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197624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089192.3
申请日:2023-08-28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10/77 , G06N3/0464 , G06N3/084 , G06N3/0985 , G06T7/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红外‑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解决了目前存在方法不能平衡保存红外图像中的热辐射信息和可见光图像中的细节、纹理信息。该方法利用的网络架构是自编码器(Auto‑Encoder)网络,在编码器中引入三种尺寸的卷积核和通道空间注意力机制模块作为特征提取器,不同尺寸的卷积核是为了增强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而通道空间注意力模块是为了是网络更加关注图像中显著的目标区域,同时设计合理的损失函数引导网络的训练;本申请可以在下游公开的红外光与可见光图像数据集上训练和融合操作,融合的结果既可以有效的保留红外光图像中的热辐射信息,又可以保留可见光图像中的纹理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6736723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858821.8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气动热影响下的弹性高超声速飞行器动力学建模和模糊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包括:建立弹性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动力学模型。计算高超声速飞行器发生弹性变形后的迎角和升降舵偏角的变化值。用刚体状态、控制输入和弹性模态的曲线拟合函数代替气动力和力矩。将参数不确定性影响和外部干扰加入动力学模型,利用T‑S模糊策略进行线性化处理。根据T‑S模糊动力学模型设计自适应滑模控制器。本发明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由于弹性变形导致建模不精确引起控制失稳的情况,利用弹性动力学建模和模糊自适应滑模控制方法有效解决了气动热造成的弹性变形引起的飞行失稳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158325B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011059838.X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无人机主要由机身、机翼、副翼、尾翼、升降舵、方向舵、发动机、调姿喷管、起落架等构成。所述机翼对称设置于机身中部两侧;副翼铰接于两侧机翼后缘;所述尾翼位于机身尾部,可采用垂尾+平尾,或V形尾翼的形式;升降舵和方向舵铰接于尾翼后缘;所述发动机设置于机身尾部,产生主要的推力;所述调姿喷管分布在机身前部的外表面,可向外喷气,产生旋转力矩以辅助调整无人机姿态;所述起落架设置于机身尾部,可自动折叠与展开,用于支撑无人机,以实现其垂直起降。本发明设计的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可以通过调姿喷管、发动机、气动舵面、起落架之间的协调控制,实现尾座式垂直起降和高速巡航。
-
公开(公告)号:CN110960695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250773.4
申请日:2019-12-0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介孔硅/氧化铁纳米复合材料,将配体转换的氧化铁纳米晶分别修饰于氨基修饰的介孔硅包覆的金纳米棒的表面,形成核-壳-卫星结构;所述配体转换是指利用2-溴代异丁酸进行配体转换;所述配体转换的氧化铁纳米晶的粒径为1~10nm;所述的金纳米棒的粒径为1~100nm;所述氨基修饰的介孔硅包覆的金纳米棒的粒径为5~500nm。本发明还公开了金/介孔硅/氧化铁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该纳米复合材料能作为磁共振成像造影剂,用于体内的定位,确认最佳光照时间;在受到近红外光照射后,产热诱导胞内H2O2水平提升,激活芬顿反应杀伤三阴乳腺癌细胞。
-
公开(公告)号:CN110182352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19114.2
申请日:2019-05-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气浮式无动力长航时飞行器及其控制方法,所述飞行器由氦气囊体、空气囊体、气压调节模块、导航控制计算机、操纵舵面、数据链路、太阳能电池等部分构成。氦气囊体为飞行器提供主要浮力,空气囊体用于调节飞行器重量,从而产生上升与下降运动;气压调节模块用于调节空气囊体的压力,从而改变其重量;导航控制计算机用于导航与控制算法的运算,并操纵舵面对飞行器的运动状态进行控制;数据链路用于飞行器与地面站之间的数据传输;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存储在电池内,供气压调节模块、导航与控制模块使用。本发明设计的气浮式无动力长航时飞行器可以通过空气来调整飞行器重量,产生并控制其飞行动作,大幅提高续航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24613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157370.X
申请日:2024-02-04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变构式飞行器的通用动力学建模方法,包括:(1)根据变构飞行器整体左右对称的结构,选取飞机任意一侧进行气动力模型的建模;将变构飞行器分成固定翼、倾转翼、多功能副翼、旋翼、平尾五个部件;(2)定义地面坐标系、机体坐标系和气流坐标系,定义变构飞行器运动的姿态参数;(3)计算五个部件所受的力和力矩在机体坐标系上的表示;(4)对五个部件分别建立对应的气动力学模型,将它们所受到的力和力矩叠加,得到变构式飞行器整体的气动合力与合力矩;(5)将上述气动力学模型在simulink软件中建立表达出来。利用本发明,可以在给定几个操纵量的情况下实时地输出飞行器的气动力数据,以达到后续控制部分的设计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6885816B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10857646.0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模块化的可重构电池系统及其SOC分层均衡方法,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与分层控制思想,以SOC为依据在充放电过程中通过驱动功率开关控制单体电池的投入状态,实现模组间与模组内单体电池间的SOC均衡控制,无需额外的均衡电路,避免电池间能量转移的损耗,均衡速度和均衡效率均得到很大的提高。模块化的设计降低了控制难度,便于系统规模化扩展,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需求,同时本发明系统采用闭环稳压控制,无需传统的直/直变换器即可实现高压直流侧的稳压控制,采用NLC‑PWM混合调制方法产生所需直流侧电压,降低了系统开关损耗,提高系统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21205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270903.0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A61K47/69 , A61K31/704 , A61K31/713 , A61P35/00 ,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分子化疗药/生物大分子/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1)以六水氯化铁为金属源和对苯二甲酸为有机配体,通过溶剂热法制备金属有机框架;2)将金属有机框架结构与小分子化疗药在水溶液中混合,在室温下搅拌过夜,加入siRNA搅拌,得到小分子化疗药/生物大分子/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制备方法得到的小分子化疗药/生物大分子/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及其在制备治疗耐药乳腺癌的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复合材料可以有效负载小分子化疗药和生物大分子,增强铁死亡诱导效果和克服耐药。
-
-
公开(公告)号:CN112158325A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2011059838.X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及其控制方法,所述无人机主要由机身、机翼、副翼、尾翼、升降舵、方向舵、发动机、调姿喷管、起落架等构成。所述机翼对称设置于机身中部两侧;副翼铰接于两侧机翼后缘;所述尾翼位于机身尾部,可采用垂尾+平尾,或V形尾翼的形式;升降舵和方向舵铰接于尾翼后缘;所述发动机设置于机身尾部,产生主要的推力;所述调姿喷管分布在机身前部的外表面,可向外喷气,产生旋转力矩以辅助调整无人机姿态;所述起落架设置于机身尾部,可自动折叠与展开,用于支撑无人机,以实现其垂直起降。本发明设计的尾座式垂直起降无人机可以通过调姿喷管、发动机、气动舵面、起落架之间的协调控制,实现尾座式垂直起降和高速巡航。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