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终端及卡式天线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02834970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180017472.2

    申请日:2011-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2225 H01Q1/243 H01Q1/52 H01Q7/00

    Abstract: 在将卡式天线模块装填在具有天线的终端壳体内而成的通信终端中,能将终端壳体侧天线与模块侧天线的耦合度抑制在最小限度,并使模块侧天线具有所希望的频率特性地进行动作。通信终端包括:终端壳体(10),该终端壳体(10)包括终端壳体侧天线(11);以及卡式天线模块(101),该卡式天线模块(101)被装填在终端壳体(10)内,卡式天线模块(101)包括:耦合用线圈(21),该耦合用线圈(21)被配置在接近终端壳体侧天线(11)的位置上,并与终端壳体侧天线(11)经由磁场进行耦合;以及模块侧天线(22),该模块侧天线(22)被配置在与耦合用线圈(21)相比离终端壳体侧天线(11)更远的位置上。

    通信终端及卡式天线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02834970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180017472.2

    申请日:2011-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2225 H01Q1/243 H01Q1/52 H01Q7/00

    Abstract: 在将卡式天线模块装填在具有天线的终端壳体内而成的通信终端中,能将终端壳体侧天线与模块侧天线的耦合度抑制在最小限度,并使模块侧天线具有所希望的频率特性地进行动作。通信终端包括:终端壳体(10),该终端壳体(10)包括终端壳体侧天线(11);以及卡式天线模块(101),该卡式天线模块(101)被装填在终端壳体(10)内,卡式天线模块(101)包括:耦合用线圈(21),该耦合用线圈(21)被配置在接近终端壳体侧天线(11)的位置上,并与终端壳体侧天线(11)经由磁场进行耦合;以及模块侧天线(22),该模块侧天线(22)被配置在与耦合用线圈(21)相比离终端壳体侧天线(11)更远的位置上。

    树脂多层基板、传输线路以及模块

    公开(公告)号:CN209930597U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790001032.0

    申请日:2017-08-03

    Abstract: 提供一种树脂多层基板、传输线路以及模块。模块(121)具备层叠体(10),该层叠体(10)包括层叠的多个绝缘性树脂基材(11、12、13、14),且具有第一主面(S1)及第二主面(S2),并且在俯视下具有第一区域(Z1)和第二区域(Z2)。在第一主面(S1)的第一区域(Z1)形成有第一导体图案(31)和被覆该第一导体图案(31)的保护膜(21)。在层叠体(10)的第二区域(Z2)形成有第二导体图案(32G、32S1)和与该第二导体图案(32G、32S1)相连的孔。向这些孔填充导电性接合材料(BG1、BG2、BS),连接器(91、92)经由这些导电性接合材料而与第二导体图案连接。

    天线模块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820112U

    公开(公告)日:2017-12-29

    申请号:CN201590000445.8

    申请日:2015-07-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38 H01Q1/50

    Abstract: 天线模块(10)具备平膜状的辐射部件(20)和传输线路部件(30)。在辐射部件(20)的电介质坯体(210)中的辐射用导体(220)的端部,具备第1、第2天线侧连接导体(221、222)。在传输线路部件(30)的电介质坯体(310)中的信号导体(321)的端部,具备第1、第2传输线路侧连接导体(3221、3222)。第1、第2天线侧连接导体(221、222)和第1、第2传输线路侧连接导体(3221、3222)通过导电性接合材料(401、402)被接合。形成有匹配电路,以使得包括在电介质坯体(310)中的与电介质坯体(210)重叠的区域形成的电容形成用导体(323)。

    传输线路构件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250363U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590000536.1

    申请日:2015-06-03

    Abstract: 传输线路构件(10)在电介质主体(90)内具备第1接地导体(300)和互相沿宽度方向排列的第1、第2信号导体(211、212)。第1接地导体(300)具备:第1信号导体用接地部(311),其相对于第1信号导体(211),配置在电介质主体(90)的厚度方向的一侧;第2信号导体用接地部(312),其相对于第2信号导体(212),配置在厚度方向的另一侧;以及中间部(320),其连接第1信号导体用接地部(311)和第2信号导体用接地部(312)。中间部(320)配置在包含第1信号导体(211)及第1信号导体用接地部(311)的第1传输线路(101)和包含第2信号导体(212)及第2信号导体用接地部(312)的第2传输线路(102)之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