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42185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010911426.8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创明(韶关)绿色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0L50/70 , B60L50/71 , B62J43/13 , B62J43/28 , H01M8/04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包括储氢罐、燃料电池电堆、控制装置、驱动装置、车架,车架包括:前斜梁、连接踏板、主立管,连接踏板的两端分别与前斜梁的下端和主立管的下端相连,前斜梁的内部和主立管的内部中空,且连接踏板内设有连通前斜梁的内部空间和主立管的内部空间的排风通道,主立管的顶部设有排风口;燃料电池电堆设于前斜梁内,储氢罐设于主立管内,燃料电池电堆排出的热风通过排风通道进入主立管内,在流过储氢罐的外表面后从排风口排出。以利用燃料电池电堆运行时产生的废热,实现热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1907636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010912278.1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创明(韶关)绿色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2M6/45 , B62M6/50 , B62M6/90 , B62J43/13 , B62J43/28 , B60L58/33 , B60L58/40 , H01M8/04089 , H01M8/04007 , H01M8/04014 , H01M8/04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包括储氢罐、燃料电池装置、控制装置、驱动装置,助力自行车具有车架,车架具体包括:依次相连的前斜梁、连接踏板、主立管,主立管和连接踏板内部均中空,主立管上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使得主立管内部形成第一风流道,储氢罐设于主立管的内壁上;燃料电池装置具体包括:燃料电池电堆、排风罩,燃料电池电堆设于连接踏板内,排风罩内设有第二风流道,第二风流道的一端与燃料电池电堆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与主立管上的进风口连通;其中,燃料电池电堆排出的热风通过第二风流道进入第一风流道,在流过储氢罐的外表面后,从排风口排出。以利用燃料电池电堆运行时产生的废热,实现热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8793935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87189.1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创明(韶关)绿色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储氢放氢装置,包括:储氢模块,储氢模块为室温固态储氢结构,用于在室温、低压状态下储存氢气;放氢模块,放氢模块与储氢模块连接;控制模块,控制模块通过对管路上阀门的开闭实现对储氢与放氢控制;其中,管路用于实现放氢模块与储氢模块间的连接。本发明所提供的储氢放氢装置为近室温低压固态储氢装置,其中储氢装置自身的充氢压力低,且储氢装置对外部放氢时的放氢压力也低,使得外部需要充注氢的储氢瓶充注压力也较低,更具有安全性和可操作性。此外,本发明还具有组成结构简单,占据空间小,便于生产制作,维修维护方便快捷,适合模块化生产制作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38060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97700.7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创明(韶关)绿色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8/04007 , H01M8/04014 , H01M8/24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固态储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换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空气气流从进气口进入与电池箱中的燃料电池进行热交换,以吸收燃料电池产生的热量,形成热气流;S2、热气流流经固态储氢空间中的储氢器,以使所述热气流与储氢器进行热交换后变为低温气流;S3、低温气流流入控制模块空间,对工作中的控制系统降温;S4、对控制系统降温后的气流经出气口排出。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换热方法能够将进入固态储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气流流程增加的同时,使其具有最佳换热效率,以及能量利用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6006894A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1708708.3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创明(韶关)绿色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固态储氢供氢系统,包括固态储氢单元、进气总管、出气总管、支管和换热箱体,其中,所述固态储氢单元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固态储氢单元均设置在所述换热箱体内;若干所述固态储氢单元均与所述支管连通,所述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所述进气总管和所述出气总管连通,所述换热箱体设置有入液口和出液口,换热介质通过所述入液口进入所述换热箱体内,所述换热介质通过所述出液口流出所述换热箱体。该供氢系统结构紧凑,方便安装与调试。换热介质的流道呈S形,保证换热介质能够与固态储氢单元进行充分的换热。在固态储氢单元内设置隔垫和导气管极大地提高了固态储氢单元释放氢气或吸收氢气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63780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741023.8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创明(韶关)绿色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安泰创明(北京)氢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1B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金属催化的镁基储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氢能技术领域。