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摄像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828346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280045139.7

    申请日:2012-01-20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多个单位单元的各单位单元中,在多个单位单元中的第一单位单元(201)中,由聚光元件,以使射入受光元件的光的光量在光按第一入射角度射入时成为最大的方式来进行聚光,在多个单位单元中的与第一单位单元(201)相邻的第二单位单元(202)中,由聚光元件,以使射入受光元件的光的光量在光按第二入射角度射入时成为最大的方式来进行聚光,在第一单位单元(201)中,当光按第三入射角度射入时射入受光元件的光的光量和,在第二单位单元(202)中,当光按第三入射角度射入时射入受光元件的光的光量是相等的,第一入射角度比第三入射角度大规定的量,第二入射角度比第三入射角度小上述规定的量。

    固体摄像元件以及摄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620782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280031195.5

    申请日:2012-06-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4625 H01L27/14621 H04N5/3572

    Abstract: 在本发明的固体摄像元件,单位像素(3)的聚光元件(11)具有以射入单位像素(3)的受光元件(14)的光的波长以下的线宽被分离的、以相对于聚光元件(11)的受光面垂直方向的轴为中心的同心结构的多个光透过膜(33),并具有由多个光透过膜(33)的组合所控制的有效折射率分布,同心结构的多个光透过膜(33)的外缘的形状在受光面上为,与同心结构的中心最近的光透过膜(33)呈正圆、与同心结构的中心远离的光透过膜(33)呈椭圆,椭圆的长轴相对于短轴的比率为,越是与同心结构的中心远离的光透过膜(33)的外缘的形状比率越高,多个单位像素(3)各自的椭圆的长轴方向,在受光面上与连接多个单位像素各自的同心结构的中心和固体摄像元件的中心的矢量相正交。

    固体摄像元件、固体摄像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81605A

    公开(公告)日:2006-12-20

    申请号:CN200610093778.7

    申请日:2006-06-1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L27/14627 H01L27/14685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与入射角大的光学系统相对应的高灵敏度的固体摄像装置等。各像素(尺寸:2.25μm)包括:渐变折射率透镜(1)、色彩过滤器(2)(例如,绿色用)、AL配线(3)、信号传送部(4)、平坦化层(5)、受光元件(硅光电二极管)(6)及硅基板(7)。渐变折射率透镜的同心圆结构是由二氧化硅(n=2)构成的2层同心圆结构,其中的膜厚为:1.2μm(灰色部分)、0.8μm(点状图案部分)、0μm(无图案部分,即:空白)。并且,本实施方式的聚光元件的结构是把二氧化硅刻为同心圆形状,周围的媒质为空气(n=1)。

    用于制造光学传感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36119C

    公开(公告)日:2007-09-05

    申请号:CN03107798.6

    申请日:2003-04-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22 B29C45/0053 B29C45/14467 G11B7/0932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用于光学传感器的制造方法,其中带有物镜的可动件由固定件通过一对弹性支撑件组来支撑,使得可动件可在聚焦方向和寻迹方向上移动,各弹性支撑件组由多个平行的弹性支撑件构成。在悬置单元成形步骤中,在弹性支撑件的纵向上通过夹物模压在各各弹性支撑件组的不同位置处形成两个夹持件,从而形成了一对悬置单元。在连接步骤中,使所述这对悬置单元彼此相对地设置且弹性支撑件的设置方向基本上与聚焦方向相同,并将各悬置单元的一个夹持件连接到可动件上,而将另一夹持件连接到固定件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