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杂铜除杂用精炼剂及其应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1336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78160.6

    申请日:2025-01-1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杂铜精炼除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废杂铜除杂用精炼剂及其应用方法。所述精炼包括含铁组分和非铁组分,所述含铁组分中铁元素的价态大于等于2,所述非铁组分包含SiO2、Al2O3;废杂铜除杂用精炼剂中含铁组分质量含量为10%~96%。所述精炼剂的应用方法为:将具有一定细度的精炼剂烘干,将废杂铜加热熔化,向铜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精炼剂,控制熔炼温度为1150~1300℃,吹氧熔炼一段时间后扒渣,可有效降低铜液中的杂质元素含量。本发明的精炼剂对废杂铜中杂质元素脱除效果显著,廉价易得,环境友好,可为废杂铜的高质化循环利用提供技术支撑,易于实现工业化,有着十分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一种钨条矫直开坯用中频加热炉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96478A

    公开(公告)日:2024-11-05

    申请号:CN202411138331.1

    申请日:2024-08-19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光伏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钨条矫直开坯用中频加热炉。该加热炉中,壳体为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钨炉管同轴套装于壳体内,且与壳体的封闭端之间设置有后保温单元,与壳体的内侧壁之间设置侧保温单元;将加热单元设置于侧保温单元内,且环绕于钨炉管的外侧,以对钨炉管进行加热;在壳体的开口端设置有挡板,挡板与钨炉管之间设置前保温单元,且挡板上开设有进料口,并通过安装于壳体开口端的炉门单元进行密封,同时,在加热过程中向钨炉管内通入惰性气体,有效解决目前钨合金杆矫直、开坯过程中采用钼丝加热的马弗炉存在的加热温度不足、加热效率低、钨条易于污染、加热设备寿命短等问题,为高强度、大长度钨合金丝制备提供保障。

    一种具有高效集水效果的铝网及其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8492691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781676.2

    申请日:2024-06-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高效集水效果的铝网及其制备工艺。本发明采用激光打孔方式对铝箔进行加工并形成微孔通道,激光熔融物在加工表面堆积形成粗糙结构;随后对多孔铝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激光熔融物堆积一侧表面进一步形成微纳结构,无需进一步低表面物质修饰处理即可实现铝网表面超疏水,且另一侧微弧氧化表面膜具有超亲水特性。本发明制备的铝网激光加工面具有超疏水特性,另一侧经微弧氧化处理后表面氧化铝膜具有超亲水特性,集水过程中,水滴在超亲水面聚集,在重力作用下穿过微孔后达到超疏水面后直接掉落,在超疏水面不会产生残留,提高集水速度和效率。本发明所述集水铝网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特性,可有效延长其使用寿命。

    一种聚丁烯-1杨氏模量的测量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190626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446939.4

    申请日:2024-04-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丁烯‑1杨氏模量的测量方法,属于杨氏模量测量技术领域,研究发现聚丁烯‑1的平均T2弛豫率与其杨氏模量存在一定对应关系,且不受拉伸温度、结晶温度的影响。故通过测量不同状态下聚丁烯‑1样品的杨氏模量及T2弛豫时间求出了其函数关系,得到函数关系后无需通过传统方法进行制样拉伸等获得杨氏模量,仅需要通过低场固体核磁共振测得对应T2弛豫时间,随后带入函数计算即可获得不同状态下聚丁烯‑1的杨氏模量,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具有无损检测、在线检测的优势,能够节省大量人力物力,节约检测时间;同时也能克服利用拉伸法无法测量脆性材料杨氏模量的缺陷。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