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80606A
公开(公告)日:2024-07-23
申请号:CN202410597700.7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创明(韶关)绿色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8/04007 , H01M8/04014 , H01M8/247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氢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固态储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换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空气气流从进气口进入与电池箱中的燃料电池进行热交换,以吸收燃料电池产生的热量,形成热气流;S2、热气流流经固态储氢空间中的储氢器,以使所述热气流与储氢器进行热交换后变为低温气流;S3、低温气流流入控制模块空间,对工作中的控制系统降温;S4、对控制系统降温后的气流经出气口排出。其有益效果在于:本换热方法能够将进入固态储氢燃料电池发电系统的气流流程增加的同时,使其具有最佳换热效率,以及能量利用最大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993909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010911458.8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创明(韶关)绿色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0L50/70 , B60L50/71 , B62J43/13 , B62J43/28 , H01M8/04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氢燃料电池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储氢罐、燃料电池装置和控制装置,储氢罐用于存放固态储氢合金材料;储氢罐通过供氢管路向燃料电池装置供给氢气,燃料电池装置能够为助力自行车的移动供给电能;燃料电池装置还通过供电线路分别向储氢罐和控制装置供电,控制装置能够启动与关闭燃料电池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利用燃料电池电堆运行时产生的废热,实现热自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2026544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010912279.6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创明(韶关)绿色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0L50/70 , B60L50/71 , B62J43/13 , B62J43/28 , H01M8/04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自补偿型氢燃料电池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包括储氢罐、燃料电池电堆、控制装置、驱动装置,助力自行车具有车架,车架具体包括:相连接的前斜梁、立管、设于立管前侧的第一壳体、设于立管后侧的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的内部和第二壳体的内部均中空,第一壳体上设有排风口,第二壳体上设有进风口,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部空间通过多个空气管道连通,第一壳体的内部形成第一风流道,多个空气管道的内部空间形成第二风流道;储氢罐设于第一风流道内,燃料电池电堆设于第二壳体内,燃料电池电堆排出的热风通过第二风流道进入第一风流道,在流经储氢罐后从排风口排出。以利用燃料电池电堆运行时产生的废热,实现热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1942185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010911426.8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创明(韶关)绿色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0L50/70 , B60L50/71 , B62J43/13 , B62J43/28 , H01M8/04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包括储氢罐、燃料电池电堆、控制装置、驱动装置、车架,车架包括:前斜梁、连接踏板、主立管,连接踏板的两端分别与前斜梁的下端和主立管的下端相连,前斜梁的内部和主立管的内部中空,且连接踏板内设有连通前斜梁的内部空间和主立管的内部空间的排风通道,主立管的顶部设有排风口;燃料电池电堆设于前斜梁内,储氢罐设于主立管内,燃料电池电堆排出的热风通过排风通道进入主立管内,在流过储氢罐的外表面后从排风口排出。以利用燃料电池电堆运行时产生的废热,实现热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1907636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010912278.1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创明(韶关)绿色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2M6/45 , B62M6/50 , B62M6/90 , B62J43/13 , B62J43/28 , B60L58/33 , B60L58/40 , H01M8/04089 , H01M8/04007 , H01M8/04014 , H01M8/04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包括储氢罐、燃料电池装置、控制装置、驱动装置,助力自行车具有车架,车架具体包括:依次相连的前斜梁、连接踏板、主立管,主立管和连接踏板内部均中空,主立管上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使得主立管内部形成第一风流道,储氢罐设于主立管的内壁上;燃料电池装置具体包括:燃料电池电堆、排风罩,燃料电池电堆设于连接踏板内,排风罩内设有第二风流道,第二风流道的一端与燃料电池电堆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与主立管上的进风口连通;其中,燃料电池电堆排出的热风通过第二风流道进入第一风流道,在流过储氢罐的外表面后,从排风口排出。