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04325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310052423.3
申请日:2013-02-1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Abstract: 一种高度集成的圆筒式热电发电消声装置。它包括n个相同的独立的中空的中部截面如扇形的柱体高温气箱、n个相同的独立的中空的中部截面如扇形的柱体冷却水箱、热电模块、隔热层和紧固装置。其高温气箱和冷却水箱两者形成一个截面接近于环形的柱体,该柱体的外表面通过紧固装置箍紧;热电模块和冷却水箱包在装置内部,高温气箱内部设有导流板、扰流板。本发明较传统的箱式热电发电装置结构紧凑、可利用汽车尾部空间安装更多的热电模块,产生更多电功率,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导流板和扰流板引导尾气的流动,减少尾气压力;冷却水箱和热电模块有效地降低尾气的温度减少尾气能量;紧固装置的箍紧及截面突变的结构,能对整车起到较好的降噪消声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075852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310052333.4
申请日:2013-02-1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F25B45/00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冷剂回收加注机的双阀块汇流机构。它包括垂直叠加的上下两阀块,两阀块之间由两个“L”肋板限位和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上下阀块内部设计有通道,通道之间通断通过分布于阀块上表面的电磁阀经电控系统控制。上下阀块之间分布有若干外露的管道,连通上下阀块内部通道及安装低压传感器、膨胀阀。上阀块上安装较多的电磁阀,实现回收、加注通道及高、低压通道之间的切换及抽真空、加注荧光剂;下阀块连通和安装有干燥过滤器、系统油分离器、压缩机油分离器、压缩机和工作罐,配合外部管路,实现制冷剂回收、净化、充注。采用集成式电磁阀组,实现高低压管路分离,保护低压端元器件,实现回收、净化、加注全智能化控制及各工作流程分步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4340285A
公开(公告)日:2015-02-11
申请号:CN201410428289.7
申请日:2014-08-27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B62D3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程式赛车可调尾翼,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主翼和与主翼间隔设置的襟翼,主翼两端各连接一个端板,两端板设置方向均与车辆行进方向一致;襟翼通过活动支撑点可活动的支撑设置在主翼上,襟翼的两端面通过轴承活动支撑设置在端板上,轴承所在轴线与活动支撑点不在同一直线上,使得襟翼能够在按钮操作机构控制下绕轴承所在轴线旋转;所述按钮操作机构安装在方向盘上,由赛车手手动操作。赛车过弯时,可以由车手控制增大尾翼攻角,从而利用其产生的负升力高速过弯;赛车直线行驶时,由驾驶员控制减小尾翼攻角,避免产生额外的空气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104325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52423.3
申请日:2013-02-1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Abstract: 一种高度集成的圆筒式热电发电消声装置。它包括n个相同的独立的中空的中部截面如扇形的柱体高温气箱、n个相同的独立的中空的中部截面如扇形的柱体冷却水箱、热电模块、隔热层和紧固装置。其高温气箱和冷却水箱两者形成一个截面接近于环形的柱体,该柱体的外表面通过紧固装置箍紧;热电模块和冷却水箱包在装置内部,高温气箱内部设有导流板、扰流板。本发明较传统的箱式热电发电装置结构紧凑、可利用汽车尾部空间安装更多的热电模块,产生更多电功率,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导流板和扰流板引导尾气的流动,减少尾气压力;冷却水箱和热电模块有效地降低尾气的温度减少尾气能量;紧固装置的箍紧及截面突变的结构,能对整车起到较好的降噪消声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340285B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410428289.7
申请日:2014-08-27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B62D3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程式赛车可调尾翼,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主翼和与主翼间隔设置的襟翼,主翼两端各连接一个端板,两端板设置方向均与车辆行进方向一致;襟翼通过活动支撑点可活动的支撑设置在主翼上,襟翼的两端面通过轴承活动支撑设置在端板上,轴承所在轴线与活动支撑点不在同一直线上,使得襟翼能够在按钮操作机构控制下绕轴承所在轴线旋转;所述按钮操作机构安装在方向盘上,由赛车手手动操作。赛车过弯时,可以由车手控制增大尾翼攻角,从而利用其产生的负升力高速过弯;赛车直线行驶时,由驾驶员控制减小尾翼攻角,避免产生额外的空气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03075852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310052333.4
