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5561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1114800.1
申请日:2023-08-30
Applicant: 上海双微导航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华测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垂直起降无人机的低电量自主降落决策的方法,对无人机设置电量返航模式和电压返航模式;判断电量或电压是否满足起飞条件,若满足,则进入下一步,若不满足,则终止起飞;确定返航模式,若选择电量返航模式,则同时保留电压返航模式,并确定降落安全电量百分比,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实时获取实际电量,并以电量为准判断是否返航,当触发返航条件时,无人机执行电量返航决策;若选择电压返航模式,无人机飞行过程中实时获取实际电压,并以电压为准判断是否返航,当触发返航条件时,无人机执行电压返航决策;若电量数据读取错误时,则自动启动电压返航功能。有益效果:可以进行自主安全返航,降低了操作难度,大幅度提升安全性及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627161A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310306902.7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武汉华测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单向障碍物感知的旋翼无人机避障方法,包括预警区域减速和警戒区域避障两个部分;预警区域减速包括如下步骤:01、获取障碍物信息;02、判断障碍物距离;03、无人机预警减速;警戒区域避障包括如下步骤:04、根据无人机触发避障次数,进行避障动作组合;05、无人机返航。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旋翼的避障逻辑通过以上预警区域减速和警戒区域避障两部分的灵活结合,可靠地解决了无人机单向障碍物识别和返航避障的功能需求,使无人机避障过程做到既在远处防范,提前减速,又保证在警戒区域内采取返航避障,返航避障过程不会频繁误触发,也不会等到达危险距离范围内才触发。
-
公开(公告)号:CN118707527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310310148.4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武汉华测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S13/933 , G01S7/02 , G01S7/41 , B64D4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载毫米波雷达基于时空补偿的障碍物识别方法,包括通过检测扇形面垂向固定安装于无人机前方的毫米波雷达获取障碍物目标点的空间数据;通过队列延时将无人机的空间数据与障碍物目标点的空间数据对齐;根据当前无人机的空间数据,将毫米波雷达检测到的障碍物目标点变换到坐标系中;确定障碍物目标点在坐标系中的位置状态,并对障碍物目标点的空间数据进行数据处理;获取无人机与障碍物目标点的相对位置和运动关系;若障碍物目标点未更新,则保留当前障碍物目标点相关信息;确认障碍物目标点是否在警戒区,综合输出障碍物目标点的空间数据,指导无人机触发进一步的避障动作逻辑。提高了毫米波雷达模块障碍物检测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21612887U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323320684.7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武汉华测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P5/16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用于空速管清零的空速管套,包括空速管套本体,空速管套本体一端封闭,另一端开设有与空速管适配的管腔,以使空速管封堵管腔开口端,且空速管的末端与管腔的底部之间存在间隙,管腔侧壁在间隙处开设有多个通气孔,以使管口通过通气孔与空速管套本体外的空气导通。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空速管进行清零时,在空速管外套设空速管套本体,将风力流向从正向进风调整为侧向进风,使得空速管在清零过程中受正向风影响小,能得到更准确的静压,使得动压与静压差值更准确,进而提高了飞机飞行时测速的准确性,降低了飞行事故的发生率。
-
公开(公告)号:CN221520074U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323347214.X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武汉华测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华测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降落减震功能的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机身下方于机舱以及尾部处分别设置前起落架和后起落架,前起落架和后起落架下端端部均固定有减震垫;机身的两侧分别可拆地设有机翼,机翼下方可拆地设有挂架,挂架的两端均安装有旋翼组件;机身的尾部以对称的形式可拆地设有两个尾翼,机身的尾部设有尾推。有益效果为:在垂直降落过程中,减震垫可以减小缓冲,从而对无人机起到减震效果,以利于无人机平稳降落,此外,减震垫固定在前起落架以及后起落架下端端部,可以减少前起落架以及后起落架磨损;机翼、尾翼均可以从机身上拆卸,以及挂架可以从机翼上拆卸,在无人机运输时,可以减小所占用的空间,提升便捷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756035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210256873.3
