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调节转向柱、方向盘的控制方法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279752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483227.5

    申请日:2023-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调节转向柱、方向盘的控制方法及车辆,该电动调节转向柱包括:安装支架,与安装支架通过安装件旋转连接的第一转向柱,以及与第一转向柱滑动连接的第二转向柱,第二转向柱用于与方向盘连接;电机,固定在第一转向柱上,电机的输出轴分别连接伸缩调节组件和角度调节组件;伸缩调节组件的一端连接电机的输出轴,另一端连接第二转向柱,用于带动第二转向柱进行伸缩,以调节方向盘在第一方向的位置;角度调节组件的一端连接电机的输出轴,另一端固定在安装支架上,用于带动第二转向柱围绕安装件所在的轴线进行旋转,以调节方向盘在第二方向的位置。本发明通过设置单个电机实现了方向盘在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的位置调节,降低了空间布置要求。

    一种用于固定汽车前壁板隔音垫的折翼式卡扣

    公开(公告)号:CN104141666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313559.X

    申请日:2014-07-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固定汽车前壁板隔音垫的折翼式卡扣,包括中心部位设有圆孔的基盘,一第一立柱的上端部向左倾斜的斜面,所述第一立柱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圆孔边缘;一第二立柱的上端部向右倾斜的斜面,所述第二立柱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圆孔边缘,并与所述第一立柱相对。一第一卡脚设在所述圆孔边缘,一第二卡脚设在所述圆孔边缘,并与第一卡脚相对。一折翼连接板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一立柱的上端连接、所另一侧边与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连接。一第一折翼与所述折翼连接板的一侧边连接;一第二折翼与所述折翼连接板的另一侧边连接。本发明能够确保前壁板隔音垫的装配质量,有效地阻断噪声从发动机舱传到车内,且容易制造、安装简单、成本较低。

    一种用于固定汽车前壁板隔音垫的折翼式卡扣

    公开(公告)号:CN104141666A

    公开(公告)日:2014-11-12

    申请号:CN201410313559.X

    申请日:2014-07-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固定汽车前壁板隔音垫的折翼式卡扣,包括中心部位设有圆孔的基盘,一第一立柱的上端部向左倾斜的斜面,所述第一立柱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圆孔边缘;一第二立柱的上端部向右倾斜的斜面,所述第二立柱的下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圆孔边缘,并与所述第一立柱相对。一第一卡脚设在所述圆孔边缘,一第二卡脚设在所述圆孔边缘,并与第一卡脚相对。一折翼连接板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一立柱的上端连接、所另一侧边与所述第二立柱的上端连接。一第一折翼与所述折翼连接板的一侧边连接;一第二折翼与所述折翼连接板的另一侧边连接。本发明能够确保前壁板隔音垫的装配质量,有效地阻断噪声从发动机舱传到车内,且容易制造、安装简单、成本较低。

    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1104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035481.8

    申请日:2025-0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车辆,包括:风口上围结构;风口下围结构,间隔设置于风口上围结构的下方,以使风口上围结构和风口下围结构之间形成进风口;主动进气格栅连接于风口上围结构和风口下围结构之间,主动进气格栅包括可转动的叶片;其中,风口下围结构包括位于主动进气格栅的前方的进气前沿;在垂直于车辆宽度方向的截面上,进气前沿包括弧形段,弧形段由前向后逐渐升高,叶片与车辆的前进方向具有夹角α,满足90°≤α≤175°。本发明的热管理系统,在进气前沿的弧形设计以及对叶片与车辆的前进方向的夹角进行控制的协同作用下,提高进风口的进风效率,提高车辆与环境间的热量交互效率,进而提高车辆在高温环境下的散热能力。

    车内安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车辆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28405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380038.1

    申请日:2023-10-23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车内安全控制方法、电子设备、车辆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与车辆对应的数据集,数据集包括车辆的车内二氧化碳浓度、车辆的剩余电量、车门的开关状态及车速;根据数据集,控制车辆的外循环风门,和/或车窗的开关状态,其中,当车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第一预设阈值、剩余电量小于预设电量、车门处于关闭状态以及车速为0时,外循环风门处于打开状态,和/或,车窗处于指定开度,指定开度大于0。如此,基于车内二氧化碳浓度、剩余电量和车门的开关状态,进行车内通风的综合控制,有利于提高车内生命安全,避免因摄像头存在检测盲区而对车内生命检测不准,另外,有利于降低系统的复杂度。

    一种内饰件对整车隔吸声和声品质影响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86750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0979480.9

    申请日:2018-0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饰件对整车隔吸声和声品质影响的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调整车辆工况状态;第二步,布置传感器;第三步,采集各工况状态下车内噪声;第四步,数据一致性检查;第五步,噪声数据处理分析;第六步,得到的虚拟的“数字内饰件”;第七步,预测测试车辆的噪声水平。本发明能够在车型开发早期预测最终完整样车的隔吸声水平,节约研发成本,提高车型开发效率。

    一种热管理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车辆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8906745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37211.X

    申请日:2024-08-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管理系统、方法、计算机设备、车辆及存储介质,本发明设计的四通阀可调整电驱回路与电池回路的连接关系,三通阀可调整暖风装置、加热回路和电池回路的连接关系,既能满足加热回路对乘员舱和电池的选择性加热以及电驱回路利用电驱余热对电池和乘员舱选择性的加热的需求,且对于一些常年高温的用车场景,无需采用热泵系统,设计的阀件、系统的管线路更加简单,降低热管理系统的成本和资源的浪费,降低管线路控制的复杂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