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4398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54965.7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杭州宇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东海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液压驱动的海底地层钻探监测机器人,包括依次连接的首部钻进体节、转向体节和尾部钻进体节;首部钻进体节包括首部螺旋钻头,首部螺旋钻头内固定有首部外筒体,首部外筒体内设有首部液压驱动装置,首部液压驱动装置通过首部传动模块与首部外筒体连接;尾部钻进体节包括尾部螺旋钻头,尾部螺旋钻头内固定有尾部外筒体,尾部外筒体内设有尾部液压驱动装置,尾部液压驱动装置通过尾部传动模块与尾部外筒体连接;转向体节包括转向体节外筒和转向机构,转向机构包括首部转向环、首部转向推缸、尾部转向环和尾部转向推缸;首部钻进体节内设有主控舱,转向体节内设有传感器。本发明能够实现井下大范围、低扰动、实时的原位环境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531733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45353.4
申请日:2024-12-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杭州宇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东海实验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底地层空间钻探机器人,涉及海底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外部带有钻头的第一体节、前部驱动体节、外部带有螺旋叶片的第二行走体节、后部驱动体节和外部带有钻头的第三体节,自带电池舱和驱动电机控制舱,电池作为动力源为整个机器人供电,驱动电机控制舱内置中央处理器负责机器人电机驱动控制、机器人路径规划及地层环境参数采集及存储功能;通过设置驱动舵机,且各体节通过大U型架和小U型架连接,在驱动电机控制舱对电机的控制下,第一体节、第二行走体节和第三体节能够上下摆动一定角度,实现二维平面内的转向功能,形成蠕动的姿态;通过设置电池舱自主供电,为自容式海底钻探机器人。
-
公开(公告)号:CN118914461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968647.7
申请日:2024-07-19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杭州宇控机电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钻探监测机器人,涉及海底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钻头、前部驱动体节、第一行走体节、取样体节和第二行走体节,所述前部驱动体节、所述第一行走体节、所述取样体节和所述第二行走体节依次铰接,所述钻头用于钻进且用于承载测定土体力学参数的传感器,所述前部驱动体节用于驱动钻头转动,且所述前部驱动体节用于承载海底环境原位动态监测的传感器,所述第一行走体节和所述第二行走体节用于实现所述钻探监测机器人的行走,所述取样体节内设置有取样器。本发明具备海底行走钻进功能,能够搭载各类传感器,对于海底地质勘探、地形及环境监测,提升资源勘探效率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988066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369500.0
申请日:2025-0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海底管道动态载荷作用的实验台架及方法,涉及管道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支撑台架、冲击模块、监测模块和控制系统,固定支撑台架包括两个夹持支撑部,两个夹持支撑部分别用于夹持实验管道的两端,冲击模块滑动安装于两个夹持支撑部之间,且冲击模块包括水平冲击部和垂直冲击部,冲击模块和监测模块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水平冲击部用于活动安装于实验管道的一侧,垂直冲击部用于活动安装于实验管道的下方,监测模块的监测端用于安装于实验管道的表面。本发明能够在模拟动态载荷作用下,实时监测被测管道的应变、位移、载荷作用力等多参数变化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922772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11678961.3
申请日:2023-12-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漂浮式风机舵翼集成减摇控制系统,包括设有中央立柱浮筒的漂浮式平台、安装在中央立柱浮筒上的塔筒以及安装在塔筒上的风力发电机组;漂浮式平台包括四个正方形摆放的侧立柱浮筒,相邻侧立柱浮筒之间通过浮箱连接;每个侧立柱浮筒上设有侧立柱,侧立柱上端通过上横撑与中央立柱浮筒连接,侧立柱浮筒通过下横撑与中央立柱浮筒连接;每个浮箱的外侧面中心设有一个舵翼装置,舵翼装置包括舵翼、伺服电机、液压机构和控制机构;控制机构接收传感器数据进行实时计算分析,通过液压机构控制舵翼的伸出和收回,通过伺服电机控制舵翼的转动角度和转动速度。本发明可实现对舵翼位置、角度和展开程度的准确调整,以减少复杂海况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032893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33346.X