申请日:2013-02-1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F25B45/00
Abstract: 一种用于制冷剂回收加注机的双阀块汇流机构。它包括垂直叠加的上下两阀块,两阀块之间由两个“L”肋板限位和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上下阀块内部设计有通道,通道之间通断通过分布于阀块上表面的电磁阀经电控系统控制。上下阀块之间分布有若干外露的管道,连通上下阀块内部通道及安装低压传感器、膨胀阀。上阀块上安装较多的电磁阀,实现回收、加注通道及高、低压通道之间的切换及抽真空、加注荧光剂;下阀块连通和安装有干燥过滤器、系统油分离器、压缩机油分离器、压缩机和工作罐,配合外部管路,实现制冷剂回收、净化、充注。采用集成式电磁阀组,实现高低压管路分离,保护低压端元器件,实现回收、净化、加注全智能化控制及各工作流程分步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5909364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478433.7
申请日:2016-06-27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 , F01P9/04 , F01N5/02 , F01P11/00 , F01P2050/2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集成式车载冷却系统,该系统包括尾气发电装置冷却机构、发动机冷却机构和控制机构,控制机构包括传感器和PLC控制器,传感器的输入端分别与尾气发电装置冷却机构及发动机冷却机构相连,传感器的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相连,PLC控制器接收传感器的信号,执行机构根据输出信号给出相应动作,保证发动机冷却水水温在最优温度和尾气发电装置的冷却水水温在较优温度。本发明可以缩小系统占用空间、降低整车负荷、减少系统自耗。
-
公开(公告)号:CN104578977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02155.3
申请日:2015-01-05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IPC: H02N1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N5/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尾气热电发电装置,它包括内为中空状并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的尾气通道箱体、设置在尾气通道箱体外围的冷却水箱体,设置在尾气通道箱体与冷却水箱体之间的热电模块,所述热电模块的热端与尾气通道箱体的外表面紧贴,热电模块的冷端与冷却水箱紧贴,在尾气通道箱体的内表面设置有多个凹坑。汽车尾气气流经过非光滑表面的通道箱体时,会在箱体上下内表面的凹坑的前部空间产生反向旋转流体,在球形凹坑的后部产生增强的二次流,并在凹坑后边缘位置产生大量的小涡流,二次流和小涡流可以提高汽车尾气余热的利用率,进而提升了热电模块的发电量,从而提高了汽车尾气余热的利用率;同时也可以避免在排气管中产生较大压降。
-
公开(公告)号:CN203223286U
公开(公告)日:2013-10-02
申请号:CN201320124804.3
申请日:2013-03-19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汽车尾气温差发电装置与发动机共用的冷却水循环系统。该系统包括发动机水泵、发动机水套、温度传感器A、副水泵、副散热器、温差发电装置、温度传感器B、电磁阀、ECU、散热器和节温器;温度传感器A内置于发动机水套中,检测发动机水套内的水温;温度传感器B布置在温差发电装置热电模块的冷端,检测热电模块冷端的温度;ECU监测发动机水套内循环水和温差发电装置的热电模块冷端的温度,以此参数控制副水泵和电磁阀的动作,控制整个冷却水循环系统的循环模式。该系统实现了温差发电装置与发动机在冷却水循环系统良好的匹配;保障了温差发电装置正常的工作要求;简化了带有温差发电装置的冷却水循环系统的复杂程度;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203132233U
公开(公告)日:2013-08-14
申请号:CN201320075461.6
申请日:2013-02-18
Applicant: 武汉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汽车空调制冷剂的回收加注机自动荧光剂加注机构,包括制冷剂回收加注机高压前端管路、抽真空泵、抽真空控制电磁阀及依附于该管路的荧光剂加注子系统。其抽真空泵安装在制冷剂回收加注机高压前端管路旁侧支管上,抽真空控制电磁阀安装在上述两者之间;其荧光剂加注子系统包括:压力传感器、控制电磁阀、毛细管、荧光剂加注瓶和自动电子秤。其控制电磁阀安装在制冷剂回收加注机高压前端管路旁通支管上,控制电磁阀另一侧安装毛细管和荧光剂加注瓶,荧光剂加注瓶固定在自动电子秤上。本实用新型利用制冷剂回收加注机中现有的管路及自动控制系统,整合荧光剂加注和制冷剂回收净化充注功能,提高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操作简单、安全可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