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解铜箔用阴极辊的在线表面修复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8172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951754.5

    申请日:2024-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解铜箔用阴极辊的在线表面修复处理方法,属于阴极辊在线修复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对阴极辊辊面进行清理,固定阴极辊在线表面处理装置,并调节气缸压力范围;调节油路油量,等待管道中的油稳定流动后,启动阴极辊在线表面处理装置;调节工作电流和谐振指示DC电压,确保系统总成正常;保持调节的气缸压力范围,将超声处理刀头与阴极辊表面接触,并径向进给,压缩气缸,将超声处理刀头整圈均匀压至阴极辊辊面,完成阴极辊的在线表面修复处理。本发明考虑了电解铜箔用阴极辊的实际工况条件,从改善阴极辊表面粗糙度及表面晶粒度等级的角度出发,显著提高了新阴极辊加工生产效率,降低了旧阴极辊维护和修复的时间及成本。

    一种铜、铝金属材料尺寸稳定性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50331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238771.X

    申请日:2023-09-2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铝金属材料尺寸稳定性的测试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测试方法包括采用动态热机械分析仪,对铜、铝金属材料进行动态热机械分析测试,得到铜、铝金属材料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振动频率的交变外加应力共同作用下的实时复合模量|E|、损耗因子tanδ、储存模量E'和损耗模量E”;根据铜、铝金属材料在不同温度和不同振动频率的交变外加应力共同作用下的实时损耗因子tanδ、储能模量E'、耗能模量E”和复合模量|E|与实际应用场景所对应的尺寸稳定性要求进行比对,确定所述铜、铝金属材料的尺寸稳定性。该测试方法能实现在温度和外加应力共同作用下对金属材料尺寸稳定性的更加准确的测试。

    一种新型LiBaF3微波介质陶瓷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1967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03022.8

    申请日:2024-0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LiBaF3微波介质陶瓷的制备方法,涉及微波通讯领域及低温共烧陶瓷介质材料领域,包括将LiF和BaF2粉末分别放于加热炉中进行一次煅烧、一次研磨、一次干燥、二次煅烧、二次研磨、二次干燥、过筛造粒;将制得的粉体原料压制成圆柱体,并冷等静压;最终烧结2小时以实现致密化,得到致密化的LiBaF3;本发明中LiBaF3微波介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实现致密化;在该制备条件下,LiBaF3微波介质陶瓷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13.72,较高的品质73000GHz和近零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35.74×10‑6/℃;同时,该LiBaF3微波介质陶瓷可以与Ag低温共存,是一种颇具应用潜力的新型微波介质材料。

    一种LiBaF3微波介质陶瓷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19677B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0703022.8

    申请日:2024-06-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iBaF3微波介质陶瓷的制备方法,涉及微波通讯领域及低温共烧陶瓷介质材料领域,包括将LiF和BaF2粉末分别放于加热炉中进行一次煅烧、一次研磨、一次干燥、二次煅烧、二次研磨、二次干燥、过筛造粒;将制得的粉体原料压制成圆柱体,并冷等静压;最终烧结2小时以实现致密化,得到致密化的LiBaF3;本发明中LiBaF3微波介质材料的制备方法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实现致密化;在该制备条件下,LiBaF3微波介质陶瓷具有较低的介电常数13.72,较高的品质73000GHz和近零的谐振频率温度系数‑35.74×10‑6/℃;同时,该LiBaF3微波介质陶瓷可以与Ag低温共存,是一种颇具应用潜力的新型微波介质材料。

    一种优化L12相沉淀强化高熵合金的制备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724816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311065370.9

    申请日:2023-08-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熵合金制备技术领域,尤指一种优化L12相沉淀强化高熵合金的制备工艺;所述的制备工艺通过提高L12相的体积分数和调控其在基体中的分布状态,达到调控强度和韧性的目的;包括以下步骤:S1、真空熔炼;S2、均质化处理;S3、冷轧;S4、退火处理;S5、时效处理;本发明相比传统的制备工艺,解决了强度和塑形难以均衡的矛盾;更具体的是本发明通过合金元素和热处理工艺的设计,调控L12相的体积分数和分布状态,使得L12相体积分数可达到35%以上,具有多尺度分布的特征,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通过多次实验论证,所制得的合金的强度~1.5GPa,塑性保持25%左右,优于目前报道的绝大多数高熵合金。

    一种具有(111)织构的电解铜箔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979291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470646.6

    申请日:2024-10-2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解铜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111)织构的电解铜箔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具有(111)织构的电解铜箔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以具有(0001)织构的钛基底作为阴极,在电解液中进行电沉积得到具有(111)织构的细晶电解铜箔,电解铜箔的平均晶粒尺寸<0.2μm。本发明利用钛的(0001)晶面上Cu的稳定吸附活性位点密度较高,且钛的(0001)原子密排面与铜箔的(111)原子密排晶面晶格匹配度较高,可降低(111)铜晶核的形成能,促进(111)铜晶核的形成,进而促进铜箔(111)织构形成和晶粒细化,从而获得具有强(111)织构的超细晶电解铜箔,实现电解铜箔综合性能的协同提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