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9972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334074.7
申请日:2025-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油氧化‑酯化联立提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生物油经过水萃取步骤萃取出极性化合物如酸类及醛类等;(2)再经过H2O2氧化将水相中的醛类氧化成酸类,所述的氧化温度为50~100℃,压力为大气压,时间为1 h以上;(3)氧化水相生物油经过酯化脱水联立后,获得提质油醇混合物,所述的酯化脱水温度为120~140℃,催化剂使用Amberlyst‑70,除水剂选用石油醚。时间为1~2 h。(4)提质油醇混合物经过精馏分离出残留水及过量醇,得到最终的提质油。本发明通过氧化‑酯化联立提质,实现水相生物油醛类、酸类化合物的有效转化,此过程反应条件温和,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9838581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148295.5
申请日:2025-02-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凝胶3D打印的吸附精馏填料的制备及其在制备电子级化学品中的应用。区别于传统3D打印水凝胶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使用不含金属离子的交联剂、光引发剂、光吸收剂和溶剂来制备3D打印用水凝胶墨水,并采用3D打印光固化技术打印制备吸附精馏填料,再将制备的吸附精馏填料装填在精馏塔内,通过吸附和精馏过程的耦合,有效去除N‑甲基吡咯烷酮(NMP)、丙二醇单甲醚醋酸酯(PMA)或异丙醇(IPA)等化学品中痕量的金属离子,使化学品中的金属离子含量达到1 ppb以下,实现G3级以上电子级化学品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981937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98116.1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01J31/22 , B01J37/10 , C07D317/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正电性框架包裹阴离子客体的离子型MOFs催化剂及其应用,属于复合材料合成技术领域。本发明是通过水热法制备MOFs载体sUiO‑66‑NH2,并通过“后合成修饰”引入三乙烯二胺和溴离子,制得所述正电性框架包裹阴离子客体的离子型MOFs催化剂。本发明通过sUiO‑66‑NH2固载离子液体,使其同时具有CO2吸附与活化能力,并能使环氧化物开环,因此可作为一种多功能的非均相催化剂,应用于催化环氧化物‑CO2环加成反应制备环状碳酸酯,且反应体系中不需要额外添加助催化剂和溶剂。
-
公开(公告)号:CN11977136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026549.6
申请日:2025-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电子级化学品中痕量金属离子的树脂基冠醚复合吸附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属于树脂新材料新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以树脂和冠醚为原料通过原位接枝法制备树脂基冠醚,将其作为复合吸附材料应用于电子级化学品制造过程中,可以将电子级化学品中所有的痕量金属离子含量降低到1 ppb以下。
-
公开(公告)号:CN119708318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95856.2
申请日:2024-12-09
IPC: C08F212/08 , C08F212/36 , C08F8/36 , C08G83/00 , B01J31/10 , C07C67/08 , C07C69/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MOF为模板剂制备高性能树脂催化材料的方法。其是在悬浮聚合的过程中加入作为模板剂的MOF,得到封装有MOF的聚合物微球,之后对聚合物微球进行磺化,利用MOF在强酸下溶解的特点实现模板的去除,得到所述高性能树脂催化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制得的高性能树脂催化材料具有大范围等级孔结构,因而具有高催化性能、高稳定性,是一种可广泛工业应用的催化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859913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882934.6
申请日:2024-07-0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蒸汽协同变价金属离子调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结构的方法。其基于过渡金属离子构建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具有金属节点价态和金属‑有机配位状态可调的特点,通过改变蒸汽和外加金属离子种类、调控温度、调控时间等因素,对MOFs中金属节点的价态和配位状态同时进行调控,造成MOFs结构中有机配体缺陷,最终形成具有多价态金属节点和微‑介孔或微‑介‑大孔的多级孔道结构,其可拓展传统单一价态金属节点的微孔MOFs在大分子吸附、催化等领域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48015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425646.8
申请日:2024-04-10
IPC: C08F265/10 , C02F1/42 , B01J39/19 , C08F220/44 , C08F8/32 , C02F101/1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活性基团螯合离子交换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其应用,属于吸附剂技术领域。其是以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酸甲酯和氯甲基苯乙烯作为反应单体,在交联剂、引发剂等的作用下进行三元共聚,获得含有羧基和磺酸基的氯甲基化螯合离子交换树脂,之后将丙烯腈接枝到氯甲基化树脂表面,再由羟胺和腈基的胺肟转换反应得到所述螯合离子交换树脂。与现有螯合树脂和离子交换树脂相比,本发明螯合离子交换树脂含有羧基、偕胺肟基和磺酸基三种活性基团,可用于超痕量钠、钾、铜、钴、镍、铝、镁、锰、钙、锌、铁、铬等金属离子在温和条件下的高效吸附,并可有效解决电子级化学品中金属离子的脱除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89422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211425581.4
申请日:2022-11-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合成己二酸单乙酯的合成工艺。该工艺主要由酯化反应单元、己二酸二乙酯分离单元、己二酸单乙酯浓缩单元和己二酸单乙酯纯化单元四部分组成。己二酸转化率可达到90%以上,己二酸单乙酯选择性可达100%,纯度≥99%。本工艺反应过程不使用其他有机反应溶剂,在低醇酸摩尔比下进行己二酸的单酯化,大大降低了乙醇的用量,减少回收乙醇及反应溶剂所需能耗,并且能有效提高己二酸单乙酯的收率和产品品质,没有新增己二酸二乙酯副产物,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极大的减小了固体处理量。该工艺流程简单,设备操作简便,劳动强度小,且己二酸二乙酯和萃取剂经回收后可以循环使用,节约成本,易于工业化放大生产和连续化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817956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83298.2
申请日:2024-04-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生物油催化加氢的氮掺杂碳负载型Ru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油催化加氢技术领域。本发明以六水合硝酸锌和2‑甲基咪唑为原料合成金属有机框架材料ZIF‑8,之后将其经高温焙烧得到氮掺杂碳材料(NC),再以其为载体,通过多元醇还原法将作为活性组分的贵金属Ru负载在NC上,制备出Ru/NC催化剂。将该催化剂应用于生物油催化加氢反应中可表现出良好的活性,有效提高产品油的H/C比,进而可成功制备出能与FCC装置的减压瓦斯油共同进料的产品油。
-
公开(公告)号:CN11789603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50248.2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极化效应的新型下行非正交多址接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在基站处,利用极化码的线性编码特性对每个用户各自进行编码,并利用联合编码矩阵将所有用户信息进行联合编码叠加后同时发射给用户;步骤S2、在用户端,根据下行NOMA的特性和极化码译码准则在各用户处进行译码,从而获得信源信息。本发明进一步对所设计的新方案进行理论分析,获得理论上最佳的功率分配组合、理论误码率与最大吞吐量,并将PN‑DNOMA算法译码性能与用户独立编解码的PC‑SIC算法性能相比较。理论与仿真结果都显示PN‑DNOMA算法译码性能优于用户独立编解码的PC‑SIC算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