该镁基储氢材料主要由氢化镁和催化剂形成的复合物,其中,催化剂为由镍和二氧化钛负载在碳基质上形成的双金属催化剂TiO2/C/Ni;通过将双金属催化剂TiO2/C/Ni引入MgH2中,实现对MgH2的微量高效催化,在既不过多损失MgH2的储氢容量的同时,又能实现优异的催化效果,从而使所制得的镁基储氢材料MgH2‑TiO2/C/Ni表现出优异的储氢性能和吸放氢循环稳定性。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双金属催化的镁基储氢材料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通过球磨法将催化剂引入到MgH2体系当中,实现了镁基储氢材料的稳定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1890957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010912281.3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创明(韶关)绿色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0L50/70 , B60L50/71 , B62J43/13 , B62J43/28 , H01M8/04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氢燃料电池助力自行车,包括:动力系统和车架,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储氢罐、燃料电池装置、控制装置、驱动装置,所述车架具体包括:横梁、主立管,横梁的后端与主立管相连,横梁和主立管内部中空,在横梁的后端设有连通横梁和主立管内部空间的通风口,靠近横梁前端的横梁的侧壁上设有排风口;储氢罐设于横梁内,燃料电池电堆设于主立管内,燃料电池电堆的空气出口与通风口连通,使得燃料电池电堆排出的热风通过通风口进入横梁内,在流过储氢罐的外表面后从排风口排出。以利用燃料电池电堆运行时产生的废热,实现热自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2078717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010911443.1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创明(韶关)绿色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2M6/45 , B62M6/50 , B62M6/90 , B62J43/13 , B60L58/33 , B60L58/40 , H01M8/04089 , H01M8/04082 , H01M8/04007 , H01M8/04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自补偿型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包括储氢罐、燃料电池电堆,助力自行车具有车架,车架具体包括:相连接的前斜梁、立管、固定设于立管上的第一壳体、后支架、设于后支架上的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的内部、第二壳体的内部、立管的内部均中空,第二壳体的一端与立管相连,第一壳体的内部、第二壳体的内部均与立管的内部连通,第一壳体上设有进风口,第二壳体上设有排风口;其中,储氢罐设于第二壳体内,燃料电池电堆设于第一壳体内,燃料电池电堆的空气出口朝向立管,燃料电池电堆排出的热风通过立管的内部空间进入第二壳体内,在流过储氢罐的外表面后从排风口排出。以利用燃料电池电堆运行时产生的废热,实现热自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8719063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795351.X
申请日:2024-06-19
Applicant: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创明(韶关)绿色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01J23/745 , C01B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镁基固态储氢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固态储氢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包括Fe2TiO5,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尿素加入溶剂中并搅拌至溶解,之后加热至反应温度,保持恒温,得到恒温溶剂;S2、向恒温溶剂中加入铁源,搅拌至铁源溶解,之后再加入钛源,搅拌至充分反应;S3、对步骤S2中充分反应后的溶液进行水热处理,经后处理后得到催化剂前驱体;S4、对催化剂前驱体进行煅烧,得到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本发明提供的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应用至镁基储氢材料后,可以使MgH2脱氢活化能进一步降低,降至73.5‑89.4kJ/mol。
-
公开(公告)号:CN118572159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63106.0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创明(韶关)绿色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8/04992 , H01M8/0444 , H01M8/04664 , H01M8/04082 , H01M8/0408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固态储氢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组装模块化固态储氢发电系统;S2:启动模块化固态储氢发电系统,气路管道进行自检;S3:燃料电池发电模块进行自检;S4:总控制模块发送启动燃料电池发电模块命令;S5:燃料电池发电模块依次开启进气电磁阀、排风扇、排气电磁阀;S6:模块化固态储氢发电系统在启动和运行过程中,利用氢气浓度传感器对氢气浓度进行检测。燃料电池发电模块和固态储氢模块均为独立式的模块化结构,克服并解决了燃料电池发电模块运行稳定性不佳的问题,集成化程度高,可以实现及时、精准有效控制;能精准的对发生氢气泄露的情况进行检测,并合理有效的对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