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无缝薄壁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59788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101270.X

    申请日:2025-0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薄无缝薄壁管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超薄管材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的制备方法,将衬底进行预处理后,在衬底外壁进行涂胶处理,随后进行软烘处理;采用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软烘处理后的衬底外壁制备薄膜,得到已沉积薄膜的衬底;对已沉积薄膜的衬底依次进行紫外曝光处理和去胶处理,得到脱离后的薄膜;将脱离后的薄膜进行后处理后,得到超薄无缝薄壁管;该方法克服了传统机械加工工艺对管材径厚比的限制,以及因管壁过薄而无法采用薄壁板进行卷曲连接的难题,流程简易、能耗低且精度高,能够实现各类超薄无缝薄壁管的大批量生产。得到的超薄无缝薄壁管,具有纳米级的壁厚控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组分及晶相可调控的高熵合金薄膜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4322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411467204.6

    申请日:2024-10-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组分及晶相可调控的高熵合金薄膜制备方法,步骤1,将Si晶圆片用切割成方片;步骤2,打开磁控溅射系统,在1号靶位安装FeCoNi三元等原子比合金靶材,2号靶位安装Mo金属靶材,3号靶位安装Cu金属靶材,之后开启冷却水系统,随后将方片放在样品盘的正中心并放入真空室腔体,最后抽真空;步骤3,打开真空指示计,控制样品台的转速为5r/min,通入纯Ar气作为溅射气体,并通过控制Ar气的流量以使真空度保持;步骤4,设置溅射功率与溅射时间,打开靶材挡板,开始溅射,得到高熵合金薄膜。该组分及晶相可调控的高熵合金薄膜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高熵合金薄膜的晶相结构及组成成分不易控制的问题。

    L12纳米颗粒和位错同时强化的CoFeNi基中熵合金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18150A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311199419.X

    申请日:2023-0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L12纳米颗粒和位错同时强化的CoFeNi基中熵合金,组分为(CoFeNi)100‑x‑y‑zTixAlyVz,其中,4.0≤x≤8.0,4.0≤y≤8.0,4.0≤z≤8.0;本发明还公开了CoFeNi基中熵合金的制备方法,具体为:对原料进行电弧熔炼,对得到中熵合金铸锭依次进行固溶、一次冷轧、退火、二次冷轧、时效有序化处理,即可。本发明制得高强度CoFeNi基中熵合金,其微观组织由少量的再结晶区域和大量的未再结晶区域组成,两个区域组织均有高密度的L12纳米颗粒,可以起到沉淀强化的作用,而且未再结晶区域含有高密度的位错,可以起到位错强化的作用。

    基于感光蓝油的低成本微织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89112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0813585.8

    申请日:2023-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感光蓝油的低成本微织构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清洗工件并在工件表面涂覆蓝油;步骤2、涂覆蓝油的工件烘干并自制掩模;步骤3、将掩模置于烘干的工件上进行曝光,然后在显影液中浸泡并冲洗;步骤4、再次烘干并进行刻蚀;步骤5、将完成刻蚀后的工件置于脱模液中浸泡5~10min,再用软毛刷轻刷表面以去除蓝油,完成脱模后将工件用去离子水冲洗两次并吹干。本发明利用感光蓝油作为抗蚀刻剂加工表面微织构,在大表面积、规模化的微织构加工中具有极大的成本优势,有助于进一步促进表面微织构的工程化应用。

    一种亚稳β钛合金三态组织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364004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314508.4

    申请日:2023-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亚稳β钛合金三态组织的制备方法,首先采用高能脉冲电流快速加热技术,对钛合金进行整体加热;其次,采用中温短时的保温处理以获得少量微米尺寸α板条;最后,继续采用低温时效处理,促进纳米尺寸α片层的析出,获得弥散分布的细小纳米α片层,最终在钛合金中获得同时包含等轴α相、微米尺寸板条α相和均匀纳米片层α相的新型三态组织结构;本发明仅通过调整脉冲电加热及伪调幅分解机制工艺参数,即可在亚稳β钛合金中快速高效地制备三态组织结构,与传统的钛合金组织相比,该三态组织结构有利于改善合金的综合力学性能,该制备方法环保经济,操作简易,既提高了效率又降低了能源消耗,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基于纳米线构筑的多孔钛酸锂陶瓷小球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03362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334168.5

    申请日:2023-03-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线构筑的多孔钛酸锂陶瓷小球制备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步骤1、采用水热法制备α‑钛酸锂纳米线;步骤2、制备锂陶瓷微球生坯;步骤3、制备多孔结构β‑钛酸锂陶瓷小球。本发明利用钛酸锂纳米线自身特征构筑多孔结构,通过烧结工艺的控制实现孔隙率及孔隙大小调控,避免使用有机造孔剂或其他添加物;同时纳米线相互搭接的结构还可确保陶瓷在高孔隙率下仍保持良好的压缩强度。

    一种合金渗碳钢齿轮的快速中温碳氮共渗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85230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77457.2

    申请日:2022-1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合金渗碳钢齿轮的快速中温碳氮共渗工艺,所述工艺将齿轮在低于奥氏体化的临界温度中碳氮气氛预处理,之后将齿轮在840‑880℃下碳氮共渗;渗层厚度d1<0.7mm时为强渗,时间t1满足:2≤t1<4h;渗层厚度d2满足:0.7≤d2<1.2mm时,为先强渗后扩散,总时间t2满足:4≤t2<10h;渗层厚度d3满足:1.2≤d3<1.5mm时,为依次强渗、扩散进行两次,总时间t3满足:10≤t3<14h,最后对两次强渗‑扩散后的齿轮进行10‑30min的强渗。本发明实现了齿轮表面碳、氮原子的快速渗入并在齿轮表面形成弥散分布的纳米尺寸碳氮化合物,显著提高了表面硬度、耐磨性能和抗疲劳强度。

    层状Mo2TiAlC2强韧化的钼硅硼合金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72712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386795.9

    申请日:2022-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层状Mo2TiAlC2强韧化的钼硅硼合金,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1%~3%的Mo2TiAlC2,余量为Mo‑Si‑B合金,以上组分质量分数之和为100%。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首先,将Mo粉末、Si粉末、B粉末及Mo2TiAlC2粉末置于行星球磨机中进行混合,之后将粉末在氩气保护下进行机械合金化,最后进行热压烧结,即可。本发明制备的Mo‑Si‑B‑Mo2TiAlC2合金,晶粒组织均匀细小,致密度高,室温及高温力学性能有明显提升,强度和韧性达到良好的平衡,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

    层状Mo2TiAlC2强韧化的钼硅硼合金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72712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86795.9

    申请日:2022-04-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层状Mo2TiAlC2强韧化的钼硅硼合金,按照质量百分比,包括以下组分:1%~3%的Mo2TiAlC2,余量为Mo‑Si‑B合金,以上组分质量分数之和为100%。还公开了其制备方法:首先,将Mo粉末、Si粉末、B粉末及Mo2TiAlC2粉末置于行星球磨机中进行混合,之后将粉末在氩气保护下进行机械合金化,最后进行热压烧结,即可。本发明制备的Mo‑Si‑B‑Mo2TiAlC2合金,晶粒组织均匀细小,致密度高,室温及高温力学性能有明显提升,强度和韧性达到良好的平衡,具有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