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942185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010911426.8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创明(韶关)绿色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0L50/70 , B60L50/71 , B62J43/13 , B62J43/28 , H01M8/04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包括储氢罐、燃料电池电堆、控制装置、驱动装置、车架,车架包括:前斜梁、连接踏板、主立管,连接踏板的两端分别与前斜梁的下端和主立管的下端相连,前斜梁的内部和主立管的内部中空,且连接踏板内设有连通前斜梁的内部空间和主立管的内部空间的排风通道,主立管的顶部设有排风口;燃料电池电堆设于前斜梁内,储氢罐设于主立管内,燃料电池电堆排出的热风通过排风通道进入主立管内,在流过储氢罐的外表面后从排风口排出。以利用燃料电池电堆运行时产生的废热,实现热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1907636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010912278.1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创明(韶关)绿色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2M6/45 , B62M6/50 , B62M6/90 , B62J43/13 , B62J43/28 , B60L58/33 , B60L58/40 , H01M8/04089 , H01M8/04007 , H01M8/04014 , H01M8/04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包括储氢罐、燃料电池装置、控制装置、驱动装置,助力自行车具有车架,车架具体包括:依次相连的前斜梁、连接踏板、主立管,主立管和连接踏板内部均中空,主立管上设有进风口和排风口,使得主立管内部形成第一风流道,储氢罐设于主立管的内壁上;燃料电池装置具体包括:燃料电池电堆、排风罩,燃料电池电堆设于连接踏板内,排风罩内设有第二风流道,第二风流道的一端与燃料电池电堆的出风口连通,另一端与主立管上的进风口连通;其中,燃料电池电堆排出的热风通过第二风流道进入第一风流道,在流过储氢罐的外表面后,从排风口排出。以利用燃料电池电堆运行时产生的废热,实现热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1890957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010912281.3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创明(韶关)绿色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0L50/70 , B60L50/71 , B62J43/13 , B62J43/28 , H01M8/04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氢燃料电池助力自行车,包括:动力系统和车架,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储氢罐、燃料电池装置、控制装置、驱动装置,所述车架具体包括:横梁、主立管,横梁的后端与主立管相连,横梁和主立管内部中空,在横梁的后端设有连通横梁和主立管内部空间的通风口,靠近横梁前端的横梁的侧壁上设有排风口;储氢罐设于横梁内,燃料电池电堆设于主立管内,燃料电池电堆的空气出口与通风口连通,使得燃料电池电堆排出的热风通过通风口进入横梁内,在流过储氢罐的外表面后从排风口排出。以利用燃料电池电堆运行时产生的废热,实现热自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2078717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010911443.1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创明(韶关)绿色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2M6/45 , B62M6/50 , B62M6/90 , B62J43/13 , B60L58/33 , B60L58/40 , H01M8/04089 , H01M8/04082 , H01M8/04007 , H01M8/040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自补偿型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包括储氢罐、燃料电池电堆,助力自行车具有车架,车架具体包括:相连接的前斜梁、立管、固定设于立管上的第一壳体、后支架、设于后支架上的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的内部、第二壳体的内部、立管的内部均中空,第二壳体的一端与立管相连,第一壳体的内部、第二壳体的内部均与立管的内部连通,第一壳体上设有进风口,第二壳体上设有排风口;其中,储氢罐设于第二壳体内,燃料电池电堆设于第一壳体内,燃料电池电堆的空气出口朝向立管,燃料电池电堆排出的热风通过立管的内部空间进入第二壳体内,在流过储氢罐的外表面后从排风口排出。