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940901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411702924.6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胡天嵩 , 苗宇 , 张洋 , 代吉玉蕾 , 刘安茳 , 李跃 , 张恒荣 , 徐玉韬 , 陈宇 , 蔡永翔 , 王扬 , 吴鹏 , 黄如云 , 李前敏 , 王卓月 , 班诗雪 , 李新皓 , 宋子宏 , 吕黔苏 , 何明君 , 张松 , 樊科 , 翁迪 , 游欣宇 , 熊楠 , 窦陈 , 陈晨 , 曾蓉 , 袁娴枚 , 颜康 , 赵圆圆 , 李长兴 , 罗鑫 , 叶华洋 , 胡蓉 , 刘天瑜 , 华龙 , 马晓红 , 刘溪 , 肖建华 , 刘岑俐 , 董英华 , 郑海崖
IPC: G06Q10/0635 , G01D21/02 , G06Q50/06 , G06F18/2431 , G06F18/2415 , G06N5/01 , G06N7/01 , G06F18/15 , G06F18/213 , G06F16/26 , G06F16/27 , G06F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设备消防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配电网设备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基于预处理结果计算配电网设备风险指数,以识别设备风险;当识别的配电网设备为高风险设备时,则结合设备环境特征进行风险模拟,基于风险模拟的动态数据实施对应维护措施;可视化风险模拟数据并存储评估过程数据。本发明结合专家打分与球面模糊判断矩阵的综合权重计算,提高了火灾触发概率的评估精度,通过故障树和贝叶斯网络实现火灾触发概率和扩展路径的精确模拟,为高风险设备提供优先级更高的响应和维护措施,显著提高了火灾风险识别和预防的效率,减少了资源浪费,全面支持了配电网设备的安全运维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964643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599449.4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范强 , 肖书舟 , 龚博 , 付鑫怡 , 庞玲蓉 , 叶华洋 , 胡天嵩 , 吴建蓉 , 张厚荣 , 何锦强 , 古庭赟 , 李博文 , 祝健杨 , 李鑫卓 , 张俊杰 , 王宇 , 辛明勇 , 杨涛 , 黄军凯 , 赵超 , 陈佳胜 , 余思伍 , 李长兴 , 丁江桥 , 曾蓉 , 陈晨 , 袁娴枚 , 赵圆圆 , 张洋 , 杨旗 , 毛先胤 , 杨柳青 , 张露松 , 牛唯 , 曾华荣 , 黄欢 , 邹雕 , 张啟黎 , 张历 , 陈沛龙 , 刘卓娅 , 代吉玉蕾 , 罗鑫 , 颜康 , 文贤馗 , 文屹 , 吕黔苏 , 张迅 , 李欣 , 朱石剑 , 冯起辉 , 张后谊 , 毛钧毅 , 廖永力 , 黄增浩 , 张海鹏 , 朱登杰 , 李昊 , 张志强
IPC: G06F18/20 , G06F18/213 , G06N20/00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能气象预测和电力系统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微气象数据的覆冰厚度预测方法及系统,通过收集气温、湿度、风速等微气象数据,并利用时间序列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模型训练,同时结合实时更新的气象数据对模型进行动态调整,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气候条件;该系统具备更高的预测准确性,特别在极端气象下能提供精准预测;实时更新机制使模型能够反映最新的气象条件,及时更新覆冰厚度预测结果,减少覆冰带来的负面影响;该方法还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不仅可用于覆冰预测,还能应用于洪水预测和干旱监测;用户界面直观友好,使专业和普通用户都能轻松理解和利用预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12918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75771.7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亚东 , 黄军凯 , 江俊杰 , 杨涛 , 严英杰 , 张迅 , 高翔 , 黄之明 , 吕昱辉 , 范强 , 吴建蓉 , 刘卓娅 , 张历 , 赵超 , 陈佳胜 , 袁娴 , 肖书舟 , 李长兴 , 叶华洋 , 刘君 , 付鑫怡 , 胡天嵩
IPC: G06F30/20 , G01K13/00 , G01K1/02 , G06F119/02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温度监测及故障判断的方法及系统,涉及变压器温度监测技术领域,包括获取变压器三维仿真模型,在三维仿真模型上标定监测点,并对所述监测点位置进行优化;在优化后的监测点与变压器对应的位置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并将优化后的监测点和变压器对应的位置进行统一编号,获取编号信息;根据监测点位置,在变压器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对温度传感器发送采集指令,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信息,并记录编号信息和时间,生成温度信息表,将温度信息表输入变压器三维仿真模型,生成变压器温度场。本发明通过优化监测点位置,使温度的监测点更加准确,将温度传感器进行分组工作,一次性可采集更加全面的温度数据,降低温度传感器的使用频次。