申请日:2022-03-16
Applicant: 武汉华测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 武汉智能鸟无人机有限公司
IPC: G05D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异地起降的低电量自主降落决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进入低电量逻辑;S2、计算无人机与起飞点之间的直线距离L0;S3、判断无人机任务航线类型是否为原地起降;S4、计算从当前位置直线返回降落点所需电量;S5、采集实时电量Ct;S6、根据不同的电量状态切换无人机的飞行模式;S7、无人机低电量触发返航后判断目标降落点类型。无人机可以区分任务航线类型,根据实时情况选择最近的低电量返航目标点。
-
公开(公告)号:CN220905348U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22461052.6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武汉华测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 上海双微导航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机舱无人机,包括无人机本体和设置于无人机本体内的前机舱和后机舱,前机舱和后机舱之间设置有隔离层,隔离层上设置有电源接口,电源接口将前机舱内的电子器件和后机舱内的蓄电池电连接;前机舱和后机舱上方分别可拆卸设置有前舱盖和后舱盖。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前机舱和后机舱通过隔离层隔开设置,电子器件和蓄电池之间的连接线路放置于隔离层中,使得三个独立的空间能够分别放置电子器件、连接线路和蓄电池,避免了电子元器件和蓄电池之间的互相干扰,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降低温度,大大降低了电子器件或蓄电池过热引发电子器件损毁或蓄电池爆炸失火的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218489896U
公开(公告)日:2023-02-17
申请号:CN202222502763.9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武汉智能鸟无人机有限公司 , 武汉华测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周光勇
IPC: B64C3/5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折叠无人机机翼,包括翼身和转动连接于翼身末端的翼尾;翼身和翼尾之间设置有锁止机构,以使翼身和翼尾之间锁止或解锁。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将机翼分为翼身和翼尾两部分,通过锁止机构锁止防止飞行时转动,折叠翼尾时解锁锁止机构以便于进行收纳,减少收纳占用空间,同时不会影响翼身与无人机机身之间的连接结构,因此不影响机翼整体的稳定性;此外,此种方式折叠速度以及展开机翼的速度更快。
-
公开(公告)号:CN218431713U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22501966.6
申请日:2022-09-21
Applicant: 武汉智能鸟无人机有限公司 , 武汉华测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IPC: B64C3/5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隐藏折叠结构的可折叠无人机机翼,包括翼身和转动连接于翼身末端的翼尾;翼身内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可沿滑槽的长度方向滑动的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依次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第三连杆的一端与翼尾靠近翼身一侧固定连接,翼身上设置有锁止机构,以使转动机构在滑槽内滑动或固定,且锁止机构外壁与翼身的外壁弧度一致。解锁锁止机构,拉动翼尾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第三连杆向外滑出,当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划出滑槽后,可转动以折叠翼尾,通过将转动机构隐藏于翼身中,锁止机构隐藏于翼身外壁,且与翼身的弧度保持一致,不影响飞行过程中的气流。
-
公开(公告)号:CN220764743U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22295178.0
申请日:2023-08-24
Applicant: 武汉华测卫星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翼与机身快拆结构,包括:尾翼和机身,尾翼和机身之间通过锁紧机构进行可拆卸连接;锁紧机构包括:锁柱和锁体,锁柱的一端与尾翼端部的骨架垂直固定,锁体与机身的骨架相固定,锁柱背离尾翼的一端伸入锁体内,并由锁体锁紧在锁体内。有益效果为:在将尾翼和机身相拼装时,让锁柱背离尾翼的一端伸入锁体内,并由锁体锁紧在锁体内即可,而将尾翼和机身相拆开时,让锁体松开锁柱,然后将锁柱背离尾翼的一端脱离锁体即可,采用锁紧机构对尾翼和机身进行可拆卸连接,相比插接而言,稳定性更好,安全性也更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