以利用燃料电池电堆运行时产生的废热,实现热自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1993909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010911458.8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创明(韶关)绿色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0L50/70 , B60L50/71 , B62J43/13 , B62J43/28 , H01M8/04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氢燃料电池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储氢罐、燃料电池装置和控制装置,储氢罐用于存放固态储氢合金材料;储氢罐通过供氢管路向燃料电池装置供给氢气,燃料电池装置能够为助力自行车的移动供给电能;燃料电池装置还通过供电线路分别向储氢罐和控制装置供电,控制装置能够启动与关闭燃料电池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以利用燃料电池电堆运行时产生的废热,实现热自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12026544B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010912279.6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创明(韶关)绿色能源材料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60L50/70 , B60L50/71 , B62J43/13 , B62J43/28 , H01M8/040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自补偿型氢燃料电池助力自行车的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包括储氢罐、燃料电池电堆、控制装置、驱动装置,助力自行车具有车架,车架具体包括:相连接的前斜梁、立管、设于立管前侧的第一壳体、设于立管后侧的第二壳体,第一壳体的内部和第二壳体的内部均中空,第一壳体上设有排风口,第二壳体上设有进风口,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内部空间通过多个空气管道连通,第一壳体的内部形成第一风流道,多个空气管道的内部空间形成第二风流道;储氢罐设于第一风流道内,燃料电池电堆设于第二壳体内,燃料电池电堆排出的热风通过第二风流道进入第一风流道,在流经储氢罐后从排风口排出。以利用燃料电池电堆运行时产生的废热,实现热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09723969B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1910140606.8
申请日:2019-02-26
Applicant: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小型化移动式低压加氢站,移动式低压加氢站包括移动手车、固定支架、冷却箱和钢瓶,其中,移动手车用于提供安装位置;固定支架活动地设于移动手车上,用于固定钢瓶;冷却箱可拆卸地设于移动手车上,用于盛装冷却介质和储氢罐;钢瓶可拆卸地设于固定支架内,用于盛装氢气;钢瓶瓶口处设有减压阀来控制充氢的压力和开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加氢站的移动式与小型化,能够灵活地移动到小功率氢燃料电池车所在的任意位置,进而为供氢系统加氢,降低了加氢站的建造成本,缩短了加氢站的建造周期,便于维护和操作,增大了燃料电池车的活动服务范围,供氢网络加以完善,促进氢燃料电池的产业化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14883594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210412754.2
申请日:2022-04-19
Applicant: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8/04 , H01M8/04007 , H01M8/040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带翅片的固态储氢罐为氢源的燃料电池叉车电源系统,包括:储氢罐,所述储氢罐能够存储和释放氢气,所述储氢罐内设置有换热管,与所述换热管连接有散热翅片;燃料电池系统,所述储氢罐能够为所述燃料电池系统提供氢气;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使用所述燃料电池释放的电能驱动所述叉车。该叉车电源系统的储氢罐内在换热管之间设置有散热翅片,增大了换热管的换热面积,提高储氢罐内部的传热性能,增强换热的作用,进而增强罐体内部的热管理,从而解决了现有储氢罐热管理效果不佳的问题。设计了配重区域,提高整体的重量,使整个叉车不需要额外提供配重模块。该叉车电源系统具备零排放、无污染,耐低温等特征。
-
公开(公告)号:CN113639195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0937421.7
申请日:2021-08-16
Applicant: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氢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储氢瓶。储氢瓶包括:瓶体,所述瓶体具有开口,在所述开口上设有瓶口阀,在所述瓶体内部装有储氢材料;主导气管,设于所述瓶体内,所述主导气管的一端设于所述开口处、另一端朝向所述瓶体的底部延伸;若干导气支撑管,每个所述导气支撑管与所述主导气管连通,且所述导气支撑管的至少一端支撑在所述瓶体的内壁上;其中,所述主导气管、所述导气支撑管均采用金属多孔烧结体材料。本发明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吸放氢反应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15172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111466534.X
申请日:2021-12-03
Applicant: 江苏集萃安泰创明先进能源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1M8/04 , H01M8/04007 , H01M8/04082 , H01M8/04089 , F17C11/00 , F17C13/00 , F17C13/04 , C01B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载用金属氢化物复合储氢装置,包括储氢瓶单元模块和半导体单元模块,其中,所述储氢瓶单元模块包括储氢瓶,所述储氢瓶内装填储氢材料;所述半导体单元模块包括半导体芯片,所述半导体芯片与所述储氢瓶接触,所述半导体芯片连接有电源线,所述半导体芯片能够加热或冷却所述储氢瓶。该装置具有吸放氢快速动态响应、能量有效利用、对管道无腐蚀等显著特点。该装置具有冷热转换容易、操作简单、便于车载系统应用和推广。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