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19281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610076251.7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1S13/91 , G01S13/931 , G01S13/9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物体检测装置及方法。区域计算单元基于第1信息生成单元根据雷达装置的测定结果生成的第1功率分布信息和第1多普勒分布信息,计算第1对象物体区域。区域计算单元基于第2信息生成单元根据雷达装置(B)测定结果生成的第2功率分布信息以及第2多普勒分布信息,计算第2对象物体区域。空间单元格配对单元将第1对象物体区域的第1空间单元格、和第2对象物体区域的第2空间单元格进行配对。空间单元格选择单元选择配对后的第1空间单元格和第2空间单元格中的其中一个。测定值插补单元基于未被选择的空间单元格的测定值,对被选择的空间单元格的插补测定值进行插补。
-
公开(公告)号:CN111164663A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880064680.X
申请日:2018-08-06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在路侧装置中能够迅速且高精度地判定移动体发生碰撞的危险性。当路侧机从步行者终端接收到包括表示步行者为危险状态的状态信息的消息时,基于通过雷达检测道路上的车辆所得到的结果来获取存在于处于危险状态的步行者的周边的车辆的位置信息,基于该车辆的位置信息来判定车辆与处于危险状态的步行者发生碰撞的危险性,在存在发生碰撞的危险性的情况下,向终端发送包括表示存在发生碰撞的危险性的警报信息的消息。
-
公开(公告)号:CN107015226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610889226.0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3/931 , G01S13/42 , G01S13/62 , G01S13/87 , G01S13/878 , G01S13/91 , G01S2013/9332 , G08G1/164 , G08G1/166 , G01S13/58
Abstract: 一种物体检测装置及物体检测方法,该物体检测装置具备:第一组形成部,其形成包含从与第一雷达装置对应的第一单元区域推定存在对象物体的第一捕捉区域的第一组;第二组形成部,其形成包含从与第二雷达装置对应的第二单元区域推定存在对象物体的第二捕捉区域的第二组;配对部,其在包含第一组、第二组、第一雷达装置和第二雷达装置的坐标系中,基于第一雷达装置的位置、第二雷达装置的位置和各第一组的大小,相对于各第一组,从一个以上的第二组选择配对对象组,将上述各第一组和上述各选择的第二组配对;物体区域计算部,其使用各配对的第一组和第二组,对每个上述配对计算出对象物体区域;物体判别部,其基于各对象物体区域判别各对象物体。
-
公开(公告)号:CN106019281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076251.7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物体检测装置及方法。区域计算单元基于第1信息生成单元根据雷达装置的测定结果生成的第1功率分布信息和第1多普勒分布信息,计算第1对象物体区域。区域计算单元基于第2信息生成单元根据雷达装置(B)测定结果生成的第2功率分布信息以及第2多普勒分布信息,计算第2对象物体区域。空间单元格配对单元将第1对象物体区域的第1空间单元格、和第2对象物体区域的第2空间单元格进行配对。空间单元格选择单元选择配对后的第1空间单元格和第2空间单元格中的其中一个。测定值插补单元基于未被选择的空间单元格的测定值,对被选择的空间单元格的插补测定值进行插补。
-
公开(公告)号:CN101490711A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780027216.5
申请日:2007-07-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6T7/6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K9/4633 , G06T7/0004 , G06T2207/10032 , G06T2207/30108 , G06T2207/30184 , G06T2207/30236
Abstract: 公开了图像处理装置,能够从图像中高速地检测特定形状。在该图像处理装置中,候补位置计算单元(106)从被提供的图像中,求第一圆的中心点的第一候补位置,所述第一圆与包含在检测对象的形状中的三边以三点方式相接。角度计算单元(106)求从所述三边至所述第一候补位置的法线与基准线之间的角度,所述基准线通过所述法线和各边相交的点且具有一定方向。相对关系计算单元(106)求与所述第一候补位置有关的所述角度的相对位置。识别单元(108)基于所述角度的相对关系以及预先存储的形状的角度的相对关系,识别包含在所述被提供的图像中的形状。
