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895100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311761734.7
申请日:2023-12-20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系锌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有交联季铵化玉米秸秆木质素的水系锌离子电解液和水系锌离子电池。本发明的含有交联季铵化玉米秸秆木质素的水系锌离子电解液,由交联季铵化玉米秸秆木质素和水相电解液混合而成。本发明的交联季铵化玉米秸秆木质素含有较多的氨基和醚键,氨基和醚键均具有较好的水溶性,使交联季铵化玉米秸秆木质素也具有较好的水溶性,交联季铵化玉米秸秆木质素可以溶于高浓度的水相Zn2+盐溶液,且由于醚键不带电荷,增加了交联季铵化玉米秸秆木质素稳定性,使得交联季铵化玉米秸秆木质素在酸性条件下稳定不析出。
-
公开(公告)号:CN11764603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5
申请号:CN202311676546.4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D‑葡萄糖为底物生物合成异戊醇的方法。涉及生物化工领域,其特征在于,以解脂耶氏酵母Po1g菌株为底盘细胞,通过筛选不同来源的酶优化Harris途径,在YPD培养基中利用D‑葡萄糖生物合成异戊醇。Harris途径涉及醇脱氢酶(EC 1.1.1.‑)和酮酸脱羧酶(EC 4.1.1.1),利用上述2种酶构建共表达质粒,构建出产异戊醇的工程菌Po1g/pYLXP’‑kivd‑yqhd。结果表明,菌株Po1g/pYLXP’‑kivd‑yqhd可以在SD‑leu培养基中催化2g/L的α‑酮异己酸为底物生物合成51.9mg/L异戊醇;在YPD培养基中以40g/L的D‑葡萄糖为底物生物合成0.312mg/L异戊醇,是Po1g/pYLXP’菌株异戊醇产量的1.53倍。本发明是一种优化解脂耶氏酵母Po1g菌株Harris途径来提高生物合成异戊醇产量的方法,进一步的基因线路及发酵工艺优化有望大幅提高异戊醇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56841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0832379.1
申请日:2023-07-07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使用酸性低共熔溶剂一步法催化生产微藻脂肪酸甲酯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布氏酸性低共熔溶剂及路易斯酸性低共熔溶剂制备、低共熔溶剂处理微藻生物质、水浴加热、萃取、旋转蒸发等步骤。本发明操作简单,催化剂无毒、可再生、生物可降解并且可以循环使用,催化效率高,是一种安全、快捷、高效的提取方法,采用本发明方法可充分发挥脂质在微藻细胞中快速积累的优势,为解决微藻生物柴油产业化生产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143935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59250.5
申请日:2023-09-09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异构酶途径以D‑木糖为底物全细胞合成D‑核糖的方法,涉及生物化工领域。本发明构建了携带有D‑葡萄糖异构酶(AcceGI)基因、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CcDPEase)基因和D‑核糖‑5‑磷酸异构酶(CdRPI*(R133D))基因的重组质粒pET28a(PB)N‑CcDPEase‑AcceGI‑CdRPI*(R133D);将该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构建出工程菌BL21/pET28a(PB)N‑CcDPEase‑AcceGI‑CdRPI*(R133D)。该菌含有将D‑木糖转化为D‑核糖的完整途径,作为全细胞催化剂可以直接将D‑木糖转化为D‑核糖,经限速步骤分析和优化后,菌株BL21/pET28a(PB)N‑CcDPEase×3‑AcceGI‑CdRPI*(R133D)可以将62.5g/L D‑木糖转化为2.922g/L D‑核糖。本研究是基于PPP生物合成D‑核糖的重要替代方案,进一步的转化工艺优化有望大幅提高D‑核糖的产量和转化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039109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1318079.9
申请日:2021-11-05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添加剂、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液及水系锌离子电池。所述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添加剂是水溶性壳聚糖;添加剂的质量占电解液总质量的0.1%~10%。本发明所提供的添加剂在电解液中可改善电解液与锌负极之间的界面环境,诱导锌负极附近离子浓度和电场均匀分布,有效解决了锌枝晶、锌腐蚀和锌负极钝化的问题,从而提升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添加剂来源广泛且绿色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13921793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78581.4
