以对驾驶者的乘车感觉进行辅助的角度形成。

    车辆用收纳构造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07116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0959460.X

    申请日:2019-10-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物品来变更收纳空间的车辆用收纳构造。车辆用收纳构造(1A)的特征在于,具有:以彼此相对的方式延伸设置的一对支承部(30、41);以能够供物品载置的方式架设在一对所述支承部(30、41)之间、并呈比一对所述支承部(30、41)间的间隔大的长度的柔性部(90);设于所述柔性部(90)的划分部(100);能够将所述划分部(100)卡定于一对所述支承部(30、41)之间的卡定部(110、120);和设于一个所述支承部(30)的下方且将另一个所述支承部(41)能够转动地支承的转动支承部(50、60)。

    车辆用收纳结构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976431A

    公开(公告)日:2017-07-25

    申请号:CN201611193106.3

    申请日:2016-12-21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行李下落至底部收装空间的车辆用收纳结构。一种车辆用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具备:底部收装空间(20),其设置于车辆后部,呈上部开口的有底形状;侧部收装空间(10),其设置于底部收装空间(20)的侧部;以及和带状部件(40),其以能够在底部收装空间(20)与侧部收装空间(10)之间移动的方式设置。而且,优选还具备底板(30),该底板(30)覆盖住底部收装空间(20)的上部开口。进而再者,优选带状部件(40)的一个端部选择性地卡止于第一挂钩(45)或第二挂钩(46)上,该第一挂钩(45)设置于底部收装空间(20)的车宽方向侧部,该第二挂钩(46)设置于侧部收装空间(10)的侧面。

    车辆用行李舱结构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791957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710706360.7

    申请日:2017-08-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廉价且能够确保收装空间并且能够防止分隔部件的损坏的车辆用行李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载置行李的载物台(2);和将该载物台(2)与其他的载物台(3)划分的带状的分隔部件(10),分隔部件(10)的两端部分别可拆装地与设置于车身的一对钩(50,51)卡合,一对钩(50,51)中的至少一方在一定以上的载荷被施加于分隔部件(10)时发生变形,从而解除分隔部件(10)的卡合。

    车辆用电池的空气进气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845457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096671.8

    申请日:2020-02-17

    Abstract: 本发明即使在车辆用座椅的侧面设有后侧气囊的情况下,也能配置进气口,并且防止积留在行李厢内的温暖空气的吸入。本发明的空气进气结构是在车辆后部的下方设置电池单元(18),用于吸入车厢内的空气以对收容在电池单元(18)内的电池进行冷却,其中,吸入车厢内的空气的进气口(26)是设于配置在后部座椅(12)的座椅靠背(14)的车宽方向外侧的行李厢侧饰板(24),所述进气口(26)的开口部(32)的一部分安装有密封构件(34)。

    前柱装饰件与仪表板的配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2758029B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010965808.9

    申请日:2020-09-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前柱装饰件与仪表板的配合结构,能够抑制损害设计性且使分界线的高度位置稳定。前柱装饰件与仪表板的配合结构(20)具备前柱装饰件(15)和仪表板(12)。前柱装饰件将下装饰件(32)与前方上装饰件(31)经由第一结合部(41)结合。下装饰件具有从第一结合部朝向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并与仪表板抵接的延伸部(45)。在延伸部与仪表板之间形成有分型部(62)。分型部以对驾驶者的乘车感觉进行辅助的角度形成。

    车辆用电池的空气进气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845457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010096671.8

    申请日:2020-02-17

    Abstract: 本发明即使在车辆用座椅的侧面设有后侧气囊的情况下,也能配置进气口,并且防止积留在行李厢内的温暖空气的吸入。本发明的空气进气结构是在车辆后部的下方设置电池单元(18),用于吸入车厢内的空气以对收容在电池单元(18)内的电池进行冷却,其中,吸入车厢内的空气的进气口(26)是设于配置在后部座椅(12)的座椅靠背(14)的车宽方向外侧的行李厢侧饰板(24),所述进气口(26)的开口部(32)的一部分安装有密封构件(34)。

    车辆前部构造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849273A

    公开(公告)日:2021-05-28

    申请号:CN202011381835.8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恰当地确保乘员向车外的视野的车辆前部构造。车辆前部构造(1)包括:车门前柱(3),其设置在前车门(FD)的前侧;前柱(2),其设置在车门前柱(3)的前方;连结部(4),其将车门前柱(3)的下端部与前柱(2)的下端部相连;以及固定窗(10),其在连结部(4)的上侧设置在车门前柱(3)与前柱(2)之间,固定窗(10)的下边在前后方向中间部借助卡夹安装于连结部(4)。

    车辆用行李舱结构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791957A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710706360.7

    申请日:2017-08-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廉价且能够确保收装空间并且能够防止分隔部件的损坏的车辆用行李舱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载置行李的载物台(2);和将该载物台(2)与其他的载物台(3)划分的带状的分隔部件(10),分隔部件(10)的两端部分别可拆装地与设置于车身的一对钩(50,51)卡合,一对钩(50,51)中的至少一方在一定以上的载荷被施加于分隔部件(10)时发生变形,从而解除分隔部件(10)的卡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