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道路交通监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95478B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710951979.4

    申请日:2017-10-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路面道路交通监控方法,该方法基于接近开关和多个压电片实现,所述压电片、接近开关埋设于路表,多个压电片组成压电检测单元,所述压电检测单元横跨整个车道,由垂直于道路方向的首级检测单元和次级检测单元组成。由两个检测单元采集的数据,经简单的逻辑运算后,即可获得各种交通信息,实现交通监控与管理。本发明可以加密道路信息监控网络,为交通大数据提供数据基础,极大的提高了计算流量的精度。

    基于波的高速旋转管状结构的转速及应变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08312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911405520.X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波的高速旋转管状结构的转速及应变监测方法,在管状结构外表面给予波激励,在接收位置对激励波进行接收,接收位置与施加波激励的位置在管状结构的同一横截面上且与管状结构的旋转方向相反的外表面,两个位置夹角小于180°,激励波的波长与管状结构外边界周长相同,控制激励波的频率从零开始不断增加,同时分析接收波的频率,当出现第一个最大的共振频率时停止激励,获得的共振频率的值的大小就是管状结构旋转的角速度大小,根据管状结构转速与应变的关系,得到旋转体内部一点的应变情况。本基于波的非接触监测方法,无需植入设备,对原结构干扰小,对空间条件要求低,同时,适用于任意尺寸的且包括已投入使用的旋转管状结构。

    基于绝缘体上硅大批量获得大尺寸单晶硅纳米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80392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400443.9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nventor: 吕朝锋 陆明 徐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绝缘体上硅大批量获得大尺寸单晶硅纳米膜方法,该方法步骤包括:在绝缘体上硅晶圆上光刻显影方形沟槽阵列及微孔阵列图形,ICP刻蚀顶层硅至埋氧层,放入缓冲氧化物腐蚀液中腐蚀埋氧层,取出腐蚀完埋氧层的绝缘体上硅在去离子水中轻轻抖动,顶层单晶硅纳米薄膜脱离衬底漂在水面,多次转印清洗,转印至目标衬底。该发明方法一次可以获得几十片边长为5毫米及以上单晶硅纳米薄膜方块,该单晶硅纳米薄膜方块质量与体硅相同,同时由于厚度减薄至几十甚至几百纳米,具有一定的柔性。该发明方法可以将传统固态体硅电子器件技术与柔性电子器件技术结合,二者优势互补,应用前景广泛。

    一种基于摩擦发电原理的波浪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140426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11418181.9

    申请日:2019-12-3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摩擦发电原理的波浪发电装置,包括岸边的能量捕获机构、摩擦发电机构、支撑限位机构以及电源控制箱。所述的能量捕获机构包括浮球、浮摆、旋转轮、旋转轴;所述的摩擦发电机构包括固定在堤坝上的发电轮盘、正摩擦发电片、负摩擦发电片、插片盘;所述的支撑限位机构包括支撑所述发电轮盘的竖杆、套设在竖杆上的滑动管套以及垂直连接滑动管套和浮球的横杆;所述的摩擦发电机构经过导线连接至电源控制箱,所述电源控制箱与用电设备连接。利用本发明专利,既可实现对波浪能的吸收与转换,同时也可有效降低海岸的能量损耗,减小对海岸的破坏,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一种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内人群荷载的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487275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077254.2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公共交通工具内人群荷载的发电装置,包括布设在公共交通工具底板内的压电俘能装置,所述压电俘能装置包括压电结构单元,所述压电结构单元包括拱形钢板,所述拱形钢板的底部设有多个压电片,所述压电俘能装置的两端设有伸缩缝,所述压电俘能装置经过导线连接至电源控制装置从而输出电能。利用本发明的装置,既可以减轻对公共交通工具的损害,延长寿命,又可以获得自发的电能供给,减小能源的浪费,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

    用于海洋立管的俘能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160568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075820.6

    申请日:2016-02-0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2/1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海洋立管的俘能发电装置,包括柔性膜状俘能供电结构,所述柔性膜状俘能供电结构包覆在海洋立管表面,所述柔性膜状俘能供电结构内封装有多个压电单元。本发明的发电装置所产生的电能完全能够为海洋管道的检测系统、检测数据传输系统提供足够的电能,还具备电能存储装置,当产生电能富余时能够及时进行存储,保证系统的持续供电,本发明从技术上直接支持海洋这样特殊环境中管道的无线检测,以及检测数据的无线传输,是水下结构检测技术的重要革新。

    利用沥青路面变形进行发电的道路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86369B

    公开(公告)日:2016-05-11

    申请号:CN201410209703.5

    申请日:2014-05-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沥青路面变形进行发电的道路发电装置,包括多个埋设在道路面层内的压电结构单元,压电结构单元包括绝缘外壳、压电片、绝缘拨片、金属传动杆、套管以及弹簧,压电片固连在绝缘外壳的内壁上,绝缘拨片套设并固定连接在金属传动杆上,绝缘拨片设置在压电片上方,金属传动杆的顶端伸出绝缘外壳并具有外凸的承接头,金属传动杆的底端通过弹簧固连在所述绝缘外壳的底部,压电结构单元通过导线连接电源控制箱,电源控制箱连接用电设备。本发明将压电结构单元铺设在道路面层内,将引起路面变形的交通载荷应力转化为电能,对道路上及附近的用电设备进行供电或者将电能存储。

    基于悬臂梁结构的桥梁压电储能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868783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116128.9

    申请日:2015-03-16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悬臂梁结构的桥梁压电储能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压电俘能单元,所述压电俘能单元固定安装在所述桥梁的箱梁内,所述压电俘能单元通过导线连接整流储能单元,所述压电俘能单元能够在所述桥梁受到动载荷振动时随之振动,由此产生电能,并由整流储能单元对电能进行整流和储存,从而对外输出稳定的电压。本发明利用压电材料的正向压电效应以及压电悬臂梁的放大效应,将桥梁因车辆等动载荷引起的形变放大,并将其转变为电信号,通过整流储能单元,将电信号处理为电能储存,再对周围用电设备供电。

    公路车辆荷载接触-非接触多源决策融合识别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42422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36965.1

    申请日:2025-02-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公路车辆荷载接触‑非接触多源决策融合识别系统及方法,通过非接触式轮胎荷载识别系统进行轮胎图像采集,计算非接触式轮胎荷载识别先验值并建立先验不确定性量化模型;通过接触式轮胎荷载识别系统进行轮胎压力感知,计算出接触式轮胎荷载识别先验值并建立先验不确定性量化模型;利用接触‑非接触多源信息决策融合与自适应更新算法,将上述两种包含不确定度的单源荷载识别结果进行不确定度优化型决策融合,并通过参数逆向估计实现了初始不确定度的自适应更新,获得了考虑车辆类型差异、具有最小化不确定度的后验性识别结果。本发明将视觉与压电测量信息在决策层面加以融合,提升了识别结果的精确性与稳定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