-
公开(公告)号:CN117593580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615955.3
申请日:2023-11-28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吴建蓉 , 罗鑫 , 张啟黎 , 颜康 , 刘卓娅 , 杨涛 , 范强 , 黄军凯 , 丁江桥 , 胡天嵩 , 叶华洋 , 毛先胤 , 黄欢 , 张迅 , 袁娴枚 , 张洋 , 李长兴 , 陈佳胜 , 曾蓉 , 赵圆圆 , 陈晨 , 代吉玉蕾 , 肖书舟 , 赵超 , 付鑫怡 , 张义钊 , 吕乾勇 , 邹雕 , 杨柳青
IPC: G06V10/764 , G06V20/10 , G06V10/82 , G06V10/776 , G06V10/26 , G06V10/36 , G06V10/774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DPRN深度学习算法的输电走廊树种分类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输电走廊中的树木图像数据,对采集的图像进行标定,并对标定后的图像数据进行预处理;根据预处理后的数据,结合DPRN深度学习算法,建立并训练输电走廊树种分类模型,并对训练好的输电走廊树种分类模型进行验证优化;将目标待识别输电走廊中的树木图像数据输入验证优化完成的输电走廊树种分类模型,进行输电走廊树种分类。将DPRN深度学习算法引入电力行业,以实现自动化的输电走廊树木分类和监测,提供了更高的效率、准确性和实时决策支持,从而在电力系统维护和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983218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823735.4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范强 , 龚博 , 杨涛 , 黄军凯 , 赵超 , 陈佳胜 , 付鑫怡 , 庞玲蓉 , 叶华洋 , 胡天嵩 , 吴建蓉 , 肖书舟 , 张厚荣 , 何锦强 , 古庭赟 , 李博文 , 李长兴 , 丁江桥 , 曾蓉 , 陈晨 , 袁娴枚 , 赵圆圆 , 张洋 , 祝健杨 , 李鑫卓 , 张俊杰 , 王宇 , 辛明勇 , 余思伍 , 杨旗 , 毛先胤 , 杨柳青 , 张露松 , 牛唯 , 曾华荣 , 黄欢 , 邹雕 , 张啟黎 , 张历 , 陈沛龙 , 刘卓娅 , 代吉玉蕾 , 罗鑫 , 颜康 , 文贤馗 , 文屹 , 吕黔苏 , 张迅 , 李欣 , 朱石剑 , 冯起辉 , 张后谊 , 毛钧毅 , 廖永力 , 黄增浩 , 张海鹏 , 朱登杰 , 李昊 , 张志强
IPC: G06T17/20 , G06T17/05 , G06T3/4007 , G06F16/29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输电线路杆塔级覆冰厚度网格化方法,包括:获取覆冰监测数据和气象地理信息数据;对数据进行插值和预处理;基于插值和预处理过的数据进行人工智能模型训练和测试;利用贝叶斯参数寻优方法优化人工智能模型参数;基于最优人工智能模型参数生成南方地区实况格点分布图。本发明通过结合多源数据,利用深度学习和贝叶斯优化技术,实现了输电线路杆塔级覆冰厚度的精细化网格预测,提高了预测精度,为输电线路覆冰风险评估和预防性维护提供了重要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9809366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684888.5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范强 , 肖书舟 , 叶锐 , 龚博 , 付鑫怡 , 庞玲蓉 , 叶华洋 , 胡天嵩 , 吴建蓉 , 张厚荣 , 何锦强 , 古庭赟 , 李博文 , 祝健杨 , 李鑫卓 , 张俊杰 , 王宇 , 辛明勇 , 杨涛 , 黄军凯 , 赵超 , 陈佳胜 , 余思伍 , 李长兴 , 丁江桥 , 曾蓉 , 陈晨 , 袁娴枚 , 赵圆圆 , 张洋 , 杨旗 , 毛先胤 , 杨柳青 , 张露松 , 牛唯 , 曾华荣 , 黄欢 , 邹雕 , 张啟黎 , 张历 , 陈沛龙 , 刘卓娅 , 代吉玉蕾 , 罗鑫 , 颜康 , 文贤馗 , 文屹 , 吕黔苏 , 张迅 , 李欣 , 朱石剑 , 冯起辉 , 张后谊 , 毛钧毅 , 廖永力 , 黄增浩 , 张海鹏 , 朱登杰 , 李昊 , 张志强
IPC: G06Q10/0637 , G06F18/22 , G01W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象预报要素预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气象预测和实况数据的自动化匹配评估方法及系统,气象数据的收集与整合,以及对气象数据进行处理与插值,生成数据集,都是自动化匹配与评估的基础;在此过程中,通过设定评估模型的指标,可以有效分析气象要素的预测精度;利用Shell脚本和Python语言的计算机部署,自动化实现WRF预测气象要素和实况数据的匹配及评估工作,不仅降低了人力成本,还推动了气象大模型的发展,为各行各业提供了可靠的信息支持,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97238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926358.7
