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的可马达调节的转向柱

    公开(公告)号:CN108025758A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680048990.3

    申请日:2016-0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可马达调节的转向柱(1),转向柱(1)包括能够连接至车身的支承单元(2),致动器单元(3)由该支承单元固持,致动器单元(3)包括转向主轴(5),转向主轴(5)安装在套管单元(4)中从而能够绕纵向轴线(31)旋转,其中,套管单元(4)具有外套管(41),内套管(43)在外套管(41)中安装成能够以伸缩的方式轴向地移位,并且转向柱(1)具有与内套管(43)和外套管(41)连接的致动驱动装置(6),其中,内套管(43)能够通过驱动装置相对于外套管(41)轴向地缩回和伸展。为了通过在缩回状态下的紧凑尺寸来实现改善的收起能力,本发明建议在外套管(41)与内套管(43)之间同轴地布置至少一个中间套管(42),所述至少一个中间套管(42)在外套管(42)中安装成能够以低摩擦力通过伸缩的方式轴向地移位,并且内套管(43)在至少一个中间套管中安装成能够以低摩擦通过伸缩的方式轴向地移位,并且至少一个中间套管能够通过致动驱动装置(6)相对于内套管和外套管轴向地缩回和伸展。

    用于机动车辆的可马达调节的转向柱

    公开(公告)号:CN108025758B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1680048990.3

    申请日:2016-08-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可马达调节的转向柱(1),转向柱(1)包括能够连接至车身的支承单元(2),致动器单元(3)由该支承单元固持,致动器单元(3)包括转向主轴(5),转向主轴(5)安装在套管单元(4)中从而能够绕纵向轴线(31)旋转,其中,套管单元(4)具有外套管(41),内套管(43)在外套管(41)中安装成能够以伸缩的方式轴向地移位,并且转向柱(1)具有与内套管(43)和外套管(41)连接的致动驱动装置(6),其中,内套管(43)能够通过驱动装置相对于外套管(41)轴向地缩回和伸展。为了通过在缩回状态下的紧凑尺寸来实现改善的收起能力,本发明建议在外套管(41)与内套管(43)之间同轴地布置至少一个中间套管(42),所述至少一个中间套管(42)在外套管(42)中安装成能够以低摩擦力通过伸缩的方式轴向地移位,并且内套管(43)在至少一个中间套管中安装成能够以低摩擦通过伸缩的方式轴向地移位,并且至少一个中间套管能够通过致动驱动装置(6)相对于内套管和外套管轴向地缩回和伸展。

    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567408B

    公开(公告)日:2019-08-20

    申请号:CN201680022939.5

    申请日:2016-0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1),该转向柱(1)包括:致动单元(2),在该致动单元(2)中安装有从方向盘侧向前延伸至转向齿轮侧的转向轴(22),转向轴(22)能够绕转向轴(22)的纵向轴线(25)旋转;保持单元(3),该保持单元(3)能够连接至机动车辆的车身,并且致动单元(2)可以保持在保持单元(3)中;以及张紧装置(5),该张紧装置(5)在固定位置中使致动单元(2)在正常模式下相对于保持单元(3)固定,并且该张紧装置(5)在释放位置中释放致动单元(2)相对于保持单元(3)至少在纵向轴线(25)的纵向方向上的调节,其中,至少一个能量吸收元件(71)附接至致动单元,所述至少一个能量吸收元件平行于纵向轴线(25)延伸穿过夹紧壳体(8)的通孔(81),该夹紧壳体能够在纵向方向上支承在保持件单元(3)上,并且张紧装置(5)包括与夹紧壳体(8)相互作用的致动元件(51),其中,在释放位置中,能量吸收元件(71)能够在夹紧壳体(8)的通孔(81)中沿纵向方向(L)移动,并且在固定位置中,能量吸收元件(71)能够固定在夹紧壳体(8)的通孔(81)中。使得能量吸收性能和可调节能力不会受到重复固定的负面影响,本发明提出了,通孔(81)具有夹紧部分(812),所述夹紧部分(812)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内壁区域(813),所述内壁区域(813)沿纵向方向(L)朝向彼此向前会聚成楔形形状,并且能量吸收元件(71)与通孔(81)的内壁(813、814)之间布置有能够移位到夹紧部分(812)中的至少一个夹紧本体(82),其中,横向于纵向方向(L)的夹紧本体(82)的尺寸和能量吸收元件(71)的尺寸的总和大于夹紧部分(812)的最小通道横截面。

    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567408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680022939.5

    申请日:2016-0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转向柱(1),该转向柱(1)包括:致动单元(2),在该致动单元(2)中安装有从方向盘侧向前延伸至转向齿轮侧的转向轴(22),转向轴(22)能够绕转向轴(22)的纵向轴线(25)旋转;保持单元(3),该保持单元(3)能够连接至机动车辆的车身,并且致动单元(2)可以保持在保持单元(3)中;以及张紧装置(5),该张紧装置(5)在固定位置中使致动单元(2)在正常模式下相对于保持单元(3)固定,并且该张紧装置(5)在释放位置中释放致动单元(2)相对于保持单元(3)至少在纵向轴线(25)的纵向方向上的调节,其中,至少一个能量吸收元件(71)附接至致动单元,所述至少一个能量吸收元件平行于纵向轴线(25)延伸穿过夹紧壳体(8)的通孔(81),该夹紧壳体能够在纵向方向上支承在保持件单元(3)上,并且张紧装置(5)包括与夹紧壳体(8)相互作用的致动元件(51),其中,在释放位置中,能量吸收元件(71)能够在夹紧壳体(8)的通孔(81)中沿纵向方向(L)移动,并且在固定位置中,能量吸收元件(71)能够固定在夹紧壳体(8)的通孔(81)中。使得能量吸收性能和可调节能力不会受到重复固定的负面影响,本发明提出了,通孔(81)具有夹紧部分(812),所述夹紧部分(812)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内壁区域(813),所述内壁区域(813)沿纵向方向(L)朝向彼此向前会聚成楔形形状,并且能量吸收元件(71)与通孔(81)的内壁(813、814)之间布置有能够移位到夹紧部分(812)中的至少一个夹紧本体(82),其中,横向于纵向方向(L)的夹紧本体(82)的尺寸和能量吸收元件(71)的尺寸的总和大于夹紧部分(812)的最小通道横截面。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