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79438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719960.3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上海市市政公路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环绕式桥梁水下桩基外观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属于桥梁结构检测技术领域。该检测设备包括:升降组件和视觉组件,升降组件套设在桩基外侧的环形结构,视觉组件包括与升降装置连接的至少三个摄像头和照明装置,升降组件套设在桩基的外侧并沿桩基的延伸方向做往复运动,在升降组件做往复运动的过程中视觉组件采集桩基的外观。该发明通过使用桩基限制升降组件的位移范围,并通过沿桩基的延伸方向做往复运动的升降装置带动视觉组件升降拍摄桩基外表生成视频文件,由于升降组件带动视觉组件仅做竖向的升降运动,所以能够避免电缆缠绕的风险,因此解决了潜水员或水下机器人从水下进入桩基群内存在的电缆缠绕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3466228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719964.1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上海市市政公路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在役管桩泥面下部质量检测方法,属于桩基检测技术领域。该检测方法包括:使用开孔器在管桩的预定位置开孔,使管桩的内腔与外界连通,然后将信息采集器从开孔位置进入管桩内部,通过收放连接线实现信息采集器在管桩内部的上下移动,最后使用信息采集器采集管桩的质量信息,并将质量信息发送至信息接收器。本发明通过在管桩的预定位置开孔,使信息采集器直接采集管桩的质量信息,能够利用有桩尖管桩在打入过程中其管内进入泥土较少,无桩尖管桩由于桩塞效应,其管内泥土也会远低于泥面线以下,因此管桩内部大部分空间是没有泥土的现象对在役管桩泥面下部进行质量检测,解决了管桩外壁泥沙过多导致质量检测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79438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719960.3
申请日:2021-06-28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上海市市政公路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环绕式桥梁水下桩基外观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属于桥梁结构检测技术领域。该检测设备包括:升降组件和视觉组件,升降组件套设在桩基外侧的环形结构,视觉组件包括与升降装置连接的至少三个摄像头和照明装置,升降组件套设在桩基的外侧并沿桩基的延伸方向做往复运动,在升降组件做往复运动的过程中视觉组件采集桩基的外观。该发明通过使用桩基限制升降组件的位移范围,并通过沿桩基的延伸方向做往复运动的升降装置带动视觉组件升降拍摄桩基外表生成视频文件,由于升降组件带动视觉组件仅做竖向的升降运动,所以能够避免电缆缠绕的风险,因此解决了潜水员或水下机器人从水下进入桩基群内存在的电缆缠绕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8982793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1465078.0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构沉降的非接触远距离监测方法与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原始图像集合并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图像集合;进行特征点识别和特征点跟踪,得到特征点垂直轨迹集合;构建特征点之间的拓扑关系,得到时变特征图;计算图结构变化指标和局部垂直变形场,构建并求解全局沉降场方程,得到沉降场函数;计算得到未来时刻的预测沉降场;量化沉降估计的不确定性,得到不确定性场;进行多尺度误差分解,得到误差尺度系数集;构建并应用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器,得到优化后的沉降场函数;使用亚像素插值算法,计算得到高精度沉降场函数。本发明不仅实现了非接触、大尺度、远距离的结构沉降监控,同时还提高了沉降监测结果的分辨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3390504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0814730.5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H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低频振动传感器校验系统及校验方法,属于结构振动测试技术领域。该校验设备包括:悬挂架、弹簧、位移检测设备和数据处理中心,弹簧的一端与悬挂架连接,另一端为自由端,振动传感器与传感器连接器连接,位移检测设备设置在悬挂架的一侧,弹簧的自由端位移范围位于位移检测设备的检测区域内,数据处理中心与振动传感器和信号采集器电连接。