-
公开(公告)号:CN112470033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1980049689.8
申请日:2019-07-12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PC: G01S13/89 , G01S13/931 , G08G1/16
Abstract: 使用机器学习模型从而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基于雷达数据的物体判别。获取包含各方位及各距离处的反射强度和速度的各信息的雷达数据,基于该雷达数据来生成雷达检测图像,该雷达检测图像在各像素的多个通道中分别保存有与该像素的位置对应的反射强度、速度及距离的各信息,将该雷达检测图像输入到为进行物体判别而进行了学习的图像识别用的机器学习模型,获取从该机器学习模型输出的物体判别结果。特别是,根据整个观测区的雷达数据来检测出物体区域,从整个观测区的雷达数据提取物体区域的雷达数据,基于该物体区域的雷达数据,来生成物体区域的雷达检测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02246506B
公开(公告)日:2014-05-14
申请号:CN200980149505.1
申请日:2009-12-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刘伟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7/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摄像装置(100),其准确地检测作为曝光控制的依据的目标区域,从而进行最适合于目标的曝光控制。摄像装置(100)包括:特征检测单元(111),根据目标的轮廓形状从摄像图像(S1)中检测目标的候选;区块投票单元(112),向分割摄像图像区域而得到的多个区块中的、由特征检测单元(111)检测出的目标所属的区块进行投票;投票合计单元(114),在多个帧内,以区块为单位将投票结果(S3)相加,由此对投票结果(S3)进行合计;重要度判定单元(115),根据合计结果(S4),选择用以控制曝光的区块;以及控制单元(116),根据由重要度判定单元(115)选择出的区块的亮度,控制摄像单元(101)的曝光。
-
公开(公告)号:CN102246506A
公开(公告)日:2011-11-16
申请号:CN200980149505.1
申请日:2009-12-21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Inventor: 刘伟杰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3B7/28
Abstract: 公开了摄像装置(100),其准确地检测作为曝光控制的依据的目标区域,从而进行最适合于目标的曝光控制。摄像装置(100)包括:特征检测单元(111),根据目标的轮廓形状从摄像图像(S1)中检测目标的候选;区块投票单元(112),向分割摄像图像区域而得到的多个区块中的、由特征检测单元(111)检测出的目标所属的区块进行投票;投票合计单元(114),在多个帧内,以区块为单位将投票结果(S3)相加,由此对投票结果(S3)进行合计;重要度判定单元(115),根据合计结果(S4),选择用以控制曝光的区块;以及控制单元(116),根据由重要度判定单元(115)选择出的区块的亮度,控制摄像单元(101)的曝光。
-
公开(公告)号:CN10898316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521120.4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雷达信号处理装置包括:杂波探测区域确定单元,对以规定的间隔划分了根据雷达装置获取的雷达信号的发送方向和距雷达装置的距离规定的区域的每个单位区域,获取表示反射信号的接收功率的反射功率的分布信息,将分布信息中的区域设定为杂波探测区域;杂波特性计算单元,计算杂波探测区域中包含的杂波的反射功率的第1代表值和与第1代表值对应的第1距离;抑制滤波器确定单元,基于第1代表值和第1距离,计算杂波的反射功率和距雷达装置的距离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参数;以及抑制处理单元,基于参数计算阈值,将分布信息中阈值以下的反射功率的区域判定为杂波的区域。
-
公开(公告)号:CN106646449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681850.1
申请日:2016-08-17
Applicant: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Abstract: 物体检测装置包括:子簇生成单元,将簇生成单元生成的簇分割为对应于具有与物体的主要部分不同的移动方向或移动速度的所述物体的一部分的1个以上的第1子簇,和对应于所述物体的主要部分的1个以上的第2子簇;以及速度计算单元,使用属于所述第2子簇的1个以上的捕获点,计算所述物体的移动速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