申请日:2024-12-25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考虑滑坡状态的杆塔安全隐患预警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杆塔的杆塔倾斜数据,根据杆塔倾斜数据得到目标杆塔的倾斜等级;获取目标杆塔所在的目标区域的滑坡变形数据,根据滑坡变形数据得到目标区域的滑坡等级;根据倾斜等级和滑坡等级,得到目标杆塔的隐患预警级别;根据隐患预警级别,发布目标杆塔的安全预警信息。采用本方法能够实现对杆塔的安全隐患的准确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964403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825018.5
申请日:2024-12-12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曾蓉 , 欧阳广泽 , 吕黔苏 , 范强 , 陈晨 , 肖书舟 , 吴鹏 , 姜泳志 , 高正浩 , 张啟黎 , 叶华洋 , 吴建蓉 , 袁娴枚 , 赵超 , 苗宇 , 袁光灿 , 杨涛 , 张洋 , 刘安茳 , 庞玲蓉 , 胡天嵩 , 付鑫怡 , 赵圆圆 , 陈佳胜 , 颜康 , 李长兴 , 罗鑫 , 黄军凯 , 顾韦 , 杨尚霖 , 吴德琨
IPC: G01R31/08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F40/216 , G06F40/284 , G06F1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故障预测方法及系统,涉及配电网故障预测领域,方法包括:收集电力故障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得到故障数据集;基于故障数据集,构建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并进行拟合;基于拟合后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创建指定预测时间范围的数据框;基于拟合后的时间序列预测模型和所述数据框,生成预测结果,并进行阈值分析;将预测结果与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制定应对措施;本发明便于根据预测结果先见性的对配电网进行维护和预防,并以此降低配电网的故障率,同时降低因配电网故障造成的经济以及其它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88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28948.4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吴建蓉 , 黄欢 , 张啟黎 , 范强 , 肖书舟 , 胡天嵩 , 罗鑫 , 刘卓娅 , 颜康 , 叶华洋 , 吴瑀 , 毛先胤 , 吕乾勇 , 邹雕 , 张义钊 , 张露松 , 任孝东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有限元仿真的采空塌陷区杆塔监测部署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包括建立精细塔—线系统有限元模型;仿真模拟塌陷区输电塔支座杆件应力分布;找出塌陷区输电塔薄弱部位,确定监测设备部署位置,根据监测数据,计算基础倾斜率,设定预警值。本发明通过精细的有限元模型仿真模拟输电塔在不同支座沉降模式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能够准确确定输电塔的薄弱部位,优化监测设备的部署位置,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避免了高空作业风险,降低了测量难度和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基于仿真模拟结果和监测数据,采用科学的预警值设定方法,确保预警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43775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520217.5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吴建蓉 , 张啟黎 , 胡天嵩 , 范强 , 肖书舟 , 罗鑫 , 刘卓娅 , 颜康 , 叶华洋 , 吴瑀 , 毛先胤 , 黄欢 , 吕乾勇 , 邹雕 , 张义钊 , 张露松 , 任孝东 , 卢金科 , 魏延勋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杆塔等效风荷载加载试验装置及方法,涉及电网工程的技术领域。包括风荷载分配单元,包括荷载分配梁、设置于所述荷载分配梁上的滑动组件。该装置利用杠杆原理和铰‑平行四边形体系的基本原理,将风荷载等效为集中力荷载。通过风荷载分配装置,将总风荷载分配为梯度风荷载。在考虑小刚度输电杆塔的大变形情况时,利用两组滑轮组实现不同荷载工况的组合,能够高效地对不同种类输电杆塔结构的风荷载力学响应进行测试,装置设计灵活,仅需要一个牵引点即可实现风荷载的梯度分配,能够模拟各种工况下输电塔的风荷载响应。同时,该装置考虑了大变形对加载点位置的影响,为全面评估风荷载对输电杆塔体系安全性的影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