申请日:2021-10-10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48 , H01M4/58 , H01M10/054 , H01M10/05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机复合水凝胶电解质膜及其制备和在水系锌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该无机复合水凝胶电解质膜由无机复合明胶水凝胶膜和水相电解液组成;其中,无机复合明胶水凝胶膜由明胶/锌锰盐溶液和无机纳米颗粒均匀混合后成膜制得。本发明所提供的无机复合水凝胶电解质膜可使锌离子溶解/沉积过程均匀发生并能稳定锌负极表面附近溶液环境,有效解决了锌枝晶、腐蚀和钝化等锌负极问题,同时还对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起一定程度保护作用,从而显著提升电池的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此外,本发明所提供的制备方法简单、原料易得、绿色环保,适合大规模生产。本发明所提供的无机复合水凝胶电解质膜在储能领域特别是柔性可穿戴设备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9856782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188701.0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玫瑰香的新鲜螺旋藻发酵液及其制备方法。核心在于:采用5%葡萄糖、乳酸菌、酵母菌与芽孢乳杆菌(10:2:1:1)复合发酵菌液,结合动态pH调控(4.5‑6.0)与梯度发酵(2‑6天),促进苯乙醇风味物质的合成;建立最优的发酵工艺条件,苯乙醇含量最高达547.52μg/kg,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在冷藏条件下香气与营养成分可稳定保持12个月。本发明突破了藻类腥味遮蔽难题,通过菌种代谢调控构建新型香气转化路径,使螺旋藻发酵液兼具天然花香气韵与营养强化特性。本发明成本低廉、绿色环保、无化学添加剂,契合健康食品发展趋势,为藻类深加工提供新的技术范式,具有显著的市场竞争力和产业化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98575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241731.5
申请日:2024-09-05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A23J1/12 , A23J3/18 , A23L3/3463 , A23L3/3544 , A23L33/185 , A23L33/1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藻粉改性的小麦面筋蛋白及其改性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开发领域。该方法通过将螺旋藻粉与传统小麦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特定的湿热工艺条件对小麦面筋蛋白进行改性处理,旨在改善小麦面筋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性,尤其是其营养价值和质地方面。通过上述方法制得的螺旋藻粉改性的小麦面筋,其高蛋白质含量,弹性、延展性和咀嚼性高,内部“蜂窝状”蛋白网络结构致密且孔隙小,适用于面制品、功能性食品及营养补充剂的生产。所述改性方法操作简便、绿色环保,能够在不显著改变原有生产工艺的前提下,赋予小麦面筋蛋白更多的健康益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效提升面筋蛋白质量和应用价值的新途径,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955583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0918104.4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郑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质转化中葡萄糖异构化的高值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分子筛催化剂催化不同体系中的葡萄糖异构化制备甘露糖的方法。本发明利用分子筛材料的酸性以及其结构特性(多孔结构,结构具有可以锚定金属的空腔位点)将金属Mo原子固定在硅铝骨架上,成功制备出分子筛负载金属Mo的催化剂,催化加入多种体系中的葡萄糖合成甘露糖。在不同的溶剂体系中,如水、乙醇/水混合物以及酶解液中,这种催化剂均能高效地将葡萄糖转化为甘露糖。本发明对乙醇/水中葡萄糖转化率达35.08%,甘露糖产率达33.13%,选择性为94.43%;即使在复杂的酶解液中,葡萄糖转化率达27.7%,甘露糖产率达26.81%,选择性为96.77。分子筛催化剂具有甘露糖选择性高,催化剂易分离回收,可重复利用等特点,为以葡萄糖为原料高效催化合成甘露糖提供新的合成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8325146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493714.4
申请日:2024-04-23
Applicant: 郑州大学
IPC: C08J5/18 , C08J7/04 , C08L51/00 , C09D167/02 , C08F289/00 , C08F261/04 , C08F22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水型木质纤维素/PVA/PBAT复合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生物质经酸性低共熔溶剂加热,得到含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混合物;将所得混合物、交联剂和PVA进行反应,干燥成膜;将溶解PBAT的氯仿溶液倒在所得薄膜上,蒸发氯仿成复合膜。本发明所制薄膜综合了合成高分子材料和天然高分子材料的优势,其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高断裂伸长率、高拉伸强度和防水性,在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包装膜和可降解材料的制备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为其相似的农业生物质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