申请日:2024-03-01
Applicant: 浙江大学 ,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 东海实验室
IPC: G01N2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化学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氧化钌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金属丝的一端蘸取氯化钌前驱体溶液并烘干后,插入碳酸锂和过氧化钠的混合粉末中,进行热处理,得到一端包覆有氧化钌薄膜的金属丝;采用稀硝酸对所述一端包覆有氧化钌薄膜的金属丝中的氧化钌薄膜进行清洗,在所述一端包覆有氧化钌薄膜的金属丝中的非氧化钌薄膜区域包裹聚四氟乙烯热缩管,陈化,得到所述氧化钌电极。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氧化钌电极具有便于携带、操作简单、坚固耐压、原位测量、反应灵敏和高效准确等特点,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4204848B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111511604.9
申请日:2021-12-06
IPC: H02N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小型深海全方位海流能捕能发电装置。中央磁柱封闭安装在椭球压力舱上,椭球压力舱底部连接支撑弹簧并通过支撑弹簧弹性支撑连接在支撑底板上,支撑底板布置于水底并固定;装置在受到海底全方位海流来流和湍流扰动时,在支撑弹簧的弹性作用下椭球压力舱发生振动,磁钢质量块和磁钢正对相斥的磁极产生磁激振力,进一步加剧压电片的变形,在压电效应下将压电片振动和变形产生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本发明可以在深海中实现全方位的海流能捕能,且适用于深海微流条件,可以承受深海高压环境,不易发生整体损坏,并可通过调整磁性来调整装置的刚度,保证该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水深条件及流场情形,实现高效的捕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204848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11604.9
申请日:2021-12-06
IPC: H02N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电效应的小型深海全方位海流能捕能发电装置。中央磁柱封闭安装在椭球压力舱上,椭球压力舱底部连接支撑弹簧并通过支撑弹簧弹性支撑连接在支撑底板上,支撑底板布置于水底并固定;装置在受到海底全方位海流来流和湍流扰动时,在支撑弹簧的弹性作用下椭球压力舱发生振动,磁钢质量块和磁钢正对相斥的磁极产生磁激振力,进一步加剧压电片的变形,在压电效应下将压电片振动和变形产生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本发明可以在深海中实现全方位的海流能捕能,且适用于深海微流条件,可以承受深海高压环境,不易发生整体损坏,并可通过调整磁性来调整装置的刚度,保证该装置可以适用于不同的水深条件及流场情形,实现高效的捕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460035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51767.5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翔与推进双模式水下直升机,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水平布置在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之间的安装基板;竖向穿设在所述安装基板的中部的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顶端以及底端分别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均竖向穿设至所述外壳的外部并连接有鳍板;浮力调节机构,嵌入式安装在所述安装基板上并通过锁紧件锁紧固定;螺旋桨推进机构,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水平螺旋桨推进器和两个对称设置的垂直螺旋桨推进器。本发明的机动性较高,稳定性较好,功耗较低,续航时间较长和作业范围较广,结合鳍板的作用可提高整个水下直升机的稳定性,抵消水下直升机在滑翔过程中产生的偏航力矩,使得水下直升机可以固定航向滑翔。
-
公开(公告)号:CN11846399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75257.3
申请日:2024-05-10
Applicant: 浙江大学
IPC: G01C2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海底地层空间机器人组合定位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海底机器人定位领域,方法包括获取磁信标数据和MEMS‑IMU数据;磁信标数据为以海底地层空间机器人实时所在的位置为目标位置,单个磁信标在目标位置产生的磁场信号对应的磁场强度数据,MEMS‑IMU数据为若干节点的加速度数据和角度数据;根据磁信标数据,确定目标位置相对于磁信标中心的姿态角;根据MEMS‑IMU数据,确定目标位置相对于磁信标中心的位置坐标;根据位置坐标和姿态角度,确定目标位置的三维坐标,作为海底地层空间机器人的定位坐标。本发明将磁信标定位技术和MEMS‑IMU定位技术结合,可以有效提升海底地层机器人的定位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