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5764784B

    公开(公告)日:2018-08-28

    申请号:CN201380081170.0

    申请日:2013-11-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K11/04 B62J35/00 B62K19/30

    Abstract: 提供一种鞍乘型车辆的车体框架结构,能够提高头管周围的刚性且实现小型化、轻量化及成本的削减,另外,能够简化利用车座导轨对部件进行支承时的支承结构。车座导轨(24)从侧面看向前后方向直线状地延伸,其前端在比主框架(22)靠近上方的位置与头管(21)连接,并且主框架(22)从头管(21)朝向枢轴板(23)直线状地延伸,并且,左右一对后框架(26)从枢轴板(23)向车座导轨(24)直线状地延伸,后框架(26)的后端在设置于车座(62)的脚部(89)所抵接的车座导轨(24)的车座支承位置附近与车座导轨(24)连接,由主框架(22)、车座导轨(24)及后框架(26)围成的空间(63)从侧面看是大致倒三角形状。

    车辆的内搁物架结构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190034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058282.7

    申请日:2011-03-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2J9/003 B62J17/02 B62K2202/00

    Abstract: 一种车辆的内搁物架结构,其课题在于,能够减少渗出到罩部件的表面的水量,难以使内搁物架周边部的外观性受损。在内搁物架(50)中,将板部件(51)安装在覆盖车体(18)的罩部件(40)上,在该板部件(51)和罩部件(40)之间形成有朝上方开口的收纳空间(52)。在内搁物架(50)中,由底部(56)堵塞空间(52)的底,在该底部(56)的下方,将排出进入到空间(52)的水的排水孔(65)形成在罩部件(40)上,在底部(56)的下方,将覆盖排水孔(65)和罩部件(40)的下方延伸部(82)设置在板部件(51)的下部,在下方延伸部(82)和罩部件(40)之间设置有将水向排水孔(65)引导的引水路(97)。

    车把罩结构
    3.
    发明公开
    车把罩结构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8419184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092210.1

    申请日:2024-0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把罩结构。车把罩(30)具备形成罩外观面(外部外表面(41))的外部罩(40)和被外部罩(40)覆盖的内部罩(50),内部罩(50)具备:前表面形成部(54),其形成在主视观察下在与外部罩(40)不重叠的位置面向车辆前方的内部前表面(55)及相对于内部前表面(55)向罩内方(车辆后方)凹陷的前表面凹部(56);以及内部外表面形成部(52),其形成被外部罩(40)覆盖的内部外表面(51)及相对于内部外表面(51)向罩内方(车辆下方)凹陷并沿着内部外表面(51)而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引导槽部(53),其中,引导槽部(53)的前端部(53a)向前表面凹部(56)敞开。

    动力单元的吸气系统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192055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060063.2

    申请日:2011-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35/162 F02M35/10039 F02M35/10078 F02M35/1014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单元的吸气系统结构,其以简单的结构提高了吸气系统功能和连接作业性。动力单元(5)中,内燃机(2)与动力传递装置(3)一体化,且该动力单元搭载于车辆,在相对于内燃机的气缸部(44)分离的位置配置空气滤清器(50),在接近该气缸部的位置配置节气门区(52),空气滤清器与节气门区通过连接管(51)连接,该动力单元的吸气系统结构的特征在于,相对于气缸部,节气门区通过限制绕其吸气通路(52a)的轴线旋转的限制部件(54)限制绕该轴线的旋转方向的位置,且节气门区经由进气歧管(53)安装在气缸部而由气缸部一体地支承,且在节气门区的与连接管连接的连接圆筒部设置有进行连接管的旋转方向的定位的定位部(61)。

    骑乘型车辆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204205A

    公开(公告)日:2013-07-17

    申请号:CN201210580464.5

    申请日:2012-12-27

    Abstract: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车身罩上设置了缺口部的情况下也能减少对车辆外观的影响的技术。机动二轮车包括:可自由开关地设置于座位(16)的下方的收纳箱(51)、在该收纳箱(51)的前部向车辆前方突出的座位旋转支承部(131)、从座位(16)的前部向下方鼓出并可自由旋转地支承于座位旋转支承部(131)上的座位侧支承部(133)、在座位(16)的下方覆盖收纳箱(51)的中心罩(32)、以及形成于该中心罩(32)上并配置有座位旋转支承部(131)的缺口部(145),在该机动二轮车中,座位旋转支承部(131)具有与形成缺口部(145)的周围的中心罩(32)的缺口部形成面大致平行地形成的前表面部(155)。

    跨骑型车辆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071866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0202214.1

    申请日:2022-03-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简化燃料箱的支承结构的跨骑型车辆。跨骑型车辆(1)具备:头管(21);从头管(21)向下方延伸的下行框架(22);从下行框架(22)的下部向后方延伸的左右一对的下框架(23);将一对下框架(23)连结且在车辆侧视观察下从下框架(23)向上方突出的横向框架(36);支承于横向框架(36)的燃料箱(7);以及具有气缸(45)且将气缸(45)配置在燃料箱(7)的后方的发动机(41)。横向框架(36)配置在燃料箱(7)与气缸(45)之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