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4483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39679.3
申请日:2025-01-10
IPC: G06T7/62 , G06V20/10 , G06V10/7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谱成像的浮游植物体积检测方法,包括:选择多个球形浮游植物,通过显微高光谱成像仪采集球形浮游植物的透射率光谱图像和光谱图像伪彩图;正圆标记目标范围,根据其半径计算目标范围内每个像素点的厚度,每个像素点的厚度为过该点,且与该点和目标范围圆心连线垂直的弦的长度;构建训练数据集并训练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的预测模型;获取待测体积的浮游植物的透射率光谱图像,将其输入训练好的预测模型中,得到每个像素点的厚度预测结果;根据图像分辨率与图像的实际大小确定单个像素点的实际面积,结合厚度预测结果得到待测体积的浮游植物的体积。本发明能应用于不同形状的浮游植物,适用范围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9444835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039679.3
申请日:2025-01-10
IPC: G06T7/62 , G06V20/10 , G06V10/7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光谱成像的浮游植物体积检测方法,包括:选择多个球形浮游植物,通过显微高光谱成像仪采集球形浮游植物的透射率光谱图像和光谱图像伪彩图;正圆标记目标范围,根据其半径计算目标范围内每个像素点的厚度,每个像素点的厚度为过该点,且与该点和目标范围圆心连线垂直的弦的长度;构建训练数据集并训练基于随机森林算法构建的预测模型;获取待测体积的浮游植物的透射率光谱图像,将其输入训练好的预测模型中,得到每个像素点的厚度预测结果;根据图像分辨率与图像的实际大小确定单个像素点的实际面积,结合厚度预测结果得到待测体积的浮游植物的体积。本发明能应用于不同形状的浮游植物,适用范围更广。
-
公开(公告)号:CN119354891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11929911.2
申请日:2024-12-26
IPC: G01N21/21 , G06V10/764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V10/4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2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微塑料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采集待检测的微塑料样本的偏振全息图;从偏振全息图中分离得到不同偏振方向的偏振图像,并对偏振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用于分类识别的融合图像;将融合图像输入到神经网络中进行微塑料的分类识别。本发明基于深度学习及偏振光成像原理,实现了微塑料的高效、精准识别。通过创新的网络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水下小目标识别的准确性,克服了传统方法在形态多样性和分散性方面的局限。该方案在复杂水下环境下亦能实现实时监测,显著提升了检测的准确性和速度,同时保证了样品的无损检测,兼备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47023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923940.1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IPC: G06T17/05 , G06T3/4038 , G01C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全景成像方法及水下全景成像系统,应用于全景成像技术领域,获取目标环境的全景数据,其中,全景数据包括三维点云图像和二维图像;通过激光反射原理标记全景数据中图像拼接处的目标物的空间位置,得到标记点;结合标记点确定图像拼接的位置,将三维点云图像和二维图像进行拼接和融合,形成目标环境的全景图像。通过激光反射实现水下三维点云图像采集和目标物空间位置的标记,利用激光光源辅助相机获取水下二维图像,基于目标物空间位置的标记,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实现高清晰度和高精确度的水下全景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1858448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1073728.7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涌浪波高反演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构建涌浪波高反演网络;基于高频地波雷达回波数据构建数据集;利用数据集训练并测验涌浪波高反演网络;利用训练完成的涌浪波高反演网络根据网络输入数据进行涌浪波高反演。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采用深度学习方法简化了传统方法的计算步骤,模型训练完成后只需将数据输入到网络中进行简单计算即可得出结果;本发明无需进行大量复杂的数据质量控制,通过大规模的训练集、合理的网络设置和适当的正则化方法,本发明模型可以很好地应对数据质量变化,并具有更高的反演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47023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23940.1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IPC: G06T17/05 , G06T3/4038 , G01C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全景成像方法及水下全景成像系统,应用于全景成像技术领域,获取目标环境的全景数据,其中,全景数据包括三维点云图像和二维图像;通过激光反射原理标记全景数据中图像拼接处的目标物的空间位置,得到标记点;结合标记点确定图像拼接的位置,将三维点云图像和二维图像进行拼接和融合,形成目标环境的全景图像。通过激光反射实现水下三维点云图像采集和目标物空间位置的标记,利用激光光源辅助相机获取水下二维图像,基于目标物空间位置的标记,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实现高清晰度和高精确度的水下全景成像。