本发明使用施工现场常用的悬挂架、弹簧、位移检测设备和数据处理中心,将施工现场常用的设备组合起来,设备简单高效,能够在施工现场快速的校验振动传感器的性能,并使用位移检测设备检测弹簧振动时的位移量来验证振动传感器的性能是否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6593966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73083.4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S5/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长距离输水隧洞内的实时精确声波定位方法,属于结构检测领域。该定位方法包括:S100、将声波接收基站布置于隧洞内,使用全站仪获得声波接收基站的坐标数据并将坐标数据发送至计算机内,S101、使用载具携带声波发生器在隧洞内移动,S102、启动声波发生器,声波接收基站采集声波数据并将采集到的声波数据发送给计算机,S103、计算机采用声波信号分析软件求得声波发生器的坐标数据,S104、计算机将声波发生器的坐标数据发送给载具,实现载具的实时定位。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输水隧洞由于内部环境封闭,电磁波信号屏蔽导致无法对载具实时定位不能及时发现输水隧洞结构缺陷或损伤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688959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210374143.3
申请日:2022-04-1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河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测试结构水平位移的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属于位移距离检测领域。该检测装置包括:基座、悬浮装置和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基座用于安装在被测结构件上,悬浮装置,设置在基座的一侧,用于悬浮在基座的一侧,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设置在基座的一侧,用于检测悬浮装置与基座之间的水平距离变化。本发明通过将无机械接触悬浮在基座一侧的悬浮装置作为固定点,并使用非接触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检测悬浮装置与基座的相对位移量,能够计算出被测结构件的绝对位移量,解决了现有技术在检测桥梁和码头结构时受固定参考点距离远、不通视等局限和外界干扰,实际应用比较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49964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650119.3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6F18/20 , F17D5/00 , F17D5/02 , G06F18/213 , G06F18/10 , G06F18/2321 , G06F18/241 , G06F18/2433 , G06F18/25 , G06Q10/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埋地输水压力钢管病害巡检方法与系统,包括以下步骤:对超声波、视频和位置等多源传感器数据进行时序对齐和质量评估,通过自适应滤波和频率平滑技术进行特征提取和优化,采用基于熵值和变异度的分块压缩存储;对压缩数据进行解压和特征重构,基于多尺度状态轨迹分析进行状态演化预测,结合动态基准模型进行异常检测和分类;构建健康特征向量,通过非线性特征融合和概率密度分析得到健康状态分布,基于环境耦合分析进行劣化趋势预测,采用多层级动态阈值进行风险评级和预警,最后生成维护优先级排序和维护方案。本发明能够准确识别管道病害,提高检测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8279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465078.0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结构沉降的非接触远距离监测方法与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原始图像集合并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图像集合;进行特征点识别和特征点跟踪,得到特征点垂直轨迹集合;构建特征点之间的拓扑关系,得到时变特征图;计算图结构变化指标和局部垂直变形场,构建并求解全局沉降场方程,得到沉降场函数;计算得到未来时刻的预测沉降场;量化沉降估计的不确定性,得到不确定性场;进行多尺度误差分解,得到误差尺度系数集;构建并应用自适应卡尔曼滤波器,得到优化后的沉降场函数;使用亚像素插值算法,计算得到高精度沉降场函数。本发明不仅实现了非接触、大尺度、远距离的结构沉降监控,同时还提高了沉降监测结果的分辨率和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34782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410545285.0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模拟深地岩体的岩芯制作方法及应用,在可变形模具内填充制作类岩试验材料的原料,之后在原料中插入中空的芯样模具;所述可变形模具为密闭的正方体,正方体的框架为刚性杆,六面上为弹性材料;清除芯样模具中的原料,并在芯样模具内壁贴壁铺设封底的柔性薄膜,将原料回填至柔性薄膜内;抽离芯样模具,保留柔性薄膜,之后将可变形模具放入压力罐中加压进行应力固化;卸压后打开压力罐,取预制芯样中段,即所述岩芯。本发明提供了模拟深地岩体的岩芯制作方法,模拟的岩芯可用于验证相关深地科学问题,服务于深地岩体物理试验研究,为岩芯法测定深地应力相关研究提供支撑。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