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4621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685946.6
申请日:2024-11-23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石性能试验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岩石多场耦合疲劳性能试验机及其系统,包括一种岩石多场耦合疲劳性能试验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压力检测机构、转运机构以及对中机构,所述压力检测机构安装在所述主体的一侧,通过滑动气缸、顶压气缸等结构的设置,通过滑动气缸、顶压气缸和伺服电机的组合使用,实现了对岩石的多样化压力施加,无论是两端的均匀顶压、点状的精确压力,还是四周的压力挤压,都能轻松实现,同时,水泵和硬质喷头的配合使用,为岩石提供了真实的水流冲刷环境,进一步模拟了岩石在实际应用中的受力情况,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实验效果单一和准确性不足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7005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98094.4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岩石试验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岩石真三轴原位多场加载试验装置及系统,包括底座、固定机构以及试验装置,所述固定机构安装在所述底座的顶部,所述试验装置安装在所述固定机构的内部,所述试验装置包括四个开合门、两个抬升杆、若干个温度控制器、若干个移动气缸,所述固定机构的内部通过销轴转动安装有四个圆周均布的开合门,通过滑动气缸、转动电机等结构的设置,通过滑动气缸与转动电机的协同工作,实现了岩石的精准夹持与多场加载,试验流程高效顺畅,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更提高了试验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为科研人员提供了便捷、可靠的试验手段,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试验效果不佳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0656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411511223.4
申请日:2024-10-2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旅客列车端部车厢起火后车内疏散分区划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列车运行参数;步骤2:确定列车端部起火后列车内的可用人员疏散长度和可用疏散长度内的可用疏散分区数量;步骤3:确定各疏散分区长度;步骤4:对可用疏散长度进行连续疏散分区划分;步骤5:确定理论承载人员数量;步骤6:确定第m个疏散分区向下一个疏散分区疏散的人员数量Pm;步骤7:若Pm为正则进行正向调动,若Pm为负则进行逆向调动;步骤8:根据末端分区是否拥堵进行调动,得到疏散分区划分结果。本发明可以用于协助制定铁路列车端部起火场景下的应急疏散预案,有效提升铁路列车旅客安全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3781514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75434.4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低级特征融合的视网膜血管分割方法,包括:S1.获取原始眼底图像集,分别提取若干低级特征图像;S2.将若干低级特征图像堆栈在一起,形成包含背景和血管特征的特征向量;S3.获取人工标注好的眼底图像集,与特征向量一起作为训练视网膜血管分割模型的输入,完成模型的训练;S4.将待分割的眼底图像经过上述S1、S2的处理后,输入训练好的视网膜血管分割模型,得到仅包含血管和背景的分割图像。本发明充分考虑了视网膜血管图像特性的多个低级特征,可以有效地保留丰富的视网膜血管特征,分类准确度高。不依赖大量的样本数据训练,解决了眼底图像中小样本实际情况对基于深度学习方法造成的学习样本较少、效果较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780189A
公开(公告)日:2021-12-10
申请号:CN202111075470.0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U‑Net改进的车道线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车道线检测U‑Net改进模型;所述U‑Net的改进包括:减少U‑Net模型中每层输出通道数,对原始U‑Net架构进行修改;获取带有车道线的目标道路图像集,传输到训练好的所述车道线检测模型中进行图形处理,得到车道线检测结果图。本发明构建的车道线检测模型具有轻量化、高精度、快速和良好的鲁棒性,能检测出有严重的遮挡、未标记车道的存在和不完整的车道线,在一些复杂和具有挑战的场景中取得较好的检测结果;且本发明建立的车道检测模型在保持高精度的同时,占用的内存量相对较少,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848941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207373.2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车队间距控制的分布式控制器设计方法,包括:获取车队所有车辆的运动状态信息和环境信息,构建车辆动力学状态空间方程和包含N+1个顶点的增广有向图,其中N为车辆总数;基于车辆间的信息相对误差,构建控制输入方程,所述控制输入方程通过引入加权参数实现对自身信号的增强和对领域信息的削弱;求解所述控制输入方程,得到控制器反馈增益和耦合强度。本申请提充了一种能有效解决涉及有向拓扑结构的车辆间距控制的鲁棒性问题,本申请的车队控制的鲁棒性仅取决于引入的加权参数,而不再取决于车辆数量N和拓扑结构;并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耦合强度c上的反馈高增益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561169B
公开(公告)日:2020-05-15
申请号:CN201810199281.6
申请日:2018-03-1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21F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城市地下互通立交隧道的组合式通风设计方法,在匝道内隧道断面上方修建隔板形成送风道,为匝道修建送风用斜井或竖井及风机房,计算确定各主线隧道、匝道的需风量控制标准,利用网络通风技术为主线隧道配置纵向通风所需要的射流风机,利用半横向送风风机全压计算原理为匝道配置送风风机,验证主隧道及匝道风机在火灾情况下的烟气控制能力并对风机功率进行修正。本发明将城市地下互通隧道复杂的通风网络拆解为匝道和主线隧道两个部分,简化了通风风机配置形式,降低了风机能耗,更有利于火灾情况下的烟气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904882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72634.5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82 , G06V10/44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N3/084 , G06V40/18 , G16H50/20 , G16H50/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视觉双通路认知机制的眼底图像检测方法,应用于图像检测领域,针对现有眼底图像检测方法,检测结果单一,检测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多种眼部疾病图像检测的并行多路径网络,称为PMP‑OD,集成了多种常见眼部疾病图像的检测,包括白内障、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病理学近视;具体检测过程为:眼底图像的自下而上(低级)特征由模拟非选择性通路的通用卷积模块(眼底特征提取)提取;同时,自上而下(高级)的视网膜血管特征由模拟选择性通路的血管特征提取模块提取;然后,通过基于注意力机制的特征融合模块对特征进行融合;最后,疾病分类器根据集成的多特征给出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84894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111207373.2
申请日:2021-10-18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车队间距控制的分布式控制器设计方法,包括:获取车队所有车辆的运动状态信息和环境信息,构建车辆动力学状态空间方程和包含N+1个顶点的增广有向图,其中N为车辆总数;基于车辆间的信息相对误差,构建控制输入方程,所述控制输入方程通过引入加权参数实现对自身信号的增强和对领域信息的削弱;求解所述控制输入方程,得到控制器反馈增益和耦合强度。本申请提充了一种能有效解决涉及有向拓扑结构的车辆间距控制的鲁棒性问题,本申请的车队控制的鲁棒性仅取决于引入的加权参数,而不再取决于车辆数量N和拓扑结构;并且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常见的耦合强度c上的反馈高增益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5753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87067.7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焰倾角预测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当前隧道发生油池火灾时,通过油池的燃料在完全燃烧情况下的化学方程式获取燃料的化学计量空燃比;基于参数包含的量纲类型进行参数划分,得到基本物理量和剩余参数;将风速、化学计量空燃比、剩余参数分别和基本物理量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目标数值;基于目标数值中的目标化学计量空燃比、目标风速、目标燃料的质量损失速率和基本物理量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得到目标比值;并基于目标比值、目标数值中的目标隧道断面宽度、目标火源尺寸、目标空气比热容、目标火源释放速率确定火焰的倾角。本发明在考虑隧道空间效应的情况下可以对火焰倾角进行准确预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