-
公开(公告)号:CN117657367B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145250.8
申请日:2024-02-02
Applicant: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便携式自延展潜标,包括外壳和设置于外壳内的储线组件,以及由外壳底部延伸而出的配重组件,还包括布设有若干传感器的线缆;所述线缆的一端与储线组件连接,另一端与配重组件连接;所述潜标投放后,线缆在配重组件的重力作用以及外壳的浮力作用下,自行由外壳中延展而出。本发明可实现潜标壳体与底部配重的自分离、潜标主体结构自延展的功能,极大程度的简化了潜标布放难度。而且,在配重拉力和外壳浮力作用下,布设线缆呈紧绷状态,能有效克服现有潜标主体结构由于水流波动而形变弯曲的问题。本发明潜标可重复使用,寿命较长,且体积较小,可利用无人机、无人船、无人潜航器等无人平台布放,大大降低了便携式潜标的布放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35489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929911.2
申请日:2024-12-26
IPC: G01N21/21 , G06V10/764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V10/4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2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微塑料检测方法、系统、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步骤:采集待检测的微塑料样本的偏振全息图;从偏振全息图中分离得到不同偏振方向的偏振图像,并对偏振图像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用于分类识别的融合图像;将融合图像输入到神经网络中进行微塑料的分类识别。本发明基于深度学习及偏振光成像原理,实现了微塑料的高效、精准识别。通过创新的网络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水下小目标识别的准确性,克服了传统方法在形态多样性和分散性方面的局限。该方案在复杂水下环境下亦能实现实时监测,显著提升了检测的准确性和速度,同时保证了样品的无损检测,兼备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395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586063.3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IPC: G06F30/15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帆船性能分析的数字孪生系统,包括:帆船建模子系统,以及模拟测试子系统;帆船建模子系统用于建立帆船数字孪生模型,包括:用于存储环境参数数据和帆船状态数据的原始数据模块,用于存储帆船运动学模型和帆船动力学模型的物理建模模块,以及用于将环境参数数据和帆船状态数据,与帆船运动学模型和帆船动力学模型进行关联映射,构建帆船数字孪生模型的参数化识别模块;模拟测试子系统用于对帆船数字孪生模型进行模拟测试和性能评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无人帆船性能分析的数字孪生系统构建方法,能够通过最小均方误差算法建立关联映射,实现数字孪生系统的构建,从而快速准确地实现帆船的多场景模拟行驶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779980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662631.5
申请日:2023-12-06
Applicant: 浙江大学海南研究院
IPC: B63G8/00 , G01D21/02 , B63G8/38 , B63G8/08 , B63H5/08 , B63H21/17 , B63C11/34 , B63B35/44 , B63B21/50 , B08B3/02 , B02C4/08 , C02F1/00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珊瑚礁生态环境监测装置,包括位于水面上的水上组件和位于水下的移动组件,所述水上组件下方固定安装有伸入水底的固定线缆,且所述固定线缆底端连接有利用螺钉与水底礁石固定的锚定板,并且所述固定线缆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连接绳,所述移动组件利用连接绳与固定线缆之间连接。该珊瑚礁生态环境监测装置,采用新型的结构设计,使得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利用动力螺旋桨的工作带动移动船体移动,从而在周围的环境中随意移动,扩大整体的监测范围,并且利用移动船体内部的负压可以使得水流对水里的杂物进行吸取,达到清理的目的,同时出水时的水流可以对传感器模块的表面进行冲洗,避免杂物堆积影响检测结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