以利用燃料电池电堆运行时产生的废热,实现热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1890957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010912281.3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创明(韶关)绿色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0L50/70 , B60L50/71 , B62J43/13 , B62J43/28 , H01M8/04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氢燃料电池助力自行车,包括:动力系统和车架,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储氢罐、燃料电池装置、控制装置、驱动装置,所述车架具体包括:横梁、主立管,横梁的后端与主立管相连,横梁和主立管内部中空,在横梁的后端设有连通横梁和主立管内部空间的通风口,靠近横梁前端的横梁的侧壁上设有排风口;储氢罐设于横梁内,燃料电池电堆设于主立管内,燃料电池电堆的空气出口与通风口连通,使得燃料电池电堆排出的热风通过通风口进入横梁内,在流过储氢罐的外表面后从排风口排出。以利用燃料电池电堆运行时产生的废热,实现热自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2078717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010911443.1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创明(韶关)绿色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2M6/45 , B62M6/50 , B62M6/90 , B62J43/13 , B60L58/33 , B60L58/40 , H01M8/04089 , H01M8/04082 , H01M8/04007 , H01M8/04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自补偿型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包括储氢罐、燃料电池电堆,助力自行车具有车架,车架具体包括:相连接的前斜梁、立管、固定设于立管上的第一壳体、后支架、设于后支架上的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的内部、第二壳体的内部、立管的内部均中空,第二壳体的一端与立管相连,第一壳体的内部、第二壳体的内部均与立管的内部连通,第一壳体上设有进风口,第二壳体上设有排风口;其中,储氢罐设于第二壳体内,燃料电池电堆设于第一壳体内,燃料电池电堆的空气出口朝向立管,燃料电池电堆排出的热风通过立管的内部空间进入第二壳体内,在流过储氢罐的外表面后从排风口排出。以利用燃料电池电堆运行时产生的废热,实现热自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8572159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763106.0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创明(韶关)绿色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8/04992 , H01M8/0444 , H01M8/04664 , H01M8/04082 , H01M8/0408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模块化固态储氢发电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组装模块化固态储氢发电系统;S2:启动模块化固态储氢发电系统,气路管道进行自检;S3:燃料电池发电模块进行自检;S4:总控制模块发送启动燃料电池发电模块命令;S5:燃料电池发电模块依次开启进气电磁阀、排风扇、排气电磁阀;S6:模块化固态储氢发电系统在启动和运行过程中,利用氢气浓度传感器对氢气浓度进行检测。燃料电池发电模块和固态储氢模块均为独立式的模块化结构,克服并解决了燃料电池发电模块运行稳定性不佳的问题,集成化程度高,可以实现及时、精准有效控制;能精准的对发生氢气泄露的情况进行检测,并合理有效的对工作状态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222483410U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21046336.7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创明(韶关)绿色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8/02 , H01M8/0271 , H01M8/04007 , H01M8/040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氢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固态储氢燃料电池箱包括壳体,其内部通过隔板分隔出燃料电池空间、控制模块空间和固态储氢空间,燃料电池空间与固态储氢空间之间具有第一贯通口,控制模块空间与固态储氢空间之间具有第二贯通口,第一贯通口和第二贯通口沿固态储氢空间的高度方向错开排列,燃料电池空间和控制模块空间均与固态储氢空间贯通,燃料电池空间开设进气口,控制模块空间开设出气口,以使燃料电池空间、固态储氢空间与控制模块空间之间形成风道。使燃料电池产生的热流在箱体内部流动的长程最大化,达到热量被最大化利用,可有效提高储氢器的换热效率。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氢动力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219789882U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20589885.8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创明(韶关)绿色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氢能电动车燃料电池系统盒,包括主箱、固态储氢瓶、控制系统、副箱和燃料电池电堆,其中,所述固态储氢瓶置于所述主箱内,所述控制系统置于所述副箱内,所述副箱和所述燃料电池电堆连接在所述主箱的同一侧,所述固态储氢瓶通过氢瓶出气管路与所述燃料电池电堆连接,所述固态储氢瓶能够为所述燃料电池电堆输送氢气。该系统盒提高了系统盒的安全性,集成化程度高,结构紧凑,有效减小该系统盒的整体体积,满足多种场景下小空间的安装要求。通过提手实现双瓶组便捷换氢,设置两个1L容积的固态储氢瓶为氢能电动车提供长续航的能力。利用燃料电池电堆产生的废热对固态储氢瓶进行加热,实现燃料电池